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你們自己過日子吧”李姐當了3年免費保姆,終於想回家了

“兒子,你們自己過日子吧”李姐當了3年免費保姆,終於想回家了

1、

李姐今年65歲,老伴68歲,去年年前剛從兒子家回來。

昨天去郊外田野挖了些薺菜,今天燙好了,給李姐拿了些過去,順便跟李姐多聊了會。

李姐說起她家小孫子時,開心的不得了,我們一起看她手機裡的視頻,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傢伙,很招人喜愛。

我順口問了句,姐,你回來看看,過段時間還去帶孫子嗎?

李姐的神色瞬間黯然,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不去了,讓兒子他們自己過日子吧,孫子已經上幼兒園了,我們老倆一個月一萬多的退休金都貼進去了,還不夠花,不想跟著他們操心了。

“那邊消費水平比咱這兒高那麼多啊?”我疑惑的問李姐。

“差不多,就是孩子們的消費跟咱們不一樣,有些事看不慣也不能多說,花了錢還心裡憋屈,算了,眼不見心不煩,回來過我們自己快樂晚年生活。”李姐長嘆了口氣,終於結束了他們夫妻長達3年免費保姆的生活。

李姐的兒子,既是李姐夫妻的驕傲,又是他們夫妻放不下的心事。

當年,李姐兒子高考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上外省一所985大學,大學讀完了就留在了那裡工作,兒子的公司也不錯,掙錢也多,李姐卻不開心,她總是給兒子打電話讓他回來工作,這樣好留在身邊。

為此李姐在幾年前就給兒子全款買了套房子,她希望能用這套房把兒子留在身邊。可她還是做不了兒子的主,兒子在當地談了女朋友,女孩子家是當地的,也是獨生女,李姐這下子徹底失望了。

三年後,李姐兒子結婚了,他們回來在我們單位舉辦了一場婚禮,第一次看見新媳婦,模樣很好,耐看,不愛說話,笑起來很甜,一看就招人喜歡。

李姐兒子結完婚後,就回到他所在的城市,李姐很是傷心,總覺得自己的兒子跟別人跑了似的。

兒子的結婚,開啟了李姐夫妻的奔波之旅。

“兒子,你們自己過日子吧”李姐當了3年免費保姆,終於想回家了

2、

兒子結婚後的第一個春節,李姐夫妻去的他那裡跟他們一起過的團圓年,那也是他們夫妻第一次沒有在自己家裡過年。

第二年,兒媳懷孕了,李姐夫妻又開開心心地過去伺候著,等待孫子的出生。結果發現他們之間有很多的地方融合不到一起,李姐做的飯,兒媳吃不慣,兒媳的媽就過來給她做飯,李姐夫妻只好在兒子的小區租房住。

每天,他們的任務就是去買菜送到兒子家,然後就不用管了,兒媳的母親給她做飯,兒媳由於孕期反應大,提前休息在家待產。

兒子的事業剛剛起步階段,每天忙得沒有時間過李姐出租屋看望他們。後來兒子來了,卻是抱怨自己的工資養家有些困難,李姐聽出來了,是想讓資助他們些。

李姐夫妻商量了一下,跟兒子說,安心工作吧,兒媳的生孩子和做月子的錢他們出。

讓李姐沒有想到的是,兒媳為了身材不走樣,拒絕母乳餵養孫子,孫子從一出生就開始喝奶粉。

為了這個事情,李姐跟兒媳還發生了不愉快,李姐希望兒媳喂半年母乳也好,可兒媳連半天都不肯,兒媳的媽說了也沒有用,只能作罷,可心裡還是很生氣。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是最難說得清的。沒有孩子前,婆媳還可以相互客氣容忍尊重。可是,當血緣關係在孫子身上得到延續後,婆媳之間就會有矛盾。

