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大明風華:大戰前,朱棣與馬哈木對孫子態度不同,聶興救太孫戰死

由張挺執導,根據蓮靜竹衣小說《六朝紀事》改編,湯唯,朱亞文,王學圻,俞灝明,梁冠華,鄧家佳主演的62集古裝權謀大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該劇稱得上是低開高走,播放之初,很多人質疑該劇的服道化尤其是湯唯飾演的孫若微的裝扮,其次該劇雖標榜的是歷史劇,但是與明朝的眾多事實不符,導致很多人認為該劇是古裝版的瑪麗蘇愛情劇。

大明風華:大戰前,朱棣與馬哈木對孫子態度不同,聶興救太孫戰死

但是隨著劇情的推進,憑藉朱家五子的搞笑日常,朱瞻基與孫若微甜蜜苦澀的愛情;大明天子守國門的豪氣,深受觀眾的喜愛;特別是劇中朱棣(王學圻飾)的堅韌與隱忍;朱高熾(梁冠華飾)大智若愚;朱高煦(俞灝明飾)野心勃勃;朱高燧(欒雲暉飾)的小算盤;朱瞻基(朱亞文飾)聰慧善良,朱家男子天團性格迥異,但是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明風華:大戰前,朱棣與馬哈木對孫子態度不同,聶興救太孫戰死

在《大明風華》最新劇情中,朱棣與馬哈木決定在三峽口展開決戰,但是在大戰前夕,朱棣置朱瞻基的質疑與不顧,並讓其去最兇險的三峽口,並放出“進攻不順,提頭來見”的軍令;另一邊馬哈木卻讓自己的孫子也先帶領一萬主力撤離,不參加此次會戰,讓其為瓦剌留下血脈。

大明風華:大戰前,朱棣與馬哈木對孫子態度不同,聶興救太孫戰死

朱棣與馬哈木同樣是領導者,但是對自己的孫子卻持有不同的態度,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從戰爭的角度,朱瞻基從征戰開始,就一直深入部隊的軍情,特別是草原風沙驟起的時候,朱瞻基身先士卒,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身為皇太孫的朱瞻基如果能夠出現在最為危險的地方,這種作用不比皇帝御駕親征的效果差,可以充分調動明軍的士氣,對整個戰爭起到積極作用。

大明風華:大戰前,朱棣與馬哈木對孫子態度不同,聶興救太孫戰死

其次朱瞻基需要足夠的政績說話;靖難之役之所以發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同樣作為皇太孫的朱允炆缺乏必要的政績,沒有上過戰場,沒有理政經歷,貿然削藩導致了叔叔伯伯的不滿;朱瞻基是朱棣看好的繼承人,朱高熾體弱,朱高煦虎視眈眈,只有朱瞻基有天子守國門的政績才會讓人信服。

大明風華:大戰前,朱棣與馬哈木對孫子態度不同,聶興救太孫戰死

最後繼承人並非只有朱瞻基一人;朱棣有三個兒子,孫子的人數就更多了,朱瞻基只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更何況朱棣本身更看好與自己性格相似的朱高煦,所以能用朱瞻基的命換取大明五十年的邊疆安枕無憂,這對朱棣而言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在於朱允炆會面的時候,朱棣就做過這樣的打算。

大明風華:大戰前,朱棣與馬哈木對孫子態度不同,聶興救太孫戰死

另一邊馬哈木讓孫子也先帶領一萬主力離開,其實也頗有深意。其一,雖然馬哈木暫時成為草原的共主,但是韃靼,阿魯臺,兀良哈心意並不一致,即使功成分崩離析是必然的,一旦失敗馬哈木就會成為替罪羊,總而言之馬哈木對自己的未來並不看好。

大明風華:大戰前,朱棣與馬哈木對孫子態度不同,聶興救太孫戰死

其二,明軍強大,馬哈木並沒有必勝的把握,大明自朱元璋開始將元朝打的偏安一隅,如今朱棣更是四次北伐,北方草原各部其實對朱棣是有畏懼之心的,此次雙方對決,雖然馬哈木佔據了天時地利,但是面對從無敗家的朱棣還是毫無勝算可言。

大明風華:大戰前,朱棣與馬哈木對孫子態度不同,聶興救太孫戰死

其三,瓦剌部人丁單薄,雖然出了也先還有伯顏帖木兒,但是不論是從威望還是才能也先都要遠遠強過伯顏帖木兒,為了瓦剌部落能有一個美好未來,馬哈木讓也先離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大明風華:大戰前,朱棣與馬哈木對孫子態度不同,聶興救太孫戰死

其實《大明風華》不能說是嚴謹的歷史證據,在歷史上朱棣確實擊敗了馬哈木,但是作為皇太孫的朱瞻基並沒有劇中那麼身為,歷史上朱瞻基確實隨朱棣出征,但是朱棣差一點弄丟了這個好聖孫,由此可見該劇是對朱瞻基是有美化的。

大明風華:大戰前,朱棣與馬哈木對孫子態度不同,聶興救太孫戰死

在最新的預告中,朱瞻基血戰三峽口,面對佔據地利優勢瓦剌,韃靼,兀良哈三組,朱瞻基屢屢遇險,在千鈞一髮之際,多次行刺朱瞻基的聶興出現了;根據該劇導演張挺“天子守國門”的風骨,聶興很有可能會為了救朱瞻基而死,而且朱瞻基給若微的心中提到了聶興,如果是單純的刺殺,朱瞻基完全沒有必要在家書中提及,或許這就是聶興的高光時刻,畢竟靖難遺孤為大義放棄個人恩怨,驗證了朱瞻基那句“建文舊臣也是良辰”的言論。

大明風華:大戰前,朱棣與馬哈木對孫子態度不同,聶興救太孫戰死

根據史料,朱棣會死在此次征戰之中,屆時漢王與趙王是否會藉機發難也未嘗可知,太子如何應對朱棣留下的爛攤子,朱瞻基何時繼位,胡善祥是否黑化都將是接下里的看點,關注Q姐,Q姐帶你看好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