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卡”的誕生,又多一個買手機的理由!

作為小黑期待已久的華為P40系列的國內發佈,並沒有給我帶來多大的震撼驚喜,因為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反倒是晚些時候,一張“卡”的公佈引起了小黑的關注。對,沒錯就是那張被稱為“華為手機用戶的專屬數字信用卡”的 Huawei Card。

一張“卡”的誕生,又多一個買手機的理由!

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它為何被定義為“華為手機用戶專屬”?和普通信用卡有何區別?帶著這些疑問,小黑對 Huawei Card 進行了一番梳理,現在就來告訴大家!

是信用卡,但又不止是信用卡

Huawei Card 公佈前,競品OPPO、小米其實早早就推出了實體聯名信用卡產品,Huawei Card 本質上也可以看成一款聯名信用卡,亮點就在於它引入了“虛擬卡”的概念。

一張“卡”的誕生,又多一個買手機的理由!

▲ OPPO(左)、小米(右)的聯名信用卡

它的領取方式很簡單,只要是華為手機用戶,就可以通過華為的錢包 APP在線上申請並領取,由於這款卡片集成了 Huawei Pay 支付服務,卡片激活後自動綁定至 Huawei Pay ,不需要額外的綁卡操作就能立即使用。Huawei Card 跟其他信用卡一樣,可以綁定到其他第三方支付 APP 進行支付消費。

看到這裡,關注移動支付的小夥伴可能發現了,Huawei Card 和 蘋果的 Apple Card 十分相似。雖然蘋果手機去年推出過類似功能的虛擬信用卡,但一直沒有進入中國市場,所以 Huawei Card 可以說是國內首款以手機廠商主導的數字信用卡產品。

一張“卡”的誕生,又多一個買手機的理由!

▲ Apple Card

從華為發佈會上的演示來看,Huawei Card 沒有常規聯名信用卡的“某某銀行”的字樣,反而採用了極簡風格的設計,卡面只突出了華為品牌、銀聯卡標準和持卡人名字三個最重要元素,不展示卡號,同時弱化了合作銀行的元素。目前來看, Huawei Card 的合作銀行方面仍然是未知數,但通過華為錢包 APP 原有的“申請信用卡”渠道可以看到華為合作引流的銀行包括浦發、中信、興業、廣發、招商、平安等,這次的合作銀行很可能會是其中之一。

一張“卡”的誕生,又多一個買手機的理由!

▲ Huawei Card

作為支付工具,便捷非常重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這方面 Huawei Card 採取了金融級安全芯片和基於微內核TEE OS以及生物識別手段的雙重保護。每張 Huawei Card 都有一個唯一的卡號,存儲在其所在手機的特殊安全環境中,哪怕手機丟失,也不必擔心財產損失;卡號等敏感信息都被隱藏,沒有直接展示在卡面上,也充分保障了用戶的隱私。

一張“卡”的誕生,又多一個買手機的理由!

▲ Huawei Card 芯片級安全

權益豐富,一切為了用戶

要成為一張優秀信用卡,肯定要有吸引人的權益加持。定製權益方面, Huawei Card 包含了消費筆筆返現(使用Huawei Pay支付可得現金返還)、首年免年費(使用Huawei Pay免次年年費)、華為應用會員禮包,以及機場/高鐵貴賓廳禮遇、節日消費優惠等權益。

眾多權益中,最讓小黑眼前一亮的無疑是返現權益。華為目前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返利規則,但由於我國的信用卡手續費率僅為 0.6% ,遠低於美國的 3% 左右,無法跟蘋果 Apple Card 在美國 1%-3% 的返現力度來作對比。但根據小黑的猜測,Huawei Card 返現力度應該會是華為商城、線上支付、實體卡支付從高到低這樣的順序。Huawei Card 發行初期,華為定會通過很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來推廣這張卡,同時也回饋華為用戶。

Huawei Card 權益覆蓋用戶日常生活消費、差旅出行等諸多場景,力求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相信等華為Mate 40系列發佈時,更多豐富實用的權益將融入這張卡之中,進一步提升了華為手機的含金量和對新用戶的吸引力。

健康消費在線管理不能少

僅靠權益來打動用戶是遠遠不夠的,作為國內首款以手機品牌作為深度金融服務管理的信用卡,Huawei Card 可以通過華為錢包App 實現全卡片的在線管理,而不需要切換到銀行的App。

一張“卡”的誕生,又多一個買手機的理由!

▲ 華為錢包管理卡片

Huawei Card 的卡片申請、賬單查詢、刷卡、額度管理、還款等等這些操作都可以在華為錢包App 內直接完成。

一張“卡”的誕生,又多一個買手機的理由!

▲ Huawei Card 消費統計界面

華為官方視頻中還能看到 Huawei Card 消費統計的界面,把用戶最關心最常用的板塊都呈現出來了,可以幫助用戶快速全面瞭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從而培養健康的消費習慣。

Huawei Card的影響有哪些?

Huawei Card 從6月開始將以邀請制形式推出,它可以看成華為 HMS 在支付方面的一個補充。隨著Huawei Card的推出,華為在錢包方面的佈局越來越廣泛,包括銀行卡、交通卡、eID、車鑰匙、零錢卡、卡碼合一等等,加上原有的信貸合作引流渠道,華為慢慢地在把整個錢包體系貼上自己的標籤,從而建立生態培養用戶粘性。

從另一方面看,如果Huawei Card 的嘗試能大獲成功,相信銀聯也不會放棄跟OPPO 、VIVO、小米等其他手機廠商來合作,甚至跟銀聯版的 Apple Card 也可能會發行。而對於手機品牌的消費者來說,自身的權益也將隨之豐富起來。

目前來說,Huawei Card還處於早期階段,還有很多內容值得挖掘,也許要等待官方正式發佈的那一天,才能有一個更為真實清晰的輪廓。但是從現在掌握的情況來看,小黑認為Huawei Card提供種種便捷消費體驗的同時,附帶的強大線上管理和多樣的權益才是它的優勢所在,畢竟培養了用戶健康的消費習慣之後,才能更好提升生活品質。

此舉對於進一步鞏固華為自身手機用戶群有積極作用,而放長遠來看,未來手機廠商和銀行體系應該如何對現有的支付形式發起挑戰,Huawei Card下了一個不錯的實驗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