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美男尊龍:無名無姓無父無母,孑然一身踽踽獨行


亞洲第一美男尊龍:無名無姓無父無母,孑然一身踽踽獨行

經常有人說:現在是一個顏值當道的社會。

但是也很遺憾,恰恰是因為顏值當道,讓現在的人變得“千篇一律”。

畢竟無論男女,你與神仙美貌的差距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刀而已。

所以你會發現,現代人越來越懷念八九十年代,因為那個時候每個人都美的不一樣。

而提起的“神顏”,太多人想到的或許是吳彥祖、金城武、古天樂、郭富城等,可在他們之前,還有一個很多人或許都不熟悉的人。

日本媒體稱他為“最美東方男子”。

美國《人物雜誌》評選他為“全球最美50人”之一。

據傳當年林青霞為了多看他幾眼陪他整夜打麻將,王祖賢即使在眾多鏡頭圍堵下,眼神也直勾勾地盯著他看。

他就是尊龍。


亞洲第一美男尊龍:無名無姓無父無母,孑然一身踽踽獨行


很多人說,尊龍整個人就透露著兩個字,那就是“貴氣”。

能由內而外散發著的貴族氣質,一定是貨真價實的“翩翩世家貴公子”。


亞洲第一美男尊龍:無名無姓無父無母,孑然一身踽踽獨行


可是,或許誰也沒想到。

這樣一個如此“貴氣”的人,一生好像都沒有被善待過。

他無名無姓,無父無母,孑然一身,踽踽獨行。

01

1952年10月,香港,街頭拐角處一個籃子裡突然發出了一陣啼哭聲。

一個殘疾女人上前撥開遮擋物發現,是一個嬰兒被遺棄在了街頭。

她將這個孩子抱回了家。

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那時領養棄嬰的話,可以領取政府的救援金。

但無論如何,這個孩子,終於有了一個“家”了,只是這個家,並不溫暖,充滿著辱罵和暴力。

他的養母很窮,脾氣還非常的不好。

吃一頓餓三頓那是正常,日常以冷飯麵糰充飢,一碗醬油拌飯都是“奢侈”。他還經常被打罵,身上青一塊紫一塊。

可即使如此,養母還是三番五次的想要丟掉他。

他曾被養母帶到巴士站臺,將他放在那後轉身離去。那時他才幾歲,可已經敏感的知道養母的意圖。

他沒有哭,就那樣靜靜地站在那,養母回頭的那一刻,看到他的眼神,最終還是心軟了,又將他帶了回去。

回去後的日子還是和以前一樣,但至少,他還有家。

就這樣,他長到了10歲,養母覺得他長得還不錯,說不定以後也可以賣藝掙錢,就把他送進了戲校學習。

那個時代,戲劇表演還是主流,為了培養人才,很多京劇師傅會開辦戲校。

就像電影《霸王別姬》裡的一樣,小孩子被送進戲校學習,戲校包吃包住,但是,訓練很苦很累,每天還要遭受師傅的責罵和毆打。

更何況,他長著一張“混血”臉。

那個時代的混血臉並不像現在一樣吃香,他經常被戲校的孩子嘲笑,他們罵他是“雜種”,罵他“沒有爹孃”,還聯合起來一起欺負他。

他奮起反抗,卻被打到頭破血流,還沒錢去醫院看病,只能去找裁縫在傷口上縫了8針。

小小年紀的他很崩潰,他試過逃出去,可真的跑出後卻陷入了恍惚。

他是一個孤兒,他沒有家,他又能去哪?

就這樣他又回去了,又遭到了師傅的一頓毒打。


亞洲第一美男尊龍:無名無姓無父無母,孑然一身踽踽獨行


看下來滿是心酸。

經歷了這麼多苦難,他不過還只是個十歲出頭的孩子而已。

他沒得選。

出生他沒得選,被遺棄沒得選,去哪個家庭沒得選,去不去戲校也沒得選。

他莫名其妙的被帶到了這個世界,被命運推動著往前走。

被親生父母傷害,被養母傷害,被嘲笑被侮辱,可他又做錯了什麼呢?

如果不愛,為何當初又要將他帶來?

02

為何一直都要用“他”來代稱?

