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區:“文化扶貧”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通訊員 韋進駿 楊來)近年來,右江區依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大力開展文化扶貧,通過送文藝、送政策、送圖書、送器材等活動,豐富農村群眾精神生活,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夯實群眾基礎。

  送文藝,扶貧先扶志,幫困先療心。該區把惠民演出作為文化扶貧重要抓手,注重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說教,精心編排了小品《扶貧軼事》,群口快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忘初心跟黨走》等優秀節目,在全區各鄉鎮(街道)、各村(社區)巡迴展演,謳歌右江區近年來的發展變化,弘揚百色革命老區自主脫貧的典型案例,引導廣大村民群眾自力更生,勤勞致富。據統計,自2016年以來,先後深入鄉村基層一線舉辦“扶貧文藝專場”306場,參與群眾達8萬餘人次,在全區範圍內形成了村村有歌聲、處處有活動的文化活動氛圍,進一步改變了村風民風,和諧了鄰里關係,鼓舞了群眾意志。

  送政策,搭文藝舞臺,提高知曉率。該區把產業、就業、教育、健康、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項扶貧政策措施進行系統梳理,聘請專業人員創作了《扶貧政策就是好》等朗朗上口的快板,再配以文藝工作者繪聲繪色的演出,通過接地氣、口語化的政策宣講,使廣大幹部和農村群眾容易就對各種扶貧政策瞭然於心,提高了貧困群眾對黨和國家扶貧政策的知曉率,積極主動配合開展好脫貧攻堅工作。

  送圖書,學習技能,增強造血功能。該區緊扣貧困戶“幹什麼,怎麼幹”和如何自主創業、如何發展產業的思路,大力開展送圖書活動,讓貧困戶足不出村就能學習科學業務和自主創業技能。目前,全區9個鄉鎮(街道)均建成標準化的文化站,建成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20家,農家書屋121家,配送的圖書涵蓋政治、經濟、法律、農科知識、文學藝術和黨報黨刊等,為廣大農村群眾送去了精神食糧,逐步實現了“授人以漁”勝似“送人以魚”的目的。

  送器材,豐富群眾精神生活,煥發脫貧致富精氣神。該區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在加強鄉鎮(街道)村(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和農家書屋建設的同時,為村(社區)精心挑選了群眾最需要、最適合、用得上、效果好的文體設備,配送文化器材、廣播器材和體育健身器材,讓農村群眾文體生活更豐富,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農村群眾的精神生活,煥發了農村群眾的精神風貌,喚醒了農村貧困群眾的生活信心,增強了農村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