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為什麼要控制上黨地區?

(1)晉國佔領上黨地區,既消除晉國東面長期的威脅,又拓展了領土,增強了實力,為重建霸業奠定了基礎

晉國佔領上黨地區,消除了來自東面的軍事威脅,使其擺脫了三面受敵的戰略劣勢,可全力應對楚和秦國,很快在公元前575年晉國和楚國爭霸的鄢陵之戰中,大敗楚軍,重新獲得中原霸權。

晉國以上黨地區為前沿,佔領了大片土地。北出井陘,佔領鮮虞之東陽地,東出釜口陘佔據赤狄控制的朝歌等舊衛地。所佔據的地方屬於華北平原,適宜耕種,在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時代,農耕土地的增加,意味著人口和財富的增加和實力的提升。為晉國重新獲得中原霸主之位奠定了基礎。

(2)為向華北平原擴張打開了通道,便於控制盟國和壓服東方大國齊國

晉國通過上黨地區不斷向東擴張,和盟國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宋、衛、齊等盟國版圖與晉已直接相接,這大大了加強對他們的控制。小國如宋、衛、魯成為晉最忠實的盟友,大國齊國,由於自身實力較強,一直試圖擺脫晉國的控制。公元前589年,齊對晉的挑戰,導致了晉齊鞌之戰,結果齊軍大敗,第二年齊頃公親自朝晉,建立了晉、齊聯盟。公元前555年,齊又試圖擺脫晉國控制,導致了晉率聯軍攻齊的平陰之戰,齊軍再次大敗,被迫在次年春與諸侯會盟於督揚。通過兩次戰爭,晉國達到了聯齊抗楚的目的。

(3)加強了與晉南陽(河內)的聯繫,加大了晉國對中原小國的控制力度和進一步向中原擴張領土的便利

晉佔據上黨地區後,晉國河東和南陽地區就連為一片,上黨地區通過太行陘與南陽地區聯繫,通過上黨地區西部跨越太嶽山的通道和河東聯繫。這樣晉國的內部聯繫就更加緊密,加大了對周和中原鄭國的控制和與楚爭霸的戰略優勢。

(4)是晉國東部的天壤屏障

上黨地區地勢高峻,既便於進攻東面華北平原諸國,又便於防禦東面國家的進攻,平陰之戰慘敗後,公元前550年,齊國為報復晉國,齊莊公秘密送晉流亡楚國的卿大夫欒盈到欒氏封地曲沃做內應。齊莊公率兵越衛襲晉,北路經白陘進入上黨地,向西攻入晉都新田,和南路軍在滎庭會師,並在此大敗晉軍。史稱“滎庭之戰”春秋時期從上黨地區攻入晉國統治中心的國家只有齊國,這一方面是齊國實力本身就很強,並實施了高明的內外線作戰戰略,另一方面,晉國國內處於內亂狀態,也沒有想到齊國會越過衛境從上黨地區進攻。所以失敗是難免的。但只有這一次攻入上黨地區,足以說明上黨地區是晉國東部的天壤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