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到底是不是病,如何保养,怎样检查,如何预防

“宫颈糜烂”似乎是很多女性绕不过去的“坎儿”。不少女性一听到“宫颈糜烂”这个词,就会本能的紧张,甚至觉得宫颈糜烂是非常严重的疾病。果真如此吗?

“宫颈糜烂”到底是不是病,如何保养,怎样检查,如何预防

在过去,宫颈糜烂一度被认为是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高危因素。因此,不少医生常常会对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宫颈微波、冷冻、激光甚至宫颈环形电切(LEEP)等手术治疗。然而,在2008年出版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中,早已取消了“宫颈糜烂”这个病名,将其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取代,指出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换句话说,宫颈糜烂其实是人们过去对宫颈正常表现的一种错误认识。

为什么会出现宫颈糜烂

研究发现,“宫颈糜烂”其实是一种生理性改变,只不过是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移,柱状上皮与覆盖宫颈管外表的复层鳞状上皮相比,色泽更鲜红,看似“糜烂”因而得名,通常不需要治疗。

事实上,宫颈“糜烂”的存在与否及其面积大小是因人而异的,或者说,与各人体质有关,与性生活、不检点等没有必然联系。目前已经明确,宫颈癌的罪魁祸首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约99.7%的宫颈癌都是HPV感染引起的。

宫颈糜烂通常分为两种:

1. 生理性糜烂:女性生理状态下受体内雌激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宫颈管内柱状上皮的异位(外移),宫颈外观呈现“糜烂”状态。在排除宫颈癌及宫颈炎症外,考虑为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一般是不需要治疗的。

2. 病理性糜烂:是子宫颈慢性炎症的一种类型,属于妇科炎症,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色黄且质地粘稠、性交不适、腰腹酸痛等,有的则没有任何症状。

宫颈糜烂一般是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一种生理现象,是可以不用治疗的,但部分女性出现白带量多或性交后出血等症状,此时应完善宫颈病原体检查,如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等。排除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宫颈炎后,建议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宫颈物理治疗,如宫颈微波、宫颈波姆光、宫颈冷冻治疗等。

“宫颈糜烂”到底是不是病,如何保养,怎样检查,如何预防

“宫颈糜烂”需要注意什么

1.注意性生活卫生,适当节制性生活,坚决杜绝婚外性行为,避免经期性交。

2.及时有效地采取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产、引产的发生率,以减少宫颈人为的创伤和细菌感染的机会。

3.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宫颈炎症,及时治疗。

“宫颈糜烂”到底是不是病,如何保养,怎样检查,如何预防

(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