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戰疫慈善力量:“和善同心”抗疫的精準施策

徐婉心是和悅社工派駐順德五沙職工服務中心的資深社工,在“和善同心”社區抗疫計劃資助下,目前她正在大良五沙社區內,推進一個“疫”路同行的異地務工人員關愛項目。在順德科學防疫與復工復產全面鋪開的階段,徐婉心所在社工機構的點滴發力,傳遞的卻是製造大區對一線工人最暖心的關懷。

如何讓公益慈善力量在基層協同共治體系中發揮作用?順德正給出答案:今年2月21日,和的慈善基金會聯合德勝社區慈善基金會、順德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北滘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共同推出了“和善同心”社區抗疫計劃,重點從防疫物資、社區抗疫、衛生健康、社會組織、志願服務、養老服務、殘康服務、異地務工等方向,投入2000萬元支持順德社區抗疫。至今,上述計劃累計資助項目達261個。

其中,順德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聚焦特殊群體開展精準幫扶,側重於支持民生兜底方面的衛生健康、養老服務、殘康服務、異地務工四大領域,已累計支持47個抗疫項目,合計資助金額465.41萬元。

顺德战疫慈善力量:“和善同心”抗疫的精准施策

增援急救與防疫“利器”

順德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成立於2017年,由和的慈善基金會向順德慈善會捐贈1億元善款設立,用於支持順德區內慈善幫扶、養老健康、教育文化、行業建設等領域的公益慈善項目。該基金成立後,每年均會提供500萬元扶持資金,參與和支持“眾創共善”計劃,扶持順德區內社會組織開展貧困家庭服務幫扶項目,在物質扶貧之外彌補政府公共服務短板。

今年2月,和的慈善基金會在順德社區抗疫中也在積極行動。“疫情的發生後,當和的慈善基金會向合作或捐贈單位發出共同抗擊疫情的倡議時,區慈善會與各機構當即快速響應。”一直奔跑在一線的順德慈善會秘書長舒志勇回憶說。

衛生健康,是和的慈善基金會成立之初就確定的公益資助方向。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醫療機構首當其衝,在應對公共衛生挑戰的短板也被暴露。

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肩負順德區內疑似病例會診、轉運等艱鉅任務,但在初期,該院僅有1輛使用多年的負壓救護車,在順德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協調下,該院向區內一家民營醫院外借了1輛負壓救護車增援。

舒志勇介紹,當得知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對負壓救護車的迫切需求後,順德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快速響應,在2月下旬作出了捐贈負壓救護車的決定,其後與院方及時協調解決負壓救護車採購過程中碰到的各個問題。

顺德战疫慈善力量:“和善同心”抗疫的精准施策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3月20日,就採購到了相關救援設備物資。這一天,既是佛山“戰疫”英雄從武漢歸來的日子,也是順德醫療戰線再添急救“利器”的時刻。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院長沈潔透露,除抗疫戰時需要外,在接下來順德全區急救體系中,這2輛負壓救護車也將發揮作用,關口前移將助力院前急救能力的提升。

“結合衛生健康領域的資助計劃,我們還對9個鎮(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物資、基礎設備設施提升等給予支持,用實際行動支援順德醫療界應對挑戰。”舒志勇介紹。

均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順德均安醫聯體延伸至13個村居和暢興工業園的基層醫療服務單位,由於防疫需要,近兩月其網點大部分時間沒有開診,收入銳減。近期,在實施預約開診的同時,該中心還向順德慈善會遞交了“和善同心”抗疫計劃申請,獲得了10萬元資助。

“這筆資金對我們是雪中送炭,我們計劃添置一批空氣淨化器、手提電腦、投影機等硬件設備,助力網點防疫和健康宣傳工作。”均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李宏初說,其所在的醫聯體目前也是順德唯一一個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在申報項目過程中,中心突出了長者抗疫的相關需求。

免卻特殊群體“後顧之憂”

對長者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確實是順德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在推進“和善同心”抗疫計劃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在已資助的項目中,共有24個項目聚焦養老服務領域。

倫教敬老院是倫教街道的一所公益性養老機構,目前入住長者147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倫教敬老院持續開展各項防控工作,實施全封閉式管理,嚴禁員工和長者出入,41名員工和長者統一在院內食宿,落實定時體溫監測、長者室內室外活動場所和設施設備等消毒通風、24小時值班、做好個人防護等工作。

顺德战疫慈善力量:“和善同心”抗疫的精准施策

“做好以上的防控工作,前提是防控物資必須一應到位,生活物資儲備充足。”倫教敬老院院長蘇惠娟坦言,在這場防疫持久戰中,防控物資還是出現了短板,特別是用於院舍消毒、個人衛生保潔和個人防護等方面的物資,如可安裝在長者衛生間及公共衛生間的自動感應水龍頭和幹手器、員工護理服等,並不能滿足院舍的日常需求 。

