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女司機被夾身亡事故,不能僅僅只對司機的過錯反思和批評

2019年8月26日,河南安陽林州市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位女司機將自己的一輛白色轎車違停在了主路右側車道上,開門下車時,被相鄰車道經過的公交車躲閃不及擠在轎車與公交車之間,當場身亡。

安陽女司機被夾身亡事故,不能僅僅只對司機的過錯反思和批評

從相關報道的視頻中我們看到,第一,確實女司機犯了常識性的錯誤,主車道上違章停車,車子還幾乎壓線,與相鄰車道距離這麼近,下車時候還沒有觀察後面來車的意識,大搖大擺的下車,“開門殺”殺手被“反殺”,缺乏安全意識;第二,公交司機進行了制動,但是規避動作不夠及時,確實也有駕駛精力不集中的嫌疑。

在對這次事故中逝者惋惜的同時,我們也對這起事故進行反思和討論,有些人認為女司機不應該違停車輛,藐視規則,事故的發生純粹是“咎由自取”,有些人覺得公交司機有時間打一點方向盤,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安陽女司機被夾身亡事故,不能僅僅只對司機的過錯反思和批評

但在我們對這起事故進行分析反思,對女司機安全意識淡薄進行批評,在討論誰對誰錯的時候,有沒有想一下,我們為了避免悲劇再次的發生只能在“人”的層面進行分析嗎?是不是也可以換個角度來考慮這些問題?

人們在事故發生後往往是吸取教訓,總結經驗,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假如女司機不在主路停車就不會發生這場慘劇;假如女司機停車開門前,更好的觀察下週圍環境是否適合開門可能也會規避掉這起事故;假如公交車司機更早的發現女司機停車開門早做剎車準備,可能就能早一米剎停;假如公交司機反應迅速向左打了一點點的方向盤,悲劇也可能不會發生;假如兩位司機的運氣再好一點,他們就不會相遇,甚至這輩子也不會相遇。

安陽女司機被夾身亡事故,不能僅僅只對司機的過錯反思和批評

可是在進行這些假設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人不是機器,人會疲勞,人有積極、懶惰等各種思想,人是有各種情緒的,人會在很累的時候開小差,人會在一個經常重複發生的事情下變得的習慣的同時也會變得麻木、遲鈍,偶爾會做出不符合當時情況的錯誤行為。人在明知道不可為的時候,哪怕你堅持了一千次一萬次的習慣,也可能會疏忽那麼一次。是人就可能會犯錯,再嚴格要求自己的人也不敢保證自己就永遠不犯錯。只有機器才會不知疲累按照指令持續堅守“崗位”。

安陽女司機被夾身亡事故,不能僅僅只對司機的過錯反思和批評

那麼我們不再假設女司機不犯錯,而是假設這個車如果有開門預警系統呢?如果在開門的瞬間給出警示,是不是可能及時阻止女司機不下車?即使阻止不了女司機繼續下車,也會給她一個提醒,讓她意識到可能來自周圍的不安全因素或者將會給周圍的行人、電動車帶來不安全因素,而去觀察下後方呢?假如公交車上有預碰撞安全系統、有帶行人識別的主動緊急制動系統、有緊急車道保持系統,緊急轉向輔助系統……是不是也會讓這場悲劇避免呢?哪怕這些配置還不夠成熟,應用場景需要各種條件或者還達不到理想,但是哪怕有一項發揮作用,是不是就能避免這個悲劇的發生呢?

再多如果也挽回不了已經失去的生命。只希望我們在反思、批評女司機的過失的同時,能換個角度,從更多的方面為我們各位駕駛員和車內成員找到路上安全護航的辦法。他“亡羊”我“補牢”,不吃塹也長智。

駕駛員是很辛苦的,據報道女車主是一位滴滴司機,兩位事故當事者一名是滴滴司機,另一名是公交駕駛員,兩位當事者所從事的行業來看都不是新手司機,尤其公交駕駛員更是經驗豐富,說明即使他們技術再好,長時間的開車大腦持續緊張高度集中的情況下不僅是累,還有在無數次簡單重複下而產生的司空見慣,使得在防範意識上開小差,或者大腦的麻木,行動的遲鈍。何況我們還是處在這個“能走一步就不走兩步”的“懶人”時代,僥倖心理、疏忽就更可能發生。誰能保證即使擁有更多的駕駛經驗,具有更強的安全意識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那個“萬一”的紕漏?可是危險就經常來自於這個“萬一”,“萬一”的一次出錯就只能看“上天”的安排,靠運氣,期待著不會雙方“相遇”?

安陽女司機被夾身亡事故,不能僅僅只對司機的過錯反思和批評

有人說形成習慣就會不辛苦,回頭看一眼的簡單事情,沒這麼矯情。我同意,習慣形成了是不累,但是習慣形成了就沒有破壞習慣的時候嗎,我們習慣了用筷子吃飯,就沒有過用手捏次東西吃的時候嗎?我們都習慣了早起,就沒有哪天太累了或者颳風下雨而睡次懶覺的時候嗎?即使我們絕大部分遵循著習慣去做,也會有那偶爾的沒有遵循的時候的。還是那句話,誰能保證自己永遠不犯錯。

並且那些習慣還沒養成、技術也不夠熟練、經驗也不夠豐富的司機呢?在現在車越來越多,駕駛環境日益惡劣的情況下,對於他們來說駕駛更“辛苦”。難道讓他們不開車了嗎?誰不是經過這個階段才成為老司機?

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是否應該考慮下怎麼樣駕駛更輕鬆,有更好的方法,可以不使駕駛員的“心”這麼累就能避免這種悲劇發生呢?比如駕駛疲勞監測系統、倒車側向警告、倒車側向制動、碰撞預警、開門預警、併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輔助系統、車道居中保持輔助系統、全速範圍自適應巡航、低速移動物體檢測、智慧躲閃等等汽車“黑科技”,雖然有些使用還不夠成熟,有的功能需要符合某些條件才能開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黑科技”已經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司機的駕駛,為車內所有成員帶來更多的安全,讓我們的駕駛變得更輕鬆些。

安陽女司機被夾身亡事故,不能僅僅只對司機的過錯反思和批評

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自動駕駛可能會在未來幾年落地,未來的智能駕駛將會實現車道級導航,精確度釐米級的定位,各種感應探測設備加身,智能交通能夠實現更好的調度。駕駛將變得比現在更輕鬆,是不是那時候才是司機的真正的“理想國度”,再也不用這麼累心?

安陽女司機被夾身亡事故,不能僅僅只對司機的過錯反思和批評

奉勸那些“配置無用論”的老司機們,不論自己選車的時候還是給別人提供買車建議的時候,在關注性能等要素的同時,不要再對汽車配置嗤之以鼻,再有激情的駕駛,也不如安全來的重要。難道動力比生命還重要?起步快一秒不重要,有突發情況能保護到車內人員才是最重要,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我們不是隻活給自己,還有家人和朋友。

最後,希望各位司機朋友能更遵守規則,更尊重生命,同時望汽車能有更多的“黑科技”加身,讓這些保護性配置更加的普及,讓駕駛變得更輕鬆。

不管這次事故中女司機如何不對,公交車司機有沒有過失,逝者已逝,願“那遙遠的地方,沒有車來車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