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对保险资产配置:疫情、趋势及操作要点

最近很多人询问:目前应该配置保险资产,对吗?

这个问题如果要直接回答,我会说:不对!

不对,不是指『应该』不对,而是指『目前』不对。

为什么『目前』不对?原因如下:保险是长期资产,作为资产组合的大类标的,保险配置是长期配置,考虑的不是经济和金融周期。

所以说,不是目前应不应该,而是从长远看应该。你要解决的是长期配置问题,不是短期收益或投资避险。

但未来一段时间,大部分人可能面临资金困难,做保险配置,确需平衡好保障、配置、变现和流动性需求。

做对保险资产配置:疫情、趋势及操作要点


下面我就结合疫情,谈谈家庭资产配置的趋势转型、保险资产配置的要点和当下的考量。

01 疫情启示之一:有备无患

无备积患,是风险的危害,有备无患,是保险的价值。意外事故、疾病、离世这类风险,属纯粹风险,没有获取利益的可能,应及早安排应对措施。

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是停业导致现金流紧张,持续的紧张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如果企业有足够的现金储备,或者事前已获得足够的信用额度,这个时候就比较容易度过难关。

同样,保险解决小概率的重大损失,对每个家庭,严重的疾病和意外伤亡都是小概率事件,但万一碰上了而没有准备好,后果就会非常严重,甚至可能让一个家庭像疫情中的许多企业那样濒临绝境。

02 疫情启示之二:资产配置的趋势性转型

疫情也并没有让所有企业都遭受损失,一些企业甚至借助互联网更快发展了。中国经济在转型、互联网在扩张,准备好适应趋势的企业会比毫无准备的企业更容易捕捉机会,或至少更容易度过难关。

同样,经济转型正在消灭举手可得的高回报机会,各个领域的低垂之果正在消失。当经济进入中速甚至未来的低速增长,家庭应更关注投资风险和长期价值。我们有必要通过规划来做好资产配置,让资产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而把更多精力用在人力资本投资上。

保险是兼具储备和资产保全双重价值的长期资产配置方式,应该适当配置。

总体来说:时代在变,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人力资本投资,让专业机构帮我们做稳健理财。这样,才能像下图我所说的:拥有适应时代的技能和抵御风险的保障,做独立的现代人。

做对保险资产配置:疫情、趋势及操作要点


下面谈谈保单资产配置要关注的问题:

03 保险资产属长期配置资产

下面谈的保险类资产,仅指保障型保险和年金保险,不包括投资联结保险,从资产的属性来看,我会将后者列入基金类产品。

我在前面提出:保险是长期资产。这不仅是指保单的期限一般较长,而且还指保单的变现难度较大。

保险资产难以变现的原因在于保单现金价值一般较低,大部分产品5年的现金价值不足已交保费的60%。而保单退保是按照现金价值退的,这意味着退保将导致超过40%的损失。

当然,如果你需要短期的流动性,就完全不需要走退保这种极端做法,可以选择保单贷款。保单贷款不是拿保单找银行贷款,而是把现金价值从保险公司取出,同时支付利息(一般与基准贷款利率接近)。保单贷款不会影响保单的任何权益,包括保障、分红、年金给付均不受影响,是用保单提供短期流动性的便利方式。

因此,尽管保险资产变现能力差,仍可以提供短期的流动性,用于解决突发的现金需求。但是也要注意,大部分保障型产品如人寿保险、重疾保险,现金价值很低,在5-10年内都很难提供这种流动性便利,所以保单贷款一般适合年金类产品或缴费10年以上的保障型产品。

以上是保险类资产的特点:变现难、在一定条件下,可提供短期流动性。

基于这两个特点,以及保险具有抵御风险这一价值属性,可以得出结论:保险类资产配置,应属于长期资产配置,不能用于短期理财或者许多人所谓的『避险投资』。

04 保险类资产配置及当下的考量

第一层次是进行基本配置。什么是基本配置?就是发挥保险基本价值属性的配置。包括:

1、应对突发大额开支的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重大疾病保险。

2、保全人力资本的保险:定期人寿保险、重大疾病保险、意外伤残和身故给付保险。

第二层次是结合家庭结构和未来需求,针对养老、老年医护、子女教育等未来需要储备的专门项目进行配置。在这些项目上,保险不是唯一可配置的资产,应结合当前收入水平、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和短期及中期的变现需求,综合运用基金、基金定投、保险等进行组合配置。

在这方面,保险最大的价值是强制储蓄,确保持有低风险资产来实现阶段性生活目标。因此,建议将基本需求的一定比例,如50%以保险资产持有。例如,未来养老需求是1000万,其中基本需求是500万,扣除社会养老金之后,剩余的基本需求可能就是150万,这样购买75万养老保险就是比较合适的,以35岁投保,缴费10年,65岁领取计算,每年的保费大约3万元。

最后,第三层次是考虑其他方面的需求,包括资产保全等等。

以上三层次的需求,第一层次是基础需求,还没有配置的家庭应该尽早配置。即便短期压力较大,也要考虑:在经营或者职业面临困难时如果遇上不测事件,务必避免雪上加霜。

至于第二、三层次的需求,应结合未来收支、当下的资金状况等实际情况进行。如果预期未来资金紧张,应暂时以高流动性资产为主,保险等低流动性资产配置可适当延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