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歲還沒結婚,我是不是很失敗?

小林(化名),女,大學畢業後獨自在北京創業,經營一家器械出口公司,歷經十年,公司已經走上正軌,然而事業有成的小林面臨著城市大齡單身女青年相同的困惑,為什麼自己找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感覺自己的情感生活很失敗。

小林出生於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上面有一個大自己兩歲大姐姐,然而父母不惜冒著超生罰款的風險,還是生了二胎,結果還是女孩。小林從小被父親當男孩子來培養,與男孩競爭,學習成績優異。小時候父親常對人說,我這女兒比男孩還強。

大學時期,小林談過一次戀愛,很愛那個男生,但男友覺得她過於強勢就分手了。小林感覺很受傷,此後五六年與男生交流出現障礙,嚴重時手心出汗,自覺對男生有抗拒感。工作後小林談過兩次戀愛,都是兩三個月就結束了。

32 歲以前,她對婚姻沒啥感覺,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做,不需要什麼男人。然而眼見著馬上到 35 歲了,她突然開始覺得焦慮,特別想找一個人,很想結婚,也可能是她遇到了一個人,讓她有了想結婚的狀態。

他是小林公司的一個股東,剛結婚一年,妻子懷孕半年了。小林也不知道什麼情況,兩人就漸漸好了,可能那男人也有想接近自己的意思。他們在一起七八個月左右,最後兩三個月,自己的情緒非常差,總是莫名其妙地哭,感覺真沒辦法再繼續下去了。今年一月小林就徹底跟他鬧了一次很大的衝突,然後就分開了,三月份他就離開公司了。從一月到三月期間,小林整個人對生活失去信心了,幾乎每天都會無緣無故哭好幾場,不願起床,也不願出門,什麼也不想幹,天天在家睡覺。

分手後第四個月,情況才漸漸好轉,雖然小林滿腦子還是想這件事。現在她生活基本恢復了正常,雖然心裡仍然惦念著他。她覺得自己就是想找個人結婚,感覺自己很失敗,於是她找到心理諮詢師,想解決自己的情感困惑。小林認為事業做得再好,但婚姻解決不了,自己也是個失敗者,開始懷疑人生—— 到底人生應該怎樣過?最低落的時候,她甚至萌生了放棄事業。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應該往哪裡走,應該怎麼走。

儘管如此,在最糟糕的那段時間,小林一直堅持去上 EMBA 的課。目前她還有個想法,考慮是不是用一兩年時間到國外大學去修一個課程,就當散散心也好,反正就是各種迷茫。她不知道是這次情感困擾帶來的迷茫,還是自己本身對未來迷茫......

小林自認為相貌中等,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節,平時不愛打扮,缺乏女性的柔美,情緒容易波動。

當問及小林的擇偶條件,她羅列了以下幾點:

  • 外表:希望是高個子,最好 180cm 以上,不能接受低於 170cm(小林身高 161 cm)。
  • 性格:是小林最看重的,喜歡聰明、有自信甚至自負、善於表達、有擔當。
  • 經濟條件:和自己差不多就行(小林自身經濟條件優越)。
  • 離婚男也可以。


情感類困擾是最為普遍的心理困擾之一,也是心理諮詢中的常見案例。 我們來看資深心理顧問如何幫助小林解決這一問題。

首先,諮詢師認為,小林現階段出國留學是不理智的,只是一種逃避。很明顯小林已經到了適婚年齡,事業順風順水,那就到了解決家庭方面事情的時候了。讀 EMBA 也好,提升自我也好,在國內還可以管理公司,處理危機,沒準還能在學習中遇到合適的人。但去國外留學就不現實了,學習壓力大不說,生活各方面也需要適應,麻煩事一大堆......除非想好了一輩子獨身。顯然獨身不適合小林,她有戀愛結婚的需求,內心還是傳統的女人,只是事業上比較要強。

