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三年:施耐庵為《水滸傳》精心挑選的歷史拐點

北宋仁宗嘉佑三年,在五千年曆史上是毫不起眼和非常平淡的一年。這一年宋朝對內沒有任何宮廷八卦事件,對外也沒有任何戰爭發生,北宋境內人們安居樂業,沒有任何天災。但就是這麼平淡的一年,卻成為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敘事開端,一個北宋皇朝的歷史關鍵拐點。

嘉佑三年:施耐庵為《水滸傳》精心挑選的歷史拐點

《水滸傳》劇照


嘉佑三年的歷史背景:

我們先看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北宋境內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議論紛紛的幾件八卦大事。

第一、一代戰神狄閣老狄青在嘉佑二年去世,他的去世,對於大宋是一個損失,畢竟少了一個讓番邦恐懼的名將,但卻讓宋朝文官們暗自開心,還深夜舉辦宴會慶祝,這是為啥?其實很簡單,北宋帝國從開國就是重文輕武,而狄青是北宋難得的武將拜相範例,讓那些習慣了高高在上的文人們很不舒服。

嘉佑三年:施耐庵為《水滸傳》精心挑選的歷史拐點

狄青


第二、嘉佑二年,歷史上最誇張的一屆科舉誕生,兩位來自蜀地的蘇氏兄弟同登科,這一年讓北宋文壇最閃光的“三蘇”登場了;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也閃亮登臺,曾氏四兄弟也不比三蘇差,曾鞏、曾牟、曾布、曾阜四人同中進士。想想唐宋八大家,嘉佑二年出現了三位,可以說是中國文壇上最有分量的一屆科舉考試。

嘉佑三年的時事快報:

第一、嘉佑三年頭版頭條之一,就是交趾(現在的越南)給宋仁宗,進貢了兩頭神獸。據說這兩頭神獸是烏嘴熊脖牛身,力氣很大卻性情溫順,身上有肉甲,而且這個神獸非常奇怪,只吃素,吃飯還要給人打一頓,越南人說這個是神獸麒麟。宋仁宗有些不開心了,老子當了三十五年的一代明君,讓大宋盛世出太平,出個神獸很正常,但是越南送兩隻過來,這不是來打臉嗎?後來一堆文人大臣研究了很久,都不知道這是什麼神獸,最後定名為“異獸”,這件事就過去了。

嘉佑三年:施耐庵為《水滸傳》精心挑選的歷史拐點

我國傳統麒麟圖案


第二、這就是件大事了,宋仁宗沒兒子的這個事情,終於讓宋朝皇帝和文官的衝突大爆發了。這次爆發可以說是歷史上比較少見的,宋仁宗一班的愛卿們,車輪戰一樣的圍毆宋仁宗,在朝堂上,包黑子更直接的問宋仁宗這個事,怎麼解決,宋仁宗的被問到自己的軟肋,性格再好的男人都直接摔杯子,但是呢?最後雙方還是打著哈哈算了,最後還是那位砸缸的司馬光比較靠譜,勸自己老闆,大家都是為了大宋江山,也不是為了個人,先認養一個,後面如果生了大白胖子,就把認養的還回去。宋仁宗無奈接受了這個主意。

第三、就是出名的拗相公王安石,終於在這一年進了開封城,而一起進來的,還有他寫的萬言書《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當時宋仁宗非常的高興啊,因為當時的宋朝開支非常的大,如果不是這樣,他也不會去裁撤軍隊和官員了。雖然仁宗很高興,覺得這個員工可以,方案做的也很好,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仁宗已經沒有改革的激情了,這份PPT最終被鎖在檔案館裡,等到他的下一任接班人,將他去實現。

嘉佑三年:施耐庵為《水滸傳》精心挑選的歷史拐點

王安石畫像


但是你會奇怪為什麼《水滸傳》是從嘉佑三年開始敘事呢?

明代的小說故事都是有來源有依據的,而《水滸傳》梁山泊的與嘉佑三年最大的聯繫,是來自一場洪水。

根據《黃河水利史述要》記載,黃河開封段由於多年的累積,泥沙非常的多,導致黃河的河床非常淺,河堤經常決口。宋仁宗看不下去了,動手徵發士兵和民夫,打通和清理河道,並計劃將河水向北注入惠民河,最後流入魯溝河。

但是由於工程比較大,雖然築成黃河的河堤,並且清理了了水道,但是河水最後卻流進一個荒地,也就是古代的一個野澤,變成了《水滸傳》裡面的著名的八百里梁山泊。

嘉佑三年:施耐庵為《水滸傳》精心挑選的歷史拐點

黃河


施耐庵為什麼挑選這一年為北宋歷史拐點:

第一、嘉佑八年宋仁宗駕崩,而嘉佑三年這場朝堂繼承人話題,成為了後來宋仁宗在嘉佑七年立自己的子侄為太子的一個重要起因,如果當時不是經過文臣們車輪戰的一樣建議,後來宋仁宗駕崩是否會影響大宋江山也是一個未知數。

第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王安石的入京,這位被被稱為大宋拗相公的人,帶著他奇葩的經歷和那些讓士大夫做笑料的舉動,進入了汴梁京都,為什麼王安石進京那麼具有轟動性,因為當時的王安石是經歷了數次的拒絕,並且一直在地方做縣官和通判這些的職位,並且一直政績不錯,因為屢次的拒絕中央的號召,受到了當時高層的關注和點贊,成為了大家眼裡,一個值得關注的笑料人物。但是誰也沒想到,這個不拘小節的文藝青年,卻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改革者和變法者,這是當時一大票文學精英們沒有想到的結果。

王安石的變法,在短短的時間裡,讓北宋突然雄起了一把,並且無論是在經濟和軍事上都有了較大的提高,但也正是由於王安石的變法影響了北宋的統治根基,變法的失敗導致了北宋境內民不聊生。

王安石的改革,也把蘇軾趕出了京都,這裡就是《水滸傳》一個很關鍵人物高俅的出現,其實高俅也就是一個小書童,但是由於蘇東坡被下派到地方,就把高俅送人了,最後讓端王給看中了,而端王后來又很幸運的變成了宋徽。由於高俅時不時討宋徽宗開心,很對宋徽宗的胃口,宋徽宗最後把禁軍當成了表揚,交給了高俅統領,禁軍在高俅的手裡失去了應該有的戰鬥力。

最後發展至北宋徽宗之後,在內爆發了農民起義,在外被金國的竊掠,在連鎖反應下,北宋經歷了靖康之恥。

嘉佑三年:施耐庵為《水滸傳》精心挑選的歷史拐點

宋徽宗劇照


小結:

嘉佑三年本來只是北宋很普通的一年,但是就是這一年的繼承人之爭和王安石入京,還有疏通運河的工程,最後變成了施耐庵筆下的北宋歷史拐點,一個妖星出世的時代。施耐庵是想通過《水滸傳》這部文學作品暗示大家:就算當時有明君在上,而朝廷之中仍然會有各種小人,不但用權力壓人,逞威釀禍;如果碰上了昏君當道,又會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