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经——“换位思考”是一种传统双赢美德

家庭教育经——“换位思考”是一种传统双赢美德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则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

一对夫妇坐车去游山,半途中下车。听说后来车上其余的乘客没有走多远,就遇到了小山崩塌,结果全部丧命。女人说:咱们真幸运,下车下得及时。男人说:不,是由于咱们的下车,车子停留,耽误了他们的行程。不然,就不会在那个时刻恰巧经过山崩的地点了……

你是你,我是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但你把我当成你,我把你当成我,这样就换了位,再思考一下……

家庭教育经——“换位思考”是一种传统双赢美德

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任何人都有被冒犯、被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都是可以谅解的。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

家庭教育亦是如此,家长和孩子其实应该能够做到相互尊重,平起平坐,不要一出现事情为把自己的意愿,立即就要找孩子“理论”,发孩子火,把自己的思想强势凌驾于孩子之上。

之所以说家庭教育,其实不光孩子要受到教育,家长也理应接受教育,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能得到提升、成长,那将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请你记住,你并不一定比你的孩子强,每个人都是有他得天独厚的优势的。所以请多从孩子的角度想想他的问题,想想你的要求,想想你的语言,是不是都有问题?

请你记住,“换位思考”理应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双赢”甚至“多赢”模式。

关于换位思考,各位家长或者孩子,你们怎么看?你们有什么愿意分享的故事吗?

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