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馬雲一生的《人生》:選擇只需一念,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償還

18歲,他高考落榜,靠父親關係才得到一個蹬三輪車的工作。

還是尋常的一天,他在火車站撿到一本破舊的書,翻開第一頁上面就寫著作家柳青的一段導語: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改變馬雲一生的《人生》:選擇只需一念,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償還

就是這段話,讓他心中的那粒種子開始萌芽,開始了他的複習之路,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更多次,每一次選擇都是一念之間,但是影響卻是一輩子。

這個人就是馬雲。馬雲說:“18歲時,我是蹬三輪車的零工,是《人生》改變了我的人生。”

改變馬雲一生的《人生》:選擇只需一念,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償還

《人生》講述的是農民子弟高加林跌宕起伏的生活經歷。

想要依靠別人改變自己,無異於沙灘上建樓,基礎不穩

這本書剛開始便是一場“水深火熱”的場景,主人公高加林本人的教師職位被人頂替,一家人接受不了這個打擊,高加林想要去告狀,但是被父母攔下,他們怕自己的兒子日後會被“穿小鞋”。

從此高加林便對此事懷恨在心,一直放不下這個“牽掛”。隨後,高加林想到了自己的叔叔,在邊疆當政委的叔叔,心情一下子開朗了起來。奮筆起書了一封信,希望能靠著叔叔過上有出息的日子。

改變馬雲一生的《人生》:選擇只需一念,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償還

高加林並不認為依靠叔叔有什麼不妥,他想到這個機會,精神上非常愉悅,彷彿已經改變了現有的命運。

這裡就是埋下的伏筆,想依靠別人而改變自己,這本來就如沙灘上建摟,基礎不穩。

選擇只需一念,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償還

高加林在失去民辦教師後就一直鬱鬱寡歡,他接受不了自己一直當個農民,正巧這時候一個年輕熱情的農村女子出現了,這個人就是巧珍。這個苗條的、美麗的女子的出現,讓高加林很是迷茫。她那麼巧的出現,讓他摸不著頭腦,又那麼熱情地幫他,他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改變馬雲一生的《人生》:選擇只需一念,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償還

雖然高加林不想當農民,但是愛情的甜蜜,一下子衝昏了他的頭腦,兩個人便很快如膠似漆。巧珍在一定程度上給了他很大的安慰。

高加林的舅舅也被轉到勞動局做了局長,天上好似掉了餡餅一樣,一下子砸中了高加林,他也“走後門”成為了吃鐵飯碗的人。

人一高興,就容易翹尾巴摔跟頭,狂妄自大,是一切惡果的源頭

這時候的高加林遇上了白富美黃亞萍,高加林的出現也讓快要結婚的黃亞萍心動。兩個人在一起談天說地,不久就拋棄了巧珍,黃亞萍也不想結婚了,只想和高加林雙宿雙飛。

克男(黃亞萍未婚夫)的母親氣不過,就向縣裡舉報了高加林職位獲取不當。通報文書下來了:撤銷高加林的工作及城市戶口,遣送回所在大隊。

改變馬雲一生的《人生》:選擇只需一念,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償還

生活啊,真是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但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看《人生》品人生,

學習人生,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領導力,任何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一以貫之”,每一個人都應該做自己的領導者。

改變馬雲一生的《人生》:選擇只需一念,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償還

讀《人生》,讓你更好掌控,在對的時機做對的事,別逆天,順應自然,你的人生不會差!

陳忠實說:《人生》寫出了大家心靈中最焦灼的那部分。《人生》主人公們的情感與精神歷程,不僅僅是他們的苦惱和歡樂,而是人的共同情感。

賈樟柯說:《人生》給了我非常大的影響。路遙對我來說是一個啟蒙者,他讓我對這個深信不疑的世界,開始懂得一點懷疑。

王安憶說:我想用文學這兩個字去命名路遙的勞動是太過輕佻了,那其實是如同“人生”一樣艱辛的跋涉。

不論男女,不論在什麼年齡階段,身處什麼角色,為學,為商,為政,還是為人父母,都能從其中汲取到所需要的“人生智慧”。

點擊下方圖片,把這本“人生”帶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