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開縫隙看乾隆,八卦一下被忽略的趣史

扒開縫隙看乾隆,八卦一下被忽略的趣史

隨著《如懿傳》,《延禧攻略》的熱播,我總有點衝動,想說說那些歷史的過往。

《延禧攻略》可以看成是粗略的遊戲,魏瓔珞一路過關斬將,讓沒有社會經驗的年輕人(尤其那些在社會上倍感挫折的孩子們)看到爽,爽,爽。痛快至極!不過如果拿到現實,以魏瓔珞之暴烈,職場中一定走不遠。

扒開縫隙看乾隆,八卦一下被忽略的趣史

此劇值得一看的是場景,色彩。

淡雅中有富貴,磅礴中有雍容。哎,被視覺驚豔到了。還有聶遠扮演的乾隆皇帝,一反常規,塑造了前所未有的皇帝。既可愛又可笑,婆婆媽媽,也算此劇的第二個驚豔吧。

扒開縫隙看乾隆,八卦一下被忽略的趣史

至於《如懿傳》,我想應該是失敗的吧。

首先這是一部用小女人的愛情觀去揣摩宏大歷史的一部“鉅作”。其中的人物邏輯聯繫混亂。發展脈絡太隨意。人物行為想當然。要表現什麼呢?不知所云!不知所云!

此劇霍建華的表演應該說是豐滿的,厚實的。乾隆皇帝應該是這樣的。還原度非常高。不過跟聶遠比起來,應該是不出彩的。藝術要高於生活,高於生活之上的真實才是好的表演,聶遠勝出。

扒開縫隙看乾隆,八卦一下被忽略的趣史

由於二劇的播出,乾隆也引起了我興趣。我說說自己的推測。乾隆與富察皇后的感情應該是《延禧攻略》表現的較真實。乾隆剛剛繼位。二十多歲,很多事情是懵懵懂懂的。內心深處應該是怯懦的。但是成為一國之君,是絕對不能表現出來的,他得繃著。

這個時候皇后是依靠,是知心人。除了皇后他不敢向第二個人表現出來。他的壓力,他的種種不適應,他只能向皇后傾述,他要在這依靠中成長。

富察皇后的死,對乾隆人格的成長,應該說是分水嶺和里程碑。

在富察皇后活著的時候,乾隆的決定一定帶有富察皇后參與的影子,富察皇后死後,在乾隆的心裡,他是對任何人都不信任。他開始獨斷專行。

在出巡時,富察皇后落水而死,為什麼會落水而死呢,已經是歷史之迷!應該是帝后發生爭執,能不能這樣去推測……爭執之時,乾隆失手將富察皇后推入水中。富察皇后對乾隆幫助很大,有點“居功”。乾隆漸漸長大想自作主張。當然絕對是失手,不是有意為之。那麼乾隆在富察皇后葬禮上的歇斯底里就非常好解釋了。後悔,痛悔,嚇破膽般的瘋狂,嚇破膽般的嚴厲。

富察死後,他再也沒有信任的人了,當然他也感覺到信任他人的危險。所以對著富察皇后默默的懺悔,默默的傾述,作出一往情深的樣子。

那時候的人都迷信。乾隆應該更如此,他怕死去的人報復,他作出一往情深的樣子,富察皇后會原諒他的,並能保佑他今後順順利利。從他的人生來看,也確實順順利利,他一定深信自己的傾述起了作用。

如果不是這樣,富察皇后落水,為什麼不一查到底,其事故不明不白。從不追究。葬禮上乾隆一反常態,歇斯底里。過於嚴厲的懲處官員的怠慢。他在發洩什麼!

扒開縫隙看乾隆,八卦一下被忽略的趣史

繼後烏拉那拉,是嫻妃,從嫻字可以看出此人嫻靜,端莊。出身好,知理達書。乾隆立她應該是向所有的普通人一樣,妻死再娶。要立就立一個像樣的。烏拉那拉的條件最適合。就立她。

對於烏拉那拉,乾隆應該是有好感的。他們之間應該是正常夫妻。很多人認為他們之間沒有感情,這絕對不準確。說是太后的想法,也是偏頗。說太后與乾隆商議決定才是真相。乾隆也認為烏拉那拉是最合適的人選。所以,二個人有了三個孩子。

又是出巡,又是在水上,兩個人又發生了爭執,歷史又再從演……不過,這一回,他沒有下手。她剪了頭髮 ,犯了清朝的大忌。是悲憤嗎 ?那一定是悲憤到了極點。而且深深觸怒了乾隆深層的尊嚴。所以到死乾隆都在痛恨。不寒而慄。

他再也不可能立皇后了。

扒開縫隙看乾隆,八卦一下被忽略的趣史

至於令妃,一定是溫柔似水的女子。乾隆已經從懦弱中站起來了,烏拉那拉的倔強讓他深惡痛絕。他怎麼可能去再喜歡《延禧攻略》中的一個倔強的小玩鬧--魏瓔珞呢?

魏佳氏出身低,低姿態的逢迎她不會在意,她沒有那麼多的禮法束縛,再加上她是一個善揣摩,善迎合的女人。她為乾隆營造一個溫柔鄉。在這裡乾隆可以鬆弛下來。

常常來關顧令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要立她為皇后嗎?根本不可能。

乾隆已經嚐盡了這些女人的居位而驕的苦頭。

立她做皇貴妃,既能讓她盡心竭力,又能讓她不居位而驕不是更好嗎。

至於令妃屍體不腐爛,專家推測是中毒而亡,應該也是有道理的。

令妃一向以柔克剛,回回勝利。不過苦情戲唱多了,也會叫人厭煩,甚至嘔吐。更何況是近十年,心早以讓她磨皮實了。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乾隆就喜歡三十左右歲的女人,乾隆後宮的女人三十左右歲都是懷孕生子的高峰期。

烏拉那拉十幾歲就是側福晉,到了三十歲才懷孕。令妃二十幾歲封妃,也是到了三十幾歲才接二連三的生子。

乾隆後宮的女人幾乎沒有活過50歲的,烏拉那拉48歲,令妃49歲。還有一年50歲。從照片上可以看出,令妃連年生子,已經破壞了她的容顏,廋的跟猴差不多。嘴周圍豎紋迭起,難看到嚇人。

應該說她是一個可憐的人,生育和治理後宮已經耗盡了她的所有。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不堪重負。

也許她不再溫柔了,人身體差脾氣也會差,年齡也到了,乾隆也已經夠了。

時間是殺豬刀,再美好的也會變得蒼白無力。乾隆想擺脫是真的。

三十歲的女人對他是永恆的誘惑。斷然擺脫令妃,他多多少少是不好意思,她為他生了那麼多的孩子,為他的後宮操碎了心。結束她是最好的選擇。當然那時他已經決定立她的兒子接班。這麼做彼此都好看。至於陪葬要風風光光的,既給嘉慶看,也給世人看。

最後從嘉慶皇帝的性格來看,他是忠厚有餘機靈不足,這方面不隨乾隆。應該說令妃雖善逢迎,但也有忠厚的一面。並且不是機靈人。

無情最是帝王家。乾隆一生沒有愛過任何人,他是一個重事不重人的人。

扒開縫隙看乾隆,八卦一下被忽略的趣史

至於淳妃,十公主,那時的乾隆已經老了,人老了,心就柔軟了。

扒開那些陳封的歷史。故宮中曾上演了怎樣的多彩大戲。綿延幽幽,精彩紛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