因為他甚至沒有個名字。

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不知道自己姓什麼。

小時候,戲院的人都叫他Johnny。後來因為出國需要辦護照要中文名字,才有人給起了個名字叫吳國良。

18歲,是他人生的轉折點。

那年,有一個美國家庭資助他,讓他去美國,但是之後的人生都得靠他自己。

他去了,一個人。

到了美國,他給在自己的名字John後面加了一個long,因為他是中國人,龍代表中國,他很喜歡龍。

後來他又給自己起了一箇中文名字,將John翻譯成了“尊”,自此尊龍這個名字才出現。

其實很心酸,孤獨的人,連名字都是自己給自己起的。

初入美國,尊龍第一件事是要先學語言。

他沒錢,只能半工半讀。白天去刷盤子、當廚師、賣汽水,晚上去夜校上語言課。而且他並沒有放棄練習舞蹈和表演,一直在學習。

他沒有上過學,也沒錢,一切都很難。

可當他通過了一個全美只招收兩個名額的劇團的考試,對方要和他籤3年和合同時,他還是拒絕了,因為他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時機還未到。

後來,他考入了美國戲劇藝術學院洛杉磯分校。

或許很多人都想不到這有多難。

在那個種族歧視嚴重的時代,黃種人的地位甚至還不如黑人。而尊龍,一沒背景,二沒金錢,他能超過白人考入學校,誰也不知他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其實,很多時候,厚積才能薄發。

人往高處走,人人都想做斜槓青年,人人都想跨越到更好的階級。

但所有人都該明白:鍍金和貼金是有本質區別的

鍍金由外而內,深入骨髓。而貼金浮於表面,一碰就碎。

03

尊龍的選擇沒有錯。

好萊塢旁正規的藝術院校,至少將他和好萊塢拉的近了一點。

但成功向來都是得之不易,需要長久的積累和等待。

從1976年,在電影《金剛:傳奇重生》中客串一箇中國廚師,到1984年,在《冰人四萬年》演一個沒有對白的原始人,近10年的時間,他一直在跑龍套。

直到1985年,他等來了電影《龍年》。

這部電影,帶著白人導演的傲慢,也帶著那個年代,白人圈對於華人的偏見。

但尊龍在裡面飾演的華人黑幫老大,卻成了後來黑幫形象的經典。

他說:身為亞洲演員這應該是我的優勢而不是劣勢。我不想活在無知裡,活在動物的恐懼裡。我想活在實現價值的滿足感和足以慰藉他人的感悟能力裡。

憑藉這個角色,他成功的提名了當年金球獎最佳男配角,也被觀眾奉為:“最帥黑幫老大”。

亞洲第一美男尊龍:無名無姓無父無母,孑然一身踽踽獨行


亞洲第一美男尊龍:無名無姓無父無母,孑然一身踽踽獨行

但真正讓他衝上巔峰的還是那部《末代皇帝》。

這是最後一部真實在故宮實景拍攝的影片,講述的是末代皇帝溥儀,從當上皇帝開始到最終成為一名普通公民之間橫跨60年的跌宕一生。

而尊龍,飾演的就是溥儀。

導演貝託魯奇曾提到,尊龍是第一個來試鏡的。

當時他穿上龍袍之時,他大吃一驚,他身上的“帝王之氣”簡直太適合了!

亞洲第一美男尊龍:無名無姓無父無母,孑然一身踽踽獨行

而在尊龍心中,自己和溥儀似乎也有一點相似。

溥儀的一生孤獨、內心掙扎、身不由己,狠狠的戳中了尊龍的心。


亞洲第一美男尊龍:無名無姓無父無母,孑然一身踽踽獨行

這一下,尊龍是真正的紅了。

這部影片,包攬了第60屆奧斯卡的9項大獎,轟動了世界影壇。

而尊龍成了第一個被美國《人物》雜誌評選的“50個最美人物”之一的華裔男演員。勞力士腕錶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華裔代言人。