其次,和什麼樣的人結婚生子。事業和家庭本來就很難平衡。小林是位事業型的女性,在事業上比別人投入的多,使自己無法兩頭兼顧,這和她從小成長環境有關。情場上不像事業上那麼順利,就得適當妥協。

就看哪些條件能接受,哪些不能接受,得有一些最低條件。情商不好可以培養,智商是沒法培養的。和遺傳相關的生理因素,比如智商和高矮長相,想生什麼樣的孩子就得找什麼樣的對象,這些條件往往不能妥協。

不過,小林在某些方面沒有具備足夠的彈性。她自身事業發展不錯,經濟條件也好,再想找和自己差不多,這就難了。中國絕大多數男的都不想找女強人類型,所以方向反了。小林是“女主外”型,那麼找“男主內”就比較合適。否則找一個各方面條件相當的,肯定不會首先選擇她。為什麼呀?他自己可以生活得挺好,可以找個溫柔的太太,可以找個年輕漂亮的,找個生孩子沒問題的,而不會反過來選擇女強人。這點得想明白。要求越高,越不好找,越容易把自己剩下。學歷也是一樣,找個聰明人,大學畢業就可以了。如果一定要找學歷比自己高的,越往上那就人越少。

為此,針對小林之前的擇偶條件,堅持那些跟遺傳因素有關的要求,找一個健康的、沒有遺傳病家族史的,個子高的、智力比較好的,這沒問題。再想加一點,比如要求性格也好的,也湊合;但是不能再要求經濟條件、學位,再要求其他的。因為如果再上加的話,選擇面就非常狹窄了。也不能盲目出國,在國內讀一段時間是對的。

諮詢師指出,小林這種情況屬於適應障礙伴焦慮和抑鬱,程度從中度轉輕度。幾次情傷,給她帶來的創傷一次比一次厲害。為什麼她比別人更容易受傷?因為事業上的成功概率高,長期養成了“做事應該成功”的模式,不成功就挫折感特別強。小林的心理問題不嚴重,只是小問題,但她必須懂得調整策略

小林原來追求的類型,和她一樣優秀。關於婚姻,男女的價值觀往往不同。對男人來說,往往年輕貌美是第一,這是社會常態。

小林的困擾是,事業上積極像男性,工作方式也像男性,但還想找一個同樣優秀的男性,這就比較難。像她這種情況,適合找一個互補的,“女主外男主內”類型的。

諮詢師小結:事業家庭平衡難,抓大放小才能成。

一,事業家庭難兩全,巾幗勝出更艱難。明確自身之所需,抓大放小才能成。

事業和家庭,往往越優秀的人越容易失衡。本案中小林,想要採取逃避的方式,索性去國外讀書,再拿個學位。學位很重要,但學位不能代替愛情,學位證不能代替結婚證。 難道一個事業成功的女人就不能擁有一個家庭?為什麼事業成功的男人就可以?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們不能接受這種假設。那麼怎麼辦呢?女主外男主內就好了。成功女性一定不能有這樣的想法,我有錢有房有車,得要找個對等的才行。男人這樣去找都困難。一個優秀的男性,不一定非得找和自己一樣優秀的,這可以放到第二第三甚至更靠後,往往不是第一。對於很多優秀的大齡單身女性,她們只是缺乏這些常識和策略。

二,人生可以有策略,別把自己苦逼迫。顧此失彼困惑多,審時度勢善解決。

年輕的時候不抓緊解決戀愛婚姻的事,一股腦地趕到 35 歲一起解決,還要求完美,這聽起來就有問題。

不過我們還是要鼓勵她:事業優秀本身不是錯誤的選擇。而且她不需要做很大的改變,從現在開始做淑女。來訪者整體條件中等偏上,但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年齡,就不能要求什麼條件都對等。找對象不能光憑一個概念,這些是她必須面對的問題。

34 歲還沒結婚,我是不是很失敗?

參考文獻:

《美利華在線精神健康大學實景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