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哪些小漁村?

狂影飛沙


說起這道題目的答案,就又要從吃說起了。現在還要將無數個答案的開端再說一遍:天津有句老話“噹噹吃海貨,不算不會過”。這句話就來自於老年間,這句話證明了老年間天津的海鮮有本地產的。天津的海鮮味美是因為天津的海灘是泥灘,所以出產的海鮮味道更加鮮美。有本地產的海鮮自然要有本地的漁民,本地的漁村了!天津是一個沿海城市,過去漁村肯定有不少,但是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了!要是說小漁村,那就說說過去現在比較有名的吧!

第一個說說,天津最後的漁村“大神堂”村吧!大神堂村地處天津的做東邊,神堂碼頭上還立有“津門第一縷曙光”的碑。關於大神堂村的情況,之前的問答中也做過詳細的介紹,在這裡也不多說了。最想告訴大家的就是,現在“大神堂”村的漁民仍會出海打漁想要體驗可以去神堂碼頭碰碰運氣。

第二個說說,漁村蔡家堡吧!這個漁村的名字你是不是都沒聽說過,它曾是天津濱海地區漁家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村落。漁村蔡家堡的漁船、漁歌、民俗、甚至它的名字,無不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蔡家堡一看便知與姓蔡的人有關。相傳,山東蔡氏明朝永樂年間漂泊到此,看到這裡魚蝦眾多,所以留了下來打漁為生,這裡始稱蔡家堡。解放後這裡成為了漢沽地區漁船最多的漁村,佔漢沽漁船總數的七成都在蔡家堡。蔡家堡村人世世代代靠出海打魚為生,漁業非常發達。然而,2003年之後,環境汙染、填海造陸等種種原因,“漁民”這一稱謂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被改變了。再說一個蔡家堡的老故事吧,蔡家堡周邊沒有耕種的土地又極其缺乏淡水。村民們只能夏天積雨水,冬天積雪水。在缺水少菜的情況下人們疾病纏身,禿瘡成災。為了紀念這段辛酸的歷史,村裡人還成立了“禿子會”。

現在塘沽最有名的海鮮館子在北塘。北塘之前也是一個漁村。北塘漁村地處天津市塘沽區最北端,清初已是聞名遐邇的漁業重鎮了。進入二十一世紀,昔日的北塘漁村重點發展旅遊業,雖然還有北塘海會、出海做漁民等獨具特色的旅遊景觀,但是終究多了些華麗,少了點滄桑。如今的北塘早已面目全非,不再是想要看到模樣了。

現在,只能說天津那些小漁村也只能留在歷史的長河裡了。


每日新報


天津沿海最東南端的馬棚口村,也是一個小漁村。隸屬於濱海新區大港古林街道,南部緊鄰河北省黃驊市歧口。

  作為渤海岸邊的一個漁村,馬棚口村經歷了上千年的歲月變遷與世事滄桑,早在隋唐時期,馬棚口就成為渤海西岸重要的港口。地質資料表明,大港地區陸地和海岸線的形成有兩方面因素,第一是渤海沿岸線長期海侵的結果,另一方面是黃河、滹沱河、漳水等多條河流長期攜帶泥沙衝擊形成的,由海變路的演進過程,馬棚口村是這兩千多年變化的見證者。

馬棚口村的村民祖祖輩輩以出海捕撈魚蝦、曬鹽為生。今天村裡大部分人已經搬到大港城區生活了,留下來的大多是老年人,以及當年農村城市化時,在大港買不起房的較貧困的住戶。

村民們很多人在搞水產養殖,養蝦、養螃蟹,培育蝦苗、魚苗;還有的村民購買了柴油發動機漁船,搞近海捕撈,主要有皮皮蝦、鱸魚、梭魚、海螺、花蛤、白蛤等海產品,數量不大;還有漁民載著遊客、釣魚者,到幾海里外的海里撒網或釣魚的,收取每人100元-200元不等的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