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天,三個國家的奔波,是什麼讓他風雨無阻堅持完賽?

2019年8月2日,跑完了8.02公里,完成第一次百日跑的賽事。 我不是一個初跑者,在19年4月22日第十屆百日跑開賽之前,已經跑過了兩年四個月又十一天,累積跑步5400多公里。但之前跑得相當佛系,什麼時候跑跑多遠以及用什麼配速跑,都相當隨心。

看到有百日跑這樣的新鮮賽事,當即決定參與。原因有二:一個是獎品相當豐厚;一個是看看自己到底能堅持到什麼程度。 從開賽到今天完賽,共用時103天,提前17天完成比賽。缺跑三天,分別是5月28日,在從吉隆坡回中國的路上;6月13日,整天下雨,實在出不去;7月2日,從中國往吉隆坡,航班取消,路上空轉了一天。另外健走了7天,共計走了32公里,都是因為下雨,撐著傘在雨中漫步。因此只跑了93天,里程778公里,平均每次跑8.37公里,有點短。其中只完成一次半程。

在百日裡,有許多經歷。 打卡三個國家,印尼的棉蘭、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還有咱親愛的祖國。 在祖國的6月份,經歷豐富。首先跑了305公里,打出跑步以來最長的距離,速度也是最慢的,配速6分01秒,但在這個潮溼而又高溫的月份,自我感覺還是不錯的。

其次參與了洪梅約跑、羅東跑團三週年慶、洪瀨跑團三週年慶。很想在南安的每個鄉鎮留下我跑步的足跡,這次新增了洪梅。 第三,跑了很多山。跑了廈門仙靈棋,第一次參加越野賽,品嚐了越野的滋味,腿疼了一個多星期。跑了英都七巖八院中的石佛巖、寶湖巖、獅子巖、古竹巖,都是凌晨獨自去的,大山靜寂,霧靄濛濛,神像莊嚴,清風拂耳,腳步聲相伴。寶湖巖轉了兩圈,還撿了不少的蘑菇。 第四,把德化城關東半部分轉了一遍,才知道小德東部也發展得很繁華熱鬧了。小德南北面都是山,滻溪從中間東西向蜿蜒而過,所以向東西伸展也是很自然的選擇。 經歷了棉蘭總領事邱薇薇到任招待會。

離開了祖國,才真切的感受到,每一個國人都被祖國放在了心上。距離有時會讓人看清一些東西。 現在,百日跑已經完賽。在完賽前幾天,一直在想,要以怎樣的一種方式完賽?最後,選擇跑8.02公里,來紀念完完賽的8月2日,讓這個平凡的日子也有儀式感一點。百日跑的難度不在於距離和速度,而在於天天要跑。每天十二時辰,其實是很不耐用的,上班做飯吃飯睡兩覺刷幾下手機,十二時辰就用完了。有時,也覺得腿軟,不想跑。這時就這樣激勵自己:不想跑才越要跑。

120天,三個國家的奔波,是什麼讓他風雨無阻堅持完賽?

百日跑 看到堅持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