但其實很遺憾。

《末代皇帝》在世界上的藝術價值毋庸置疑,但畢竟還是國外導演的作品,對於中國人來說,還是帶著一股西方殖民意味。

所以那時出演電影的尊龍,雖然享譽世界,可之後的很久,國人似乎對他都毫無好感,並不願意接納他。

可這似乎也不是他的錯,而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而他更像是一個犧牲者。

04

是的,尊龍即使在好萊塢有了如此地位,他還是想回國。

回國拍一部,真正的中國人電影。

但是,他的回國之路,無比崎嶇。

最開始,尊龍接到了《霸王別姬》的邀請,出演張國榮的角色程蝶衣。

尊龍非常喜歡這個劇本,因為這就是他的“幼時人生”,被拋棄,進戲院,被打......程蝶衣似乎就是他的翻版。

那時的他自降30萬美金片酬,拒絕了特別多的邀約,但最終這個角色還是選擇了張國榮。

惡劣傳聞來的很快。

有說他當時提出,拍電影時要將自己的狗接來陪伴他......這簡直就是耍大牌!導演這才換掉他。

後來《霸王別姬》成了封神之作,很多人嘲笑尊龍“因為一條狗,丟了封神機會“。

但其實後來想想,有的明星拍戲,光助理都能帶上十幾個,還各個都要包吃住,對於尊龍來說,自己孤獨一人,只有一條狗,長期在外拍戲,把狗接過來,好像也算是情有可原。

況且,這還不是真的。

後來有人揭秘,其實本身張國榮就是第一人選,只是最初他的經紀人因為角色的性取向等問題覺得可能對張國榮影響不好而拒絕。

後來尊龍自薦,張國榮就放棄了,但是他發了一張自己拍攝《號外》時反串青衣的照片寄給陳凱歌。


亞洲第一美男尊龍:無名無姓無父無母,孑然一身踽踽獨行

片方看了照片,覺得相比較尊龍硬朗輪廓,張國榮更柔美,更適合,陳凱歌專門又飛過去和張國榮面談,講了幾個小時故事,張國榮才確定飾演。

錯過了程蝶衣,但尊龍還是有遺憾。

所以後來,他出演了另一部戲曲題材的電影《蝴蝶君》,反串京劇名角宋麗玲。

但和《霸王別姬》相比,這部電影,並沒有掀出什麼風浪。


亞洲第一美男尊龍:無名無姓無父無母,孑然一身踽踽獨行

錯過了《霸王別姬》,尊龍還是沒放棄回國拍戲。

但他的“渴望”好像也總被人利用。

那時,深諳炒作之道的鄧建國,找到了他,各種誇讚自己的劇本,說觀眾都愛看,想邀請尊龍回國演戲。

就這樣,尊龍信了他,出演了《乾隆與香妃》《康熙微服私訪5》兩部“垃圾片”。


亞洲第一美男尊龍:無名無姓無父無母,孑然一身踽踽獨行


亞洲第一美男尊龍:無名無姓無父無母,孑然一身踽踽獨行


可這兩部片極爛,為了炒作賺錢,鄧建國從尊龍下手。

編出了大量刺激觀眾的料:

尊龍大罵陳凱歌;

尊龍在外混不下去,回國撈金......

就這樣,劇沒火,尊龍莫名其妙,名聲跌落谷底。

大家都在罵尊龍:在國外賺不到錢了,過氣了,回國撈金還耍大牌。

可其實那個時候,他在國外片酬已過千萬。

為了拍這兩部,他拒絕了《藝伎回憶錄》《伯爵夫人》等經典電影的邀約。

CNN還專程來中國想採訪他為他拍紀錄片,楊瀾也邀請他進行專訪,還有眾多皇室、政府招待會邀請他。

他不過是想回國好好地拍電影拍劇,能在中國導演的鏡頭下演一個真正的中國人,可以的話能在國內立足。

但是莫名其妙,好像就這麼在一次次的被利用下,口碑也消耗殆盡。

我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段評論尊龍的話:

他太蠢了,鮮花和榮耀他不要,自己人一次又一次冷嘲熱諷他還是不長腦子。

只要有人忽悠就歡歡喜喜跑回家拍些什麼亂七八糟的電影電視劇,完全不顧惜自己的藝術水準與成就。

他太蠢了,也太讓人心疼了。

05

漂泊半生,顛沛流離,他選擇了“消失”

2007年以後,心灰意冷的尊龍算是完全退出了影壇,獨自隱居溫哥華,從此之後江湖上再也沒有了他的身影。

因為在這世間他沒有親人,他認領了兩棵千年古樹,喚它們作祖父祖母,有時候悲傷了就看著它們流一會淚。

那個傷她的養母,後來他回香港找到了她,心中還會有怨氣,可在看到她牙沒了,人老了,一切恩怨好像也釋然了,終為她養老送終。

他曾說過一段話:

“我不太會做人,我沒有家,沒有父母,沒有名字,沒有童年,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我不太懂,從小沒有人保護我,我只能自己保護自己,所以我就關閉了心門。“

“我就好像一片樹葉,落到河裡,任河水沖走,都不知道已逝。我這種人,在世界上消失,亦無人理。”

縱觀尊龍這大半生,他即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他擁有榮華富貴,他頂著顛倒眾生的美貌,但卻沒有被命運和他人善待,他一直在渴望愛,但他終究沒有得到愛。

他似乎生來就與孤獨與寂靜同在,或許正是如此他才成為了敏感、博愛,令人可敬、可嘆的藝術家。

來時,沒有家,沒有父母,沒有名字;

後來,無兒無女,也無愛人陪伴;

這一輩子,孑然一身,踽踽獨行;

無依無靠的來,無牽無掛的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