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蘭:8歲彈琴學舞,嫁比她大17歲富商,曾為蔣介石祝壽

葛蘭本名張玉芳,祖籍浙江海寧,1933年出生於上海。葛蘭出生在一個富裕大家庭中,共有十三個兄弟姊妹,她排行第十二。她的父親曾任大學教授,


葛蘭:8歲彈琴學舞,嫁比她大17歲富商,曾為蔣介石祝壽


1949年遷居香港,改行經商。葛蘭幼年住在上海霞飛路愉園時,已被其母發覺有濃厚音樂及表演天份,故在她八歲時請老師專門教她彈鋼琴及跳舞。


葛蘭:8歲彈琴學舞,嫁比她大17歲富商,曾為蔣介石祝壽


葛蘭在上海徐家彙啟明中學唸書時,開始跟隨李夢熊老師學習聲樂,奠定她要當一個出色女高音歌唱家的志願。葛蘭在校內也是個活躍份子,課外活動如演講、唱歌、舞蹈及話劇都少不了她。


葛蘭:8歲彈琴學舞,嫁比她大17歲富商,曾為蔣介石祝壽


1952年,著名導演卜萬蒼創辦的泰山影業公司招考新人,當時還在香港德明中學念高中三年級的葛蘭,不但第一個報名,還以最高的分數被錄取。


葛蘭:8歲彈琴學舞,嫁比她大17歲富商,曾為蔣介石祝壽


訓練班結業後,泰山公司為她們開拍了影片《七姊妹》,葛蘭與劇中其他六位女主角:鍾情、李嬙、劉亮華、羅婷、陳芸、容遠菁並稱「泰山七姊妹」。卜萬蒼很賞識葛蘭,認為她是一個有天才、有素養、有希望的優秀演員,特地推薦她跟隨崑曲名小生俞振飛、名歌唱家黃飛然先生及葉冷竹琴女士學習表演藝術及西洋聲樂。


葛蘭:8歲彈琴學舞,嫁比她大17歲富商,曾為蔣介石祝壽


因此,葛蘭除電影演員外,也是知名的京劇票友,章遏雲攝製的京劇片《王寶釧》中,她飾演代戰公主一角,唱做皆獲好評。而在她主演的《青春兒女》一片中,她演出了崑劇《春香鬧學》;1953年,俞振飛在香港皇仁書院演出《白蛇傳》之〈斷橋〉時,還特別指派葛蘭演青兒。


葛蘭:8歲彈琴學舞,嫁比她大17歲富商,曾為蔣介石祝壽


1955年,葛蘭隨香港影劇界藝人組成的祝壽團往臺灣為蔣介石總統祝壽,在晚會上表演曼波歌舞,風靡一時。回港後馬上被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招攬旗下,主演的第一部電影《驚魂記》,即被推薦角逐第三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葛蘭:8歲彈琴學舞,嫁比她大17歲富商,曾為蔣介石祝壽


電懋承著餘威,為葛蘭度身訂造開拍電影《曼波女郎》,將其歌舞天才發揮得淋漓盡致,不但打破香港及東南亞的賣座紀錄,更掀起一股曼波熱潮,成為震驚影壇的空前作品。《曼波女郎》堪稱為她度身訂造的歌舞片,也開創了青春派載歌載舞影片的先河。


葛蘭:8歲彈琴學舞,嫁比她大17歲富商,曾為蔣介石祝壽


1961年,葛蘭與港澳富商高福全先生於倫敦教堂舉行結婚典禮,高福全出生於1916年,比葛蘭大17歲,他是尤敏丈夫高福球的哥哥,因此葛蘭與尤敏成了妯娌關係。在七個多月的環球蜜月旅行後,她回到香港拍攝了《教我如何不想她》、《寶蓮燈》等影片。


葛蘭:8歲彈琴學舞,嫁比她大17歲富商,曾為蔣介石祝壽


1964年,葛蘭在演完《啼笑姻緣》後,正式退出影壇及歌壇,專心相夫教子。結婚後倆人的生活相當甜蜜。2004年,葛蘭的丈夫去世,享年88歲。


葛蘭:8歲彈琴學舞,嫁比她大17歲富商,曾為蔣介石祝壽


葛蘭息影后,對藝術的濃厚興趣始終不減,由1971年開始,她正式跟隨姜鳳山、倪秋平等名師鑽研京劇,經多年苦練,深得梅派神髓。1979年,中國京劇藝術團訪港作文化藝術交流,葛蘭粉墨登場,演唱梅蘭芳名劇《生死恨》,技驚四座,成為一時佳話。


葛蘭:8歲彈琴學舞,嫁比她大17歲富商,曾為蔣介石祝壽


葛蘭戲路廣闊,形象多元化,不論是開朗活潑《曼波女郎》、妖冶不羈《野玫瑰之戀》、幽怨纏綿《千面女郎》或者貪財勢利的反派角色《酒色財氣》,演來皆能勝任,兼之能歌善舞,無人能出其右,堪稱國語片中的“千面女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