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受“欺辱”了吗?他不追究“踹门”的人,是怕事?

朱之文近段时间以来成了众多媒体“热搜”的话题,各种新闻不断,而且他的家、他的家乡、他的农村田园菜地也成了视频热点。因为在那里聚集了众多的“借光”人们,朱之文家不尽其扰、不尽其烦,因为人太多,他们只有闭门以避其烦,谁知道好事者究用脚连踹两下踹开了门,朱之文出来后一脸苦笑与大家打招呼,有人问他索赔吗?朱之文:“苦笑着说不要他们赔偿,”你认识他们吗?朱之文摇头:“不认识他们”。如此看来朱之文是否受欺负了呢?为什么他不追究踹门人?是他怕事?笔者认为朱之文的处理并无不妥。

朱之文受“欺辱”了吗?他不追究“踹门”的人,是怕事?


人民日报都看不过眼连发三声,大意是追星可以,圈粉增流量可以,但不可逾越法律的界限,侵犯别人的人权和财产。

时间倒回到2012年之前,朱之文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夫妻二人养两个幼儿,一年的收入仅5000元左右,谁瞧得起朱之文呢?自从凭着自己父母给予的一个好嗓子、一个好喉咙,凭着他锲而不舍地始终坚持锻炼,终于从摸访歌星的歌声展露头脚,被多家地方电视台选秀献歌而声名鹊起,直到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年度第五名的成绩后才名声大振,受到社会的青睐,受到媒体的热捧,才形成现在这样的“人气”。

朱之文受“欺辱”了吗?他不追究“踹门”的人,是怕事?


俗话说:“山潮水潮赶不上人潮”,试想一下有些退休前非常风光的人物,退休后门可罗雀的对比,朱之文又是多么幸运,他的幸运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他的幸运是有一付好嗓子、他的幸运是这个嗓子的资本属于他独享、他的幸运是这个资本没有人可以夺走、他的幸运就是这个好嗓子就是“摇钱树”,只要需要就只去“摇一下”就有钱了。

朱之文受“欺辱”了吗?他不追究“踹门”的人,是怕事?


有了这个夺不走的资本,朱之文很坦然,乡亲们借钱也好、要拍照也好、为家乡做点善事也好,都不是什么难事,比起原来的收入,现在的钱实在是来得太容易了、实在是来得太快了。这些人气对朱之文来说并非坏事,人气就是财气,因为他有这个资本也不在乎却不那么点损失,人们还要说他厚道。

朱之文受“欺辱”了吗?他不追究“踹门”的人,是怕事?


在中国有些明星成名后还怕中国不安全,有些人把国籍转到外国去了,但确回国捞金。可是朱之文从现在来看赚的钱也可能不比他们少,或者将来会更多,他不仅不出国,而且还不出村,他没有什么感到不安全,他没有感到有人要挷架他,他家的门还是旧木门,没有安防盗门,所以一脚就可以踹开。他知道我们国家是最安全的、他的家乡是安全的、他的村庄是安全的,是没有人敢挷架他的,他不需要安装防盗门窗。从朱之文所处的环境就可以证明,我们国家任何地方都是安全的。

朱之文受“欺辱”了吗?他不追究“踹门”的人,是怕事?


有些人一有了钱以后就飘起来了、就摆起来了、就狂起来了、就显起来了。什么豪车、什么别墅、什么金装银带都悬起来了,一朝得志,威风八面。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那些钱财有多少能比朱之文来得干净、来得合法、来得长久、来得容易。朱之文现在只要一张口就可以来钱,而且税后的钱又都是合法的。可是朱之文多次讲过,不想当明星,不想发大财,只想仍然过农耕生活,只想可平凡人的生活。朱之文没有读过什么书,谈不上高、大、上的境界、崇高的理想、崇高的精神,这可能是一般人没有料到的,但朱之文的确是这么做的,谁又能说明他做的是对是错呢?

朱之文受“欺辱”了吗?他不追究“踹门”的人,是怕事?


从以上的一些事情来分析,其实朱之文没有受到“欺负”了,虽然有人踹他的门也并非恶意,也只是想借朱之文的“光环”来增加流量,搞点收入而己,他不追责说明他大度,也并非朱之文怕事,而是他在享受这种被人追捧的生活。想从前的一个接近文盲的地道的农民,谁人上他的门啊。俗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路边无人问。”这就是社会现实,现在每天有这么多人聚集在自己的家门口仅仅就是为了拍照合影,你说哪个富豪有朱之文这样受追捧和欢迎的待遇?而那些开各种讲坛的大师级人士谁不渴望有朱之文这样的“人气”呢?朱之文能享受到这种“人气”,确是任何人求之不得的幸运,何谈受“欺负”之称谓呢?如果朱之文去追究,马上就会回到“门可罗雀”的境地,因此,朱之文保“人气”才是最高明的办法了。

朱之文受“欺辱”了吗?他不追究“踹门”的人,是怕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