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第二章:釋“新民”

《大學》第二章:釋“新民”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商湯的《盤銘》上刻著:“如果一天能夠洗滌自身的汙垢,從而煥然一新,那麼就應該天天這樣清洗,持之以恆,並且每日不間斷的展現出全新的面貌”。《尚書•康誥》中說:“作為國君,就應該帶領百姓振奮起來,棄舊圖新。”《詩經》中說:“周朝雖然是一個古老的諸侯國,但卻不斷的自我更新。”因此,作為統治者,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盡一切努力,去追求自我更新,達到“至善”的完美境界。

讀後感:

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人的智慧,之所以經久不衰,是因為這些經典中傳達的是無上的智慧。你的成就有多大,就看你能吸收多少,把那些經典中的三觀,轉化成自己的三觀,服務這個社會。太急功近利,往往適得其反。

有人說:憑運氣得到的一切,最後會憑實力輸掉。那是因為你的認知沒有跟上你前進的步伐。

本篇強調的還是在修身層面,儒家經典中,大部分內容在講:誠意、正心和修身。這三點做好了,能把事情做成的概率相對來說就比較高了。

學習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認知,然後服務社會,賺取財富是水到渠成的事。那些具有大智慧的人,追求的是服務整個社會,而不僅僅是追求個人名利的得失。有一個小故事,是關於蘇格拉底的。有人問他,你這麼厲害到底能不能自己賺到錢呢?於是蘇格拉底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說蘇格拉底夜觀天象,發現接下來一年油菜籽會豐收,於是給所有的榨油坊一些定金,承包了所有的榨油坊,第二年果然如他所料,蘇格拉底成功的賺取了豐厚的利潤,成了當時的首富。我們不管事情的真偽,具有一定智慧的人,想要做成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孔子三千門生,培養出不少具有通天之能的人才,有政治家,有軍事家,有商人。既然如此他自己難道就不能做成其中任何一件事情嗎?答案肯定不言而喻,而這位偉大的聖賢一生都在教書育人,幫助別人成功,才有了今天深入人心的那些儒家經典思想。

那些名震天下,影響後世的聖賢,都是以利他之心,服務於整個社會,為人類思想的進步而鞠躬盡瘁,為人類謀福祉,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本篇所說的不斷更新,洗滌的不止是身體,更是我們的靈魂。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就是在說本篇的“新民”。

願我們每個人,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考,提升認知,脫離低級趣味,找到活著的意義,完成此生的使命。

感謝賞閱,明天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