近期,倫教敬老院獲得了順德慈善會“和善同心”計劃4.5萬元抗疫資金的支持,用於採購院舍所需的防疫物資。

“這些物資既是關懷也是鼓舞,讓敬老院能夠有能力堅決守好院舍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更有信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切實保障院舍長者員工生命健康和安全,我們計劃於5月底全部購買並安裝完成。”蘇惠娟說,感謝順德慈善會對院內防疫工作的關注和支持,免除了院方防控工作後顧之憂。

在樂從鎮,另一個特殊群體也得到了切實的幫扶。4月2日,第十三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當天,樂從慈善會、樂從星晴兒童康復中心與樂從愛心企事業單位參與藍色行動,用亮燈的方式讓星童們不孤單。

“在疫情期間,我們一直跟家長們保持聯繫,線上跟進孩子們在家抗疫情況、身心健康以及學習生活狀況,在線上精心為每一個學員量身定製居家康復學習計劃以及線上輔導、跟進課程,對部分學員進行現場居家康復學習交流指導。”樂從鎮星晴兒童康復中心主任張奕青說,在獲悉星兒家庭缺少抗疫物資後,中心向順德慈善會申請了“ 和善同心·社區抗疫支持(特定群體類)”項目,並很快得到了3萬元的資助,此後加快採購了一批防護口罩、消毒液物資,為中心58名在讀學員家庭送去了防疫禮包。

顺德战疫慈善力量:“和善同心”抗疫的精准施策

“我們根據全區19家養老機構,按工作人員及入住老人數劃分,以100萬支持為上限,平均每人資助約244.8元,資助範圍包括運營補助,含防疫物資採購、院舍運營及服務。”舒志勇解釋說,與養老院舍不同在於,殘康服務在疫情期間屬於無收入狀態,運營成本較高,且殘康服務的員工需要的專業性較高,故評審過程中,評審小組結合殘康機構員工數和服務來制定資助標準。

數據顯示,和善同心計劃資助的殘康服務項目已達10個,與衛生健康資助項目同樣並列第二位。舒志勇透露,獲資助的機構中有4家屬於市定點機構及託養機構,分別為威權、星宸、星願和仁愛園,資助標準為2500元/員工3家屬於兒童康復及大型工療機構,分別為德雋、星晴兒、伍威權,標準為1800元/員工;21家屬於工療及社區康復機構,大部分有政府購買服務資金支持,為900元/員工,將進行個案審議後再判斷是否給與資助,資助上限為1萬元。

“疫”路同行下的點滴關愛

“在疫情的特殊事件和環境下,每個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因為守望相助,每個平凡的個體都有可能發光發熱,成為抗疫中的英雄。”和的慈善基金會秘書長汪躍雲認為。

“我們所服務的群體異地務工人員,尤其疫情發生地的職工,他們面臨著無法及時復工,入不敷出的困境、被歧視的壓力與過度焦慮、煩躁的心理問題。”和悅社工徐婉心在2-3月期間,與五沙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一道,曾先後入戶轄區內近200家企業實地調研,瞭解轄區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並通過電訪摸查的方式,與疫情發生地的異地務工人員保持著聯繫,這也讓她感受到這部分人群返回順德後,進一步開展幫扶的重要性。

顺德战疫慈善力量:“和善同心”抗疫的精准施策

“我們無資源、無經費去大範圍地幫助他們,有時候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幸而,順德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也關注了我們的服務對象這個群體,開設‘和善同心’社區抗疫支持(特定群體類)項目進行資助。”徐婉心說,在獲悉所在機構獲得5萬元資助後,她倍感振奮。

目前,緊跟復工復產的步伐,徐婉心已在謀劃推進“疫路舒心站”和“疫路牽手情”兩大主題服務,“疫路舒心站”關注服務對象心理狀態,提供諮詢、輔導等系列心理服務,給予其特殊時期的心理支持和鼓勵,預防後期的心理創傷;“疫路牽手情”則計劃通過社區教育和社區行動,協助疫情重點地區人員返順德後順利融入,共建和諧友愛的社區環境。

“順德慈善會和我們也是‘和善同心’,一直在關注和支持著社會上有需要的人群。在抗疫的路上,我們從不孤單。“疫“路同行,讓順德慈善會和我們一同關愛異地務工人員,同心同力協助他們儘快迴歸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把精力投入到家園的建設、經濟的推動上去。”徐婉心說。

【南方日報記者】歐陽少偉

【作者】 歐陽少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