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挺:白日夢作品會加速破產

張挺:白日夢作品會加速破產 | 中國導演戰疫訪談

張挺導演代表作:電視劇《大明風華》2019年,《海上孟府》2012年/編劇(含聯合編劇)作品,電影《道士下山》《看車人的七月》《花木蘭》等、電視劇《警察李“酒瓶”》《呂梁英雄傳》《暗香》等

新作:籌備電視劇《天下長河》

由湯唯、朱亞文主演的《大明風華》收官當天(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導演兼編劇張挺還沒來得及覆盤這部劇的得失,就不得不過起了居家隔離的生活。如果不考慮疫情引發的擔憂,這段“清靜”的日子倒是張挺忙於拍戲時頗為嚮往的:每天可以沒有時間概念地看書、練字,一天難得有一個電話,也不用擔心有人催稿。張挺一直在想如何把疫情中的故事影視化,但認為當下紀錄片會比戲劇更有力量。


张挺:白日梦作品会加速破产 | 中国导演战疫访谈

以前想清淨又怕清靜,現在難得有個電話

張挺用“清靜”來形容疫情期間的生活。“作為職業寫作者,最希望清靜,我心理上又最怕清靜,害怕和世界失去聯繫,所以永遠處於糾結之中。比如一下午幾撥客人見完了,話說得太多,氣都散了,晚上寫作的時候,質量就上不去,可要誰都不見,自己也慌。現在可以靜靜地看著世界停止。一天難得有一個電話,也無需和任何人見面、開會,除了讀書寫字,就是戴上口罩出來走一走。”

疫情期間,張挺日常生活節奏變得很規律,除了八小時的睡眠和一小時的吃飯,其餘時間都在讀書、寫毛筆字。有時候寫七八個小時的字,有時候幾天不寫,完全看心情,相當隨心所欲。

“過去拍戲的時候,在外面風吹日曬,回來做後期,每天早出晚歸,總想在家裡待著,毫無時間概念地看書,寫毛筆字。這幾個月,就是這麼過的。”

書,張挺看了不少,主要是歷史類的,包括托爾金的“中洲傳奇”、茅盾文學獎作者熊召政寫的《大金王朝》、張鴻福的《袁世凱》、張宏傑的《簡讀中國史》、韓琦的《通天之學》《清史稿》《清實錄》,以及水利類的書籍如《黃河變遷史》《清代河工工具圖樣》等。這與他接下來的工作重點——講述康熙年間治河的歷史劇《天下長河》有一定關係。

寫毛筆字,張挺專攻王羲之的《黃庭經》。“之前寫歐體,過於講求字體秀美,‘二王’書風渾樸,內斂。寫了幾個月才發現,《黃庭經》的結字並不難,難的是筆畫質量,《黃庭經》的筆畫在收尾處多用隸書的’圓尾’,寫慣了唐楷的人,很難適應。”

張挺於書法一道算得上家學淵源。他的父親張業法就是一位書法家,擅長草書,而張挺喜好的是楷書。“從小練習書法,都是老夫子的東西,大概我也沒有逃出去,年紀越大,身上的舊味越重。”

张挺:白日梦作品会加速破产 | 中国导演战疫访谈

張挺書法

疫情期間他也看了不少電影,“一時說不盡,不過總體感覺是,這兩年的電影越來越差,都被漫威攪和了。”張挺解釋說,倒不是怪責漫威,而是因為漫威電影的票房好,導致美國電影界的社會資源和創作力量都被吸引過去了,一種類型過強,其他的都會相對弱化很多。“今年的奧斯卡(獲獎作品)都一般。馬丁·斯科塞斯的《愛爾蘭人》和昆汀·塔倫蒂諾的《好萊塢往事》都糟糕極了。”

