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愛的發揮,就是在孩子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在孩子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自從2005年張曼娟小學堂開辦以來,很多家長常問我:“怎樣培養孩子的中文寫作能力?”閱讀,是很重要的關鍵。

那麼,“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呢?”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兩個字。“培養”,顧名思義就是在適當的環境下,長期陪伴、照顧、支持、指引與保護,使孩子適性發育成長。大人如果不讀書,光是逼著孩子讀,孩子怎麼會“悅讀”呢?換句話說,有閱讀習慣的家長,孩子自然也喜歡閱讀;當孩子的閱讀經驗豐富且多元,自然影響他的寫作能力。這讓我想起近年來各方面成效令人“驚豔”的芬蘭。

芬蘭,多次名列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第一名。芬蘭學生的閱讀、數學、邏輯、自然科學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都是世界一等一。這麼亮眼成績的背後,重要的關鍵就是孩子閱讀力的培養。

大多芬蘭的父母親本身喜歡閱讀,從孩子小時候就有在家閱讀、念報紙裡的文章給孩子聽的習慣,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自然養成閱讀習慣。除此之外,學校教育與教科書編制都是從孩子的視野和角度切入,重視本土化與國際觀,不同領域的知識統整,使孩子的生活就是各種知識整合的閱讀。不僅將這樣的理念融入教材,同時也將各項信息的學習技巧、策略、解決問題、合作學習與社交互動的能力等納入教材。因為他們認為,培養孩子建立性格與獨立學習的態度,比傳達各類細節信息來得更重要。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主動學習並自己解決問題能力的基礎在於培養孩子的“閱讀力”,而閱讀力的基礎在語文。

在孩子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兒童文學,則是孩子語文學習的重要入門之一,語文學習的入門需要親師共同努力營造環境。鑑於,張曼娟小學堂與中華經典文學創意學會連續兩年舉辦國語文教師研習營,與臺灣的中、小學國語文教師,分享閱讀與教學對孩子語文學習成長的各種可能性。

今年,在趨勢教育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更深入聚焦以“兒童文學”為主題,邀請兒童文學界的專家,從閱讀、共讀與創作的面向,發現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種需要。讓親師打破既有框架,從相關課程中重新體會孩子的成長,瞭解孩子是從參與中有所體驗,從體驗產生感動,在感動中產生內化,內化後建立真正的價值觀,指引著他們的行為。

 

“愛的發揮,就是在孩子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孩子的閱讀需要大人的參與,寫作亦如此。期待您的加入,成為孩子的閱讀與寫作的夥伴,一起和孩子探索兒童文學的奧妙,享受孩子閱讀的樂趣與創作的喜悅,發掘孩子的無限可能。

在孩子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