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中的績效工資你瞭解嗎?

現在,很多人都想考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成為了又一個“香餑餑”,有很多大學生們在大學畢業之後就選擇了去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也有不少同窗以致在大二或者大三的時分就開端準備,但是,不少同學都是盲目的考,僅僅是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在求穩的同時,工作待遇也是需要我們考慮到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瞭解一下事業單位的工資。

事業單位中的績效工資你瞭解嗎?

2011年我國就已經規範了事業單位的津貼補貼,各級政府也制定了工資制度,除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和基層醫療事業單位以外,其他事業單位工資收入主要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組成,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補貼,這是根據當地的經濟定的。

基本工資由國家規定發放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組成。

事業單位的崗位有三種: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崗位工資當然是不一樣的。每晉升一級工資都會漲,薪級工資也會隨著考核合格上漲。

績效工資是按照國家規定並根據事業單位人員績效考核結果發放的工資,分為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事業單位的薪酬和福利制度還是很完善的。基礎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地方經濟發展、物價水平、崗位職責等因素,獎勵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

績效工資分配原則

(一)主要依靠財政補助事業單位。

這一類單位主要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本身無經營收入和事業收入。績效工資標準按照基礎性績效工資佔70%、獎勵性績效工資佔30%的原則確定。財政部門按照績效工資總量進行撥款,單位按照7:3的比例制定績效工資分配製度,並按照年終考核結果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

(二)部分依靠財政補助事業單位

這一類單位主要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本身有一定的收入,但除掉上繳財政,並不夠單位各項開支。一般按照基礎性績效工資佔60%、獎勵性績效工資佔40%的原則確定。

根據自身收入比重和市場化運營程度高低,也有按照基礎性績效工資佔50%、獎勵性績效工資佔50%的情況。財政部門一般按照基礎性績效工資總量撥款。

(三)經費自理事業單位

這一類單位主要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本身收入和市場化運營程度較高,完全能夠應付單位的各項開支。經費自理事業單位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由本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經地方主管部門審核,但獎勵性績效工資所佔比例不得超過50%。

這就是事業單位工資的構成,工資相比起其他私企還算可以,今年事業單位改革在即,不少事業單位可能取消以往的編制,變更成為一般的企業,所以,今年可能會是進入事業單位編制的關鍵一年,想要報考的小夥伴還是要好好備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