疫情過後,做白日夢一定會破產

業內憂心疫情對影視行業的負面衝擊,張挺則看到了它的利弊交錯。

壞的方面,投入影視業的資本量會縮水,整個行業的熱度、對社會的影響力,甚至話題度都會降下來。“這個行業現在在製作上越來越浮誇,評論上越來越惡毒,乃至圍觀群眾有一種集體毀滅作品的狂歡衝動。事實上,最近兩年以來,已經沒有幾部不被罵得遍體鱗傷的戲了。”張挺直言,從這個層面上講,以後影視行業必定有段時間都會舉步維艱。

但從好的方面來說,疫情加速了影視創作“白日夢”傾向的破產和向戲劇本體的迴歸。前幾年資本紛紛入局影視行業,IP盛行。“到處是IP,還分男頻女頻,男頻常用的一句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女頻常用的話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現在疫情讓大家冷靜了,霸道總裁併不如口罩來的實在。白日夢其實一定會破產,現在只是加速了而已。”

張挺觀察到了觀眾口味的改變——2019年熱門的戲如《少年的你》講校園暴力問題,《都挺好》講老人贍養問題,都是生活中的問題在影視中的表達。“甚至歷史劇裡,觀眾也不再做一個客觀的局外人,熱衷帶入和角色共情。今後,狂妄浮誇的作品,將會變成少數派。”

想以古代武士詮釋驕傲的中國人

戲劇源於生活,而現實生活往往比戲劇還要精彩。這次疫情期間發生的許多極致的故事,其動人和曲折的程度,本身就很有戲劇性,已經有不少相關影視化的作品在路上。張挺也一直在思考疫情期間的故事影視化的問題,但他的結論是“很難”,難在疫情沒有過去,創作需要沉澱,而那些感人的、悲痛的場面,一定有很多人比他拍得好。

“一場災難,只有發生之前和發生之後是人心理狀態最豐富,變化最多樣的。真正處在大的歷史漩渦之中,生死的抉擇之中,其實思維反倒是簡單的,並不太適合用戲劇展現,紀錄片會更感人,更有力量。”張挺說。

在不考慮商業因素的前提下,張挺最想拍的是古裝武士片。“像春秋戰國時期的遊俠,生命自由奔放,也不用飛來飛去那麼誇張,有踏遍天下的豪情,和一諾千金、視生死為坦途的勇氣。我想拍部好電影,拍驕傲的中國人。”不過這都還只是構想,張挺目前除了讀書、寫字之外,手頭的重點工作是完成電視劇《我們的新時代》中的開端八集的創作,寫一位拆爆精英,一個和炸彈共存的男性的心路歷程。

他今年的工作重點,是修改自己創作的劇本《天下長河》,這是一部講述康熙年間治河的歷史劇,“希望今年能拍了它”。

张挺:白日梦作品会加速破产 | 中国导演战疫访谈

【感悟】

疫情帶來的工作停頓,讓張挺得以有很多時間來複盤《大明風華》這部戲的全過程,贏在哪裡,輸在哪裡,總結經驗和教訓。

“人力有時窮”是一句真理。“知道別人的好,可自己根本做不到。不只是能力問題,也包含了創作者的個性,喜好,對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等,這些都是不可複製的。所以創作者窮其一生的努力,是戰勝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不能邯鄲學步。盡力而為,把下一部作品做好。”

张挺:白日梦作品会加速破产 | 中国导演战疫访谈

托爾金仍舊非常固執地營建他的中土世界,這是我第一次讀到仿希臘神話仿得最像的神怪小說,部分章節故意寫得的晦澀難讀,又有部分片段讓人過目難忘。印象最深的是裡面有一位英雄,被命運之神囚禁,命運之神對他的懲罰是,讓他坐在神的寶座上,完全用一個旁觀者的視角,看他自己兒子的一生。他兒子也是大英雄,轟轟烈烈,最後失敗,死去。父親在寶座上流了一生的眼淚。用筆之奇,直追希臘眾賢。——張挺談近期讀托爾金的《努門諾爾與中洲之未完的傳說》(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张挺:白日梦作品会加速破产 | 中国导演战疫访谈

更多專訪詳見專題:中國導演戰疫系列訪談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