案例分析|减薪,员工不答应!减员,空出的岗位谁来干?

作者 :乔木

某广州电商公司成立10年,员工规模发展到100人,年营业额有8千万,这前8年时间是风生水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公司利润高了,也没忘记付出心血的员工。平均每年加薪10%,公司整体工资费用率也超过了15%左右,在同行业中算是挺高的。

案例分析|减薪,员工不答应!减员,空出的岗位谁来干?

但是今年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产品需求和平台流量双双下滑,营收减少,日子过得紧巴巴起来,养活100人员工压力变大。

现在他们面临两个选择:

1. 员工减薪,管理者带头把工资降点,减少工资费用,降低负担;

2. 裁员减人,将100人团队缩减到60人,裁员40%,收编后勤服务部门,精简运营市场部门。

案例分析|减薪,员工不答应!减员,空出的岗位谁来干?

如果你是这家公司老板,会怎么选择?

一、有人说减薪吧,先把那些贵的人工资降下来,这样计算下来,每月减少50万左右费用是可能的

这样非常直接高效,我反对这样的方式有2个原因:

1. 最贵的人,有时是最便宜的。举例说明:月销售200万的业绩的员工,月工资10万;月销售5000的业绩员工,月工资3000元。哪个贵,哪个便宜?其实我宁愿发给第一个员工10万工资。所以减薪,等于减效,对于优秀员工的打压和贬值。导致优秀的员工流失增加,留下的都是平庸之辈,人力成本进一步增加。

2. 员工普遍的一个认知: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干多少活给多少钱。给我降工资,那我就给你降质量,降目标,降付出,最终交货延迟、中差评增多、客户流失。所以员工不爽,就会让客户不爽,客户不爽,老板也爽不起来。

案例分析|减薪,员工不答应!减员,空出的岗位谁来干?

所以减薪这条路,不能走,走上去就是不归路。

二、那选择另一条路:减员精简部门,注意减员之后,一定要精兵简政。

裁掉的人,他们原来的工作,谁来承担?这些坑,谁来填?

这时候,就要采用PPV量化薪酬模式,梳理工作内容,将这些活标准化、事项化、可视化,并且根据难度、频率、时长分别定价,谁干就可增加这部分收入,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将岗位具体职责和交付结果标准,做了一次很好的明确界定,活分公共(大家都可以接)和非公共(只有个人能做,比如一些专业性强的工作),提高效率,推动岗位绩效增长。

案例分析|减薪,员工不答应!减员,空出的岗位谁来干?

这样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局面,不仅填充了原来不饱和的工作岗位,而且给员工加了薪,增加了积极性。PPV模式真正地实现,减员增效绩效的目的,3个人干5个人的活,拿4个人的工资。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更好呢?

PPV模式,如何系统地操作实施?特别是分活、定价、导入具体怎么做?可以留言或私信给我,一对一沟通解答。

你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在留言评论,也许你的思考或实践经验比我的更有价值和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