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響良好卻“胎死腹中”,細數《殭屍世界大戰》幕後故事

自從導演喬治·A·羅梅羅在1968年的電影《活死人之夜》裡確立了這一模式以來,流行文化中便出現了太多的喪屍。

然而,當作家馬克斯在2006年將《殭屍世界大戰》一書呈現給我們時,他為我們所熟知的領域注入了新的生命。

這本書講述了人類與喪屍的全面戰爭,獲得了評論和商業上的雙成功。

當然,這也使得改編電影的時機成熟了。

反響良好卻“胎死腹中”,細數《殭屍世界大戰》幕後故事

於是,布拉德·皮特和他的B計劃電影製作公司粉墨登場。

雖然這部電影和原著之間幾乎沒有相似之處,可觀眾還是欣然接受了它,但那些希望忠實地改編的人卻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在2003年出版的《殭屍生存指南》一書大獲成功後,馬克斯決定將自己對喪屍的喜愛再上一個臺階。

根據自己的規則,並從二戰中汲取靈感,他創作了一部以一種病毒爆發後的時代為背景的恐怖小說。

這種病毒可以使屍體復活,幾乎消滅了人類。

反響良好卻“胎死腹中”,細數《殭屍世界大戰》幕後故事

書中寫到,聯合國戰後委員會的一名成員前往世界各地進行採訪,帶領讀者從最初的熱點地區,到社會崩潰,再到人類找到反擊之道的至暗時刻。

儘管本書採用了事後報告的形式,但書中充滿了恐怖的場景,扣人心絃的政治評論,以及關於人類需要如何適應以克服生存威脅的創造性想法。

由於觀眾反響熱烈,《殭屍世界大戰》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首位,最終銷量超過100萬冊。

有了這麼多的成功,《殭屍世界大戰》勢必會成為電影版權的熱門商品。

但是,誰來承擔適應這種非常規結構的挑戰呢?

反響良好卻“胎死腹中”,細數《殭屍世界大戰》幕後故事

在與萊昂納多進行了激烈的競價之後,布拉德·皮特和B計劃忙著將馬克斯的小說搬上大銀幕,他們請來了資深編劇斯特拉辛斯基撰寫劇本。

這個劇本將從《諜影重重》等驚悚片中獲得靈感,保留了原著中政治重點和國際視野。

斯特拉辛斯基在電影圈子裡是一個備受喜愛的名字,他關於《殭屍世界大戰》的作品觸動了這些觀眾的神經。

在外媒網站上,一個被洩露的劇本被原著黨捧上了天,有網友戲稱其值得奧斯卡獎。

與奧斯卡提名的末世驚悚片《人類之子》相比,這部電影保留了書中以採訪為基礎的結構,描繪了一幅戰後世界的圖景。

在這個世界裡,人們開始懷疑生存是否是一種勝利。

反響良好卻“胎死腹中”,細數《殭屍世界大戰》幕後故事

作為執導過《007》系列和《死囚之舞》等影片的資深導演,馬克•福斯特在《殭屍世界大戰》中表現出的那種動力,似乎註定會讓這部電影成為一部全新的喪屍類電影,甚至值得獲獎。

第一次出現問題是在2009年,當時馬克·福斯特透露,劇本將由卡納漢重寫。

儘管馬克斯在整個劇本創作過程中都沒有給出任何意見,但有傳言稱,重寫是馬克·福斯特和斯特拉辛斯基之間發生衝突的結果,前者更喜歡把重點放在動作上,而不是後者的劇本。

卡納漢的劇本與原著不同的是,故事發生在殭屍戰爭的餘波中,這個版本將我們和布拉德·皮特所飾演的蓋瑞·雷恩直接置於殭屍世界末日的中心。

重點更多地放在行動和蓋瑞家為生存而進行的鬥爭上,而不是放在一場反對人類滅絕的全面鬥爭和社會影響上。

反響良好卻“胎死腹中”,細數《殭屍世界大戰》幕後故事

蓋瑞·雷恩仍然會訪問地球上的幾個地方,從韓國到以色列,再到新澤西州的紐瓦克,但他不會採訪那些經歷過的人,而是會親身體驗。

2011年7月,隨著這個新劇本的誕生,馬克·福斯特開始了拍攝工作,但是拍攝重點的改變並不是最後的障礙。

《殭屍世界大戰》從一開始就像是被詛咒了一樣,包括艾德·哈里斯和布萊恩·科蘭斯頓在內的幾位演員先後入組和退組,馬克·福斯特和布拉德·皮特的關係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

那麼,這部電影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問題呢?

反響良好卻“胎死腹中”,細數《殭屍世界大戰》幕後故事

首先,這本書的結尾有點含糊不清。

在原著裡,人類放棄了大片大片的土地,撤退到各種安全地帶,卻發現自己必須重新審視自己。

工業重新開展,以促進戰爭的努力,軍事武器和戰術被徹底改造,以應對喪屍的威脅。

在這本書的高潮部分,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政府發動了一場進攻,以奪回之前被侵佔的領土。

然而,就像生活中經常發生的那樣,事情要比這複雜得多,喪屍病毒永遠不會被治癒,數以百萬計的人死亡、政府的更迭和重組所帶來的政治影響仍在影響。

在社會崩潰的早期,由於核衝突和未經控制的火災,地球的環境被大肆破壞。

反響良好卻“胎死腹中”,細數《殭屍世界大戰》幕後故事

那些倖存下來的人的生活比過去更加艱難,唯一的希望就是,作為一個物種,我們要直面自己的毀滅並擊退它。

電影的結局很宏大,也為故事設定了一個系列,但每一個看過初剪的人,從電影公司的高層到基層,都認為布拉德·皮特在最後三分之一的時間裡的轉變太過突然,而且在情感上並不令人滿意。

套用紀錄片《感恩死亡》的話來說,這是一次漫長而奇怪的殭屍世界大戰之旅,從陰鬱的小說到忠實的改編,再到全面戰爭,再到一家人聚在一起、潮流逆轉。

所有這些冗長的文字,以及從原著中產生的如此之多的變化,觀眾會有什麼反應呢?

反響良好卻“胎死腹中”,細數《殭屍世界大戰》幕後故事

《殭屍世界大戰》在美國本土獲得了2.024億美元的票房,在全球獲得了5.4億美元的票房,對於一部有著如此糟糕的製作歷史的電影來說,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數字。

該片還創下了布拉德·皮特首映週末的票房紀錄,頭三天就狂攬6640萬美元。

不幸的是,這一成功並沒有治癒困擾這部電影的“病毒”,在幾次努力之後,續集被取消了。

儘管困難重重,《殭屍世界大戰》的票房表明,觀眾渴望看到更多的喪屍類電影。對於這部電影背後的工作人員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