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積極舉手,老師總是點不到怎麼辦?

朋友菲菲問我:“四月媽,我家兒子網課兩個月了,早上晨會老師會提問同學們,我兒子總是積極舉手,但是很少被老師點到。今早娃依然舉手,但是老師還是沒提問他,他很失落最後都轉為憤怒了。他說老師都看不到他,老師就是不提問他,他以後再也不舉手了。哎呀,我該怎麼辦呢?”

那一刻,四月坐在我旁邊,剛剛熱情洋溢的扒拉完早飯,滿足的嘟囔著她的小嘴。

我靈機一動,打算考一考四月這個“果二代”(聽果媽閱讀的媽媽的孩子)。

我把事情的原委跟四月轉述了一次,接著真誠的請教她:“四月,你也是小朋友,你肯定也會遇到這種情況,那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呢?你能給菲菲阿姨家的小哥哥一點建議嗎?”

四月一聽我擺低姿態請教她,瞬間小老師附體,兩眼放金光,她假裝清了清嗓子,淡定的回覆到:“這還不簡單,小朋友那麼多,老師點不到的孩子是多數,這很正常啊。還有,如果他實在很想回答問題,也可以請他的媽媽去給老師講一講,請老師這兩天多給他一兩次機會回答一下嘛……”

網課積極舉手,老師總是點不到怎麼辦?

我聽完心裡一樂,哎呀呀,四月現在方法倒是很多嘛,而且可以理解老師自我安慰,不錯不錯。

我立馬使出老母親的彩虹屁功力,各種肯定她的思考和分析,還樂呵呵的替菲菲阿姨感謝她,並順便恭維她這個“果二代”就是不一樣。

四月被我鼓勵到,也開心的笑了,催著我趕緊把方法告訴菲菲阿姨。

於是我開始認真的和菲菲討論這個問題。四月答的大的框架沒錯,是的,對於這個問題的處理,確實可以從接納理解和積極爭取兩個方面入手。

但是我也隱約發現了一點問題:四月是想著讓家長去聯繫老師,而沒有意識到要孩子自己也可以主動去聯繫老師爭取。所以,以後積極爭取的這一塊,我要給她更多的鼓勵,輕推她一把讓她自己去爭取。

我要適當往後退,把嘗試的機會還給她,讓她自己靠自己就可以。

最後,我給菲菲的建議如下:

先看見孩子的這種失落和委屈,看見孩子的情緒陪著孩子,接納他的這種情緒,認可他的這種感受,等孩子情緒稍微穩定之後,再開始引導孩子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媽媽可以努力啟發孩子,讓孩子意識到這個問題,最少有以下兩種解決方向:

第一,積極主動爭取,讓孩子意識到主動爭取的重要性

媽媽不要自己去私信老師,而是提前和孩子演練如何禮貌的提出請求,然後鼓勵孩子自己給老師語音留言,說出自己的感受和希望,看看老師能不能看著孩子的這一份熱情,然後適當的顧及一下。如果這樣子做並且成功了,會讓孩子意識到主動積極爭取的重要性。

第二,接納理解老師的不易

找個適當的時機,特別是孩子狀態比較好的時候,去真誠的聊聊這個事情,去啟發引導孩子理解老師、共情老師,然後像四月這樣子意識到:孩子太多了,不被點名的孩子是大多數,這也正常的。

讓孩子在理解別人的基礎上,學會去消化自己的這些負面情緒。

如此處理,我們既幫助孩子處理好了情緒,又引導啟發他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鍛鍊了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如果我們既可以引導孩子注意到自己的主動爭取的重要性,也可以讓孩子懂得接納理解,用健康的方式照顧好負面情緒中的自己。

那麼這一次挫折,將對孩子的人生,產生非常積極的意義。

當然,你也可以去嘗試和自己的孩子討論這個問題,和孩子一起頭腦風暴,積極想出更多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

因為當我在說完這個故事之後,我驛站會員媽媽就及時和孩子討論了這個問題,而她的孩子還建議要給老師支招:用點名冊幫老師做記錄,點過的孩子就打勾,最後老師就知道被點過了,誰還沒被點到了。她的孩子覺得,這樣更公平更能照顧到每一個同學。

你們看,解決同一個問題的答案,至少有三種以上的答案,而我們有注意多在生活中去積極啟發引導我們的孩子嗎?

生活中的教育機會,真的是無處不在。我們父母努力聽書閱讀,學習育兒育己,雖然不可能阻止生活中各種問題的不斷產生,但是卻能在面對問題時,去更好的解決問題並把問題當做學習的機會。

我想,如果父母有了這樣子的能力,我們也會潛移默化的在生活中影響我們的孩子,讓孩子們今後的人生受益。


文章作者果媽會員四月媽,喜歡我歡迎點擊上方加關注。或關注公眾號【果媽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