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黛螺頂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黛螺頂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黛螺頂

黛螺頂是五臺山中心區海拔最高的寺廟 王猙攝

黛螺頂,以山名命寺,五臺山中心區海拔最高的寺廟,海拔1925米。從山腳步行到山頂約500餘米,相當於爬170層的摩天高樓,需要不少的體力,頗為不易。目前有兩條路可以步行上山,一條為古道,在左側,是土石路,坡度較為平緩,但路程較長;一條為新路,1991年修建,為石砌臺階,在右側,共有1080級臺階,除此之外也有纜車可以登寺。

黛螺頂坐東朝西,佔地約19000平方米,有殿堂房屋50餘間,中軸線上四重殿宇,天王殿(山門)、旃(zhān)檀殿、五方文殊殿、大雄寶殿,左右各有配殿,北側院落內有僧舍、五觀堂等。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黛螺頂

黛螺頂衛星圖

沿著黛螺頂1080級的臺階攀登,兩側樹木依依,風景頗為雅緻,該路稱之為“大智路”,由趙樸初命名,取自於“大智文殊”,時時提醒著訪客,這裡是文殊菩薩的道場。為什麼用1080?佛教中,佛陀手裡拿的念珠有108顆,108代表108種煩惱,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種無量三昧等等,一般108代表佛教認為的108中煩惱,我們熟悉的西遊記,也是經歷了108難才取得真經。佛珠中,1080粒,是最上品的佛珠,這種佛珠只供極少數大德高僧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此路是臺灣高雄宏法寺住持開證法師捐款50萬元人民幣修建的。

登上臺階之後,正面是木質牌樓,上書“大螺頂”三個字,右側為一漢白玉石亭,名曰:“望景亭”,在此,可遠眺五臺山風光。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黛螺頂

黛螺頂牌樓

穿過牌樓即是山門,也是天王殿,是寺廟的第一重殿宇,面闊三間,硬山頂,當心間開門,兩側有鐘鼓樓,殿內供彌勒佛、四大天王及韋陀。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黛螺頂

黛螺頂山門也是天王殿

進入寺廟,是一個狹長的院落,東西長、南北窄,首先看到的是第二重殿宇,旃檀殿。

旃檀殿是一座六角重簷攢(cuán)尖頂建築,下有六角形臺基。上簷懸掛匾額“調御大夫”,下層匾額題“旃檀殿”。“調御大夫”比較陌生,實則調御大夫也是佛陀的稱呼之一,意指已經解決自己、也能幫助別人解決身心煩惱痛苦的人,在著名的大同華嚴寺大雄寶殿同樣懸掛“調御大夫”匾額。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黛螺頂

黛螺頂旃檀殿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黛螺頂

大同華嚴寺大雄寶殿上懸掛“調御大夫” 王猙攝

旃檀殿四周有迴廊,殿內供奉一尊立佛——旃檀佛。這是五臺山獨特的一尊佛像,該殿也是五臺山唯一的一座旃檀殿。旃檀佛是釋迦牟尼佛,本指用旃檀木所雕的佛。《西遊記》中,唐僧取得真經後成佛,為“旃檀功德佛”,所以佛教中,旃檀佛並不全是指旃檀木所雕的佛。據佛經載,佛成道以後思報母恩,遂升忉利天為母說法,數月未還,優填王(又稱鄔陀衍那)思念佛,乃請目犍連主持用旃檀木雕刻了佛像,佛從忉利天覆降人間,王率臣民往迎佛,旃檀佛像升空謁佛,佛為之摩頂授記說:我滅度千年後,汝往震旦,廣利人天。這個故事出自《增一阿含經》卷28和《報恩經》,是佛教大小乘共認的。3世紀這尊旃檀佛從天竺傳入龜茲,4世紀時鳩摩羅什攜至涼州,後又輾轉流傳長安、江南、汴京、上京、北京等各處享受奉祀,元代程鉅夫撰《旃檀佛像記》記載了其詳細的流傳經過。到後來,凡造有這種站姿的釋迦牟尼像,不管用什麼材料,一律稱之為旃檀佛。

旃檀殿外圍四周依次有16幅立體畫,繪製16幅佛傳故事:上託兜率,選擇父母,乘象入胎,樹下誕生,九龍灌浴,仙人佔相,逾城出家,落髮貿衣,魔軍害佛,菩薩降魔,成等正覺,初轉法輪,佛陀說法,雙林入滅,三昧火焚,舍利寶塔。殿內四周有16幅上黨堆錦,是2004年住持昌善法師與他的弟子們新添的裝飾。

旃檀殿之後是五方文殊殿,面闊三間,單簷歇山頂,四出廊,殿內供奉五臺山五座臺頂的五方文殊:東臺聰明文殊、北臺無垢文殊、中臺孺童文殊、南臺智慧文殊、西臺獅子吼文殊,五方文殊均為銅鑄,高約2米。殿前左側立有一通石碑,正面是乾隆十五年冬(1750年,乾隆第二次西巡)寫的黛螺頂碑記,背面是乾隆五十一年暮春月,乾隆登黛螺頂御筆題詩。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黛螺頂

黛螺頂五方文殊殿

該殿是五臺山不多的幾處可以朝拜五方文殊的地方。到五臺山拜文殊,去五個臺頂稱之為“大朝臺”,到黛螺頂稱之為“小朝臺”,到顯通寺稱之為“方便朝臺”,這些地方都供奉有五方文殊。盛夏時節,到黛螺頂朝拜五方文殊的佛教信眾絡繹不絕。

