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打压,金融危机,全球疫情:2020年就业创业应该如何绝处逢生

自从今年过年的疫情以后,身边朋友的坏消息越来越多。今天大概总结了一下,单单我身边就有6个朋友“被迫下岗”。还有一个朋友和我说,公司发来消息,复工前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发,公司宣布无限期在家待工,什么时候上班另行通知。他已经拿了两个月的1700元工资了,生活有些支撑不下去了。

2020年,必是艰难的一年,但不是绝望的一年。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上一个鼠年,2008年,我们经历了南方雪灾、西藏暴动、汶川地震等等灾害,但是我们仍然顽强的挺了过来,今年也将会一样打赢这场“战疫”。

面对糟糕的市场,困难的就业,我们仍然能够从灾难中找寻希望。

欧美打压,金融危机,全球疫情:2020年就业创业应该如何绝处逢生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2020年我们即将面临的问题:

一、新冠病毒充当了催化剂

2019年,很多企业不断倒闭破产,大多数都是知名企业,有实体企业像汇源果汁、金嗓子喉宝、贵人鸟、富贵鸟等等都出现问题;虚拟互联网企业更是重灾区,就连有钱有背景的王思聪,熊猫直播都挂了。

其实市场环境已经悄悄变化,有些企业并非因为疫情而倒闭,而是疫情充当了加速器,让原本已经奄奄一息、困难支撑的企业,迅速倒闭罢了。

二、各企业裁员,数据惊心

  • 新潮传媒创始人张继学宣布自救之路,将从减员 10% 开始,减员规模达 500 人,其中包括 20 名管理干部。
  • 3 月 4 日,外媒报道印度酒店初创公司 OYO 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 5000 人,其中中国市场约占 3000 人。(OYO 目前在中国约有 10000 名左右的员工)
  • 2 月 24 日,碧桂园宣布对多个区域和集团进行调整,包括总部投资、设计两个中心合并,成立投资策划中心;减少 14 个区域,调整后共剩下 55 个区域、指挥部;38 位高管换防,34 名高管被免职,其中4名另有任用,1名主动离职,总部职能高管和区域总裁出现轮换。
  • 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华夏幸福在产业园区板块中,产业发展集团的裁员比例在 50% 以上,产业新城集团的裁员比例则在 30% 左右。
  • 三、欧美打压,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中国的迅速崛起使欧美等国家紧张了起来,2018年3月22日,中美贸易战打响,从侧面给中国的一些企业狠狠的一击。也间接的导致中国就业压力上升。随着今年疫情爆发,全球对中国的“不友好”越发严重,各个国家“闭关锁国”。让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欧美打压,金融危机,全球疫情:2020年就业创业应该如何绝处逢生

    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们是不是感到有些绝望?2020年就业压力那么大,让许多优秀的人才都“无家可归”。应届毕业生还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想跳槽的员工还能否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现在创业是否一切太晚?其实小编我倒是认为,不必压力过大,我们智慧的祖先们早就说过“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这一次的疫情与全国形势,看似给我国就业市场狠狠的一击,但实则是一次彻底的洗牌:企业的洗牌,人才的洗牌。

    一、资源整合,让企业更加长久

    不得不说,2010年至2019年是全国创业的爆发期,得到些小项目,揣着些梦想的人就大胆的开创公司,当起了老板,但是因为市场环境好,还真有不少企业赚到了钱。但是这些公司当中,将近有90%的公司寿命都没有超过3年。社会上更是出现了许多老板卷钱逃跑的案例,就我身边知道的,就不下9家这样的公司。

    2020年市场规范,钱不再那么好赚,让那些想创业的人更加珍惜自己的创业机会,大家懂得了抱团取暖,通过整合各自手中资源,让企业的根基更加牢靠,发展更加长久。对未来应聘者而言,这是一件大好消息。

    二、产业结构升级,市场空缺,让更多年轻人有发挥的空间。

    我觉得这次疫情触动最大的就是我的老板。他号称自己公司是本地最大的培训机构,坐拥上万名学员。公司运营6年风平浪静,所以他很少有创新,也不愿意改进目前的培训形式。这次疫情,让他深刻的认识到,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因为他没有做线上课程教学系统。这次疫情使国家规定不让大规模聚集,让他损失了近千名学员。

    2020年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一年,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关系到大量的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也在进行结构性调整,在消费互联网逐渐进入到存量时代之后,产业互联网为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赛道”。相对于消费互联网来说,产业互联网将全面深入到传统行业,为传统行业的发展赋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下,2020年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也会迎来较多的发展机会。

    因为这次疫情倒闭的公司,并非行业不好,也并非项目不赚钱,而是经营形式过于传统老化。这类公司的倒闭让出了部分市场,让原本手握资本较少的年轻人,更容易的打入空缺市场,发挥年轻一代的思想优势。从而改变市场格局,结构升级。

    三、重视人才,人才实用化

    考研人数:近三年则可以用“涨势凶猛”来形容,从2018年的238万窜到了2020年的341万,两年时间猛涨103万。研究生录取人数没有大涨,报考人数却猛涨,这是为何?2019年,中国青年报社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过一项调查,其中71.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考研或多或少都有“逃避”倾向。可见,为了避开“最难就业季”而考研的人并不少。

    人们对自身的要求开始提高,无论是考学业还是钻研一项技能,过去的上班混日子的现象会越来越少,毕竟老板的腰包越来越瘪,未来可能任人唯亲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少,老板越来越希望招聘更多优秀的人才。所以这次疫情过后,增长自己的某个领域的专业技能变成了就业不可或缺的硬指标!

    欧美打压,金融危机,全球疫情:2020年就业创业应该如何绝处逢生

    危难代表着希望,2020年将会是中国重生的一年,也是创业与就业市场重新焕发生机的一年,对于当前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想在2020年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应该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越强则就业也会更容易。对于普通职场人来说,要想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不被行业领域所淘汰,应该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积极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要考虑如何借助于产业互联网来增强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