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中的绩效工资你了解吗?

现在,很多人都想考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成为了又一个“香饽饽”,有很多大学生们在大学毕业之后就选择了去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也有不少同窗以致在大二或者大三的时分就开端准备,但是,不少同学都是盲目的考,仅仅是想要一份稳定的工作,在求稳的同时,工作待遇也是需要我们考虑到的,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事业单位的工资。

事业单位中的绩效工资你了解吗?

2011年我国就已经规范了事业单位的津贴补贴,各级政府也制定了工资制度,除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事业单位以外,其他事业单位工资收入主要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组成,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补贴,这是根据当地的经济定的。

基本工资由国家规定发放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组成。

事业单位的岗位有三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岗位工资当然是不一样的。每晋升一级工资都会涨,薪级工资也会随着考核合格上涨。

绩效工资是按照国家规定并根据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的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事业单位的薪酬和福利制度还是很完善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

绩效工资分配原则

(一)主要依靠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这一类单位主要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本身无经营收入和事业收入。绩效工资标准按照基础性绩效工资占70%、奖励性绩效工资占30%的原则确定。财政部门按照绩效工资总量进行拨款,单位按照7:3的比例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并按照年终考核结果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二)部分依靠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这一类单位主要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本身有一定的收入,但除掉上缴财政,并不够单位各项开支。一般按照基础性绩效工资占60%、奖励性绩效工资占40%的原则确定。

根据自身收入比重和市场化运营程度高低,也有按照基础性绩效工资占50%、奖励性绩效工资占50%的情况。财政部门一般按照基础性绩效工资总量拨款。

(三)经费自理事业单位

这一类单位主要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本身收入和市场化运营程度较高,完全能够应付单位的各项开支。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由本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经地方主管部门审核,但奖励性绩效工资所占比例不得超过50%。

这就是事业单位工资的构成,工资相比起其他私企还算可以,今年事业单位改革在即,不少事业单位可能取消以往的编制,变更成为一般的企业,所以,今年可能会是进入事业单位编制的关键一年,想要报考的小伙伴还是要好好备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