關於該殿的五方文殊,很多人會津津樂道,說該殿的五方文殊是一個聰明的小和尚為了滿足乾隆皇帝不登臺頂就可以朝拜五方文殊的願望而塑,還說什麼乾隆皇帝再次來到五臺山看到該五方文殊龍心大悅,等等。

我們且看事實,該殿的五方文殊塑造於乾隆年間,應該不假。乾隆皇帝詠黛螺頂的詩共有三首,可見至少三次登過黛螺頂,第一次是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乾隆皇帝第三次西巡五臺山時所作,題《跋(bá)馬至黛螺頂》,詩云:

螺頂不為高,積雪路頗滑。

策我雲錦騅,遂至金輪剎。

獅王坐堂堂,黛髻足底齾。

莫作顛倒會,十六本二八。

“齾”,讀yà,缺齒,缺損。

這時乾隆皇帝51歲,尚且騎馬登黛螺頂,可見身體很好。此詩中沒有提到黛螺頂有五方文殊像,很可能這時黛螺頂還沒有五方文殊。

第二次是乾隆五十一年(1786),第五次西巡,作《登黛螺頂》:

巒回谷抱自重重,螺頂左鄰據別峰。

雲棧屈盤歷霄漢,花宮獨湧現芙蓉。

窗前東海初升日,階下千年不老松。

供養五臺曼殊像,闍黎疑未識真宗。

該詩勒於五方文殊殿前石碑之上,這是乾隆皇帝第五次朝臺,已76歲高齡。

最後一次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登黛螺頂》,是乾隆第六次至五臺山,也是最後一次:

黛螺不比葉鬥高,東頂峰之降岡也。

北望東可復罷乎,筍輿乘暇言登者。

五步十步率一息,羽林都許乘輕馬。

更東望海峰實近,廓然真足小天下。

五臺文殊智與號,殿中真容肖非假。

一乎五乎孰是乎,不出金剛六如寫。

此時,乾隆皇帝已經82歲高齡了。

從以上三首詩,我可以看到乾隆後面兩次都提到五方文殊,而第一次沒有提,可能第一次黛螺頂並沒有五方文殊,那麼五方文殊很可能塑造於乾隆二十六年(1761)與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之間。但是,是不是為了方便乾隆不去五個臺頂而塑,任何資料均沒有記載,我不敢胡說,至於大家津津樂道的小和尚之事,只是民間的演義罷了!

最後一重大殿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前出廊。殿內供奉五臺山常見的“橫三世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釋迦兩側有迦葉、阿難,三世佛前還有大梵天、帝釋天,兩山為脫紗十八羅漢,這些脫紗塑像為2005年新塑。

大雄寶殿前有一鬆一柏兩顆古樹,樹幹筆直,高大挺拔。據記載,1937年以前,黛螺頂上是一片松林,寺內古松更是蒼勁挺拔,1937年之後,將松林砍伐殆盡,僅剩寺內這兩棵了。明代鎮澄《清涼山志》卷第七記載:“唐釋法念,棲禪青峰,庵南,有大松若舍,可蔽風雨。法念嘗坐其間,若昧不昧,見僧作老比丘形,說苦空法。”鎮澄所謂的青峰就是現在的黛螺頂,這兩棵古樹,或許就是那棵“大松若舍,可蔽風雨”的古樹,誰知道呢?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黛螺頂

黛螺頂院內

黛螺頂歷史沿革:

鎮澄撰寫的《清涼山志》,志書卷七“異眾感通”中“松說苦空”條載:“唐釋法念,棲禪青峰,庵南,有大松若舍,可蔽風雨。法念嘗坐其間,若昧不昧,見僧作老比丘形,說苦空法。既寤,乃聞秋聲瑟瑟,不勝其悲,因呼為苦空蘽(lěi),古碑猶存。”

黛螺頂山門背後現存明萬曆二十年仲秋的石碑也有記載:“……乳峰狀若旋螺,圓淨可愛,俗呼為大螺頂,志曰青峰是也,……傳載古有神木,比丘法念,棲託於此。”

鎮澄法師的《清涼山志》,成書於明神宗萬曆二十四年(1596),那麼鎮澄採用的資料,或許和這通碑是一致的,鎮澄說“古碑猶存”,既然是古碑,那肯定不是萬曆二十年立的這一塊碑,或許當時有更古的碑。那麼,早至唐代,黛螺頂上就有庵,庵,小草屋,這裡只是佛教徒靜修的一個草廬而已。

黛螺頂山門後有兩塊石碑:一塊立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上書“五臺山重建佛頂庵碑記”,另一塊立於清康熙三十年(1691),上書“青峰頂造像建亭記”,通過碑文,我們可知,明成化年間重建,明萬曆年間、清康熙年間均有過重修。

乾隆五十一年(1786)又一次重修。

黛螺頂,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頂庵,明清時期,曾名大螺頂,乾隆十五年改為黛螺頂至今。

1991年,臺灣宏法寺開證法師捐資50萬元,從善財洞背後修建了通往黛螺頂的一條條石路,計1080臺階,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該路取路名為:“大智路”,全長508米,寬2.2米, 全部用青石鋪成。

1995年, 由五臺山索道公司投資,修建了668米長的空中索道, 上下往返僅需十幾分鍾。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黛螺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