兒媳生完孩子後,兒媳覺得她父親一個人在家不放心,就讓母親回去了。

那以後,照顧孩子和做家務的任務就全落在了李姐夫妻身上。

兒媳又是個講究人,每天給李姐列出孩子的食譜,還有家裡需要吃什麼菜,都寫好了給李姐夫妻。

李姐老伴是每天早晨出去採購,趕集市買新鮮的蔬菜水果,李姐在家做飯收拾屋子。

吃完飯後,李姐的老伴拖地,收拾廚房,李姐就給孩子弄奶粉,兒媳在自己的房間幹自己的事情,只有孩子睡著了才給她抱過去。

最累人的是晚上,只要一聽到孩子哭,李姐就趕緊起來給孩子弄奶粉,換紙尿褲,李姐的兒子從來都不主動說他替替自己的媽,就當沒看見。

李姐說,咱們那會帶孩子沒有這麼多規矩,也沒覺得有這麼累人的啊,是不是老了忘記了啊。

李姐是全身心的照顧孫子開心的忘記了疲憊,一旦休息下來就體會到真的好累人啊。

“兒子,你們自己過日子吧”李姐當了3年免費保姆,終於想回家了

3、

兒媳休了5個月產假就上班去了,估計是為了不被落下,每天跟李姐兒子一樣,常常加班到很晚才回來。

李姐夫妻白天帶一天孩子,晚上李姐還要給,兒子兒媳做點營養湯什麼的讓他們補身體,一直熬到很晚才得以休息,第二天還要早起做一家人的早餐。

李姐說,有了孫子以後,最辛苦的人是我這個做奶奶的,既開心又身累,痛並快樂著吧。

李姐兒子兒媳的單位離他們住的地方比較遠,而且兒子說家裡屋子也小,想在單位附近再買套大一些的房子。

李姐兒子問可不可以把老家他那套房子賣了,這樣可以買個4居室的。

人人都說,老了能夠享受天倫之樂是件開心的事,可一旦扯到金錢利益的時候,很難說美好的事情是好還是不好。

李姐夫妻打電話找這邊的親戚幫忙把房子掛出賣了,李姐的兒子回來辦的手續。

由於房價不等,李姐兒子的第二套房只能貸款買,兒子說他們手頭比較緊張,希望李姐能幫忙還房貸。

李姐想就這一個孩子,早晚自己的都是他的,他們夫妻就答應了。只是後來讓李姐夫妻傷心的是,他們不僅要出自己的生活費,還要擔負孫子的一切開銷,兒子兒媳的生活費也是李姐他們出。

李姐說:我在兒子那裡3年了,兒子兒媳一分錢都沒有給過我們。

我問李姐,孩子們掙得不多嗎?

李姐說,他們工資比我們老倆的退休金高多了,都自己消費了,買這買那的,家裡的快遞就沒有斷過,我們還不好說什麼。

我突然覺得李姐真的好難啊,他們掙得雖然比我們多,可擔負三代人的生活費用,能不累嗎?

李姐說,我把自己的養老本金都往外掏了不少,真心的覺得養這個兒子太費心費錢了。

李姐的兒子就是現在的“啃老巨嬰”,自己掙錢自己花,不養小也不養老,不夠還要朝老的要。

中國父母的心思就是我有就會給你,是因為父母心疼子女。但子女也應該學會長大,學會自己獨立生活,是人獨立成長的第一步。

李姐的兒子兒媳都是獨生子女,習慣了被父母呵護,即使自己已經長大有工作,能掙錢了,也依然過著向父母索取的生活。他們所謂的精緻生活,不過是父母的省吃儉用接濟他們的。

生活裡,有些兒女的光鮮亮麗的精緻生活,不過是父母在負重替他們承擔著。

“兒子,你們自己過日子吧”李姐當了3年免費保姆,終於想回家了

4、

去年,李姐兒子的第二套房子裝修好了,兒子兒媳就搬過去住了,那裡離他們工作單位近,李姐夫妻還在老房子這邊住。

李姐說,我把大部分的積蓄都給了兒子買房,還要每月幫他們還房貸,真心感覺這個兒子是要債的。

孫子去年9月提前入托了,兒子兒媳的加班也沒有那麼勤了,兩個人輪流去接孩子,李姐兒子他們帶著孫子在新房子住,李姐夫妻還在老房子住,覺得一下子清閒了,似乎又少了點什麼。

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李姐有了回自己家的想法。

兒子有次開會來不及接孫子,兒媳又出差了,李姐打車匆忙的趕過去接孫子,不小心把腳崴了。

兒子理解不了李姐當時的心情,反而責怪李姐太不小心了,還發了幾句牢騷話,李姐聽了很不是滋味。

後來李姐的腳好了,跟兒子說,你們的日子,你們自己過吧,孫子也上幼兒園了,我們回老家了。

李姐說,人只有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才能夠真正卸下漂泊在異鄉的緊張感和焦慮感,連這裡的空氣都呼吸著舒服。

李姐無限感慨地對我說,等你女兒結婚了,千萬不要和她們一起住,不然誰都不開心,你花了錢還生氣。

我問李姐,那你以後怎麼打算呢?

李姐說:“趁著身體還不錯,出去轉轉,看看別處的風景,吃好喝好,每月給孫子打點贊助錢,其他的我們留著自己花,他們也該靠自己過日子了。”

我覺得李姐這話說得漂亮,兒女長大了,放手讓他們自己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不必事事都為他們操心了,能力範圍適當資助點,剩下就自己花,孩子們確實也需要學會用自己的錢規劃自己的生活了,不要總想著父母那點退休金。

學不會自己規劃生活,即使有再多的錢也會覺得不夠花,再富有的日子也會過得一地雞毛。

我覺得李姐這個想法真好,人老了,不和兒女們一起住,這樣對於老人,對於孩子,都是很好的選擇,都能過好各自的日子。

“兒子,你們自己過日子吧”李姐當了3年免費保姆,終於想回家了

5、

親人之間,不要有太多的期待,彼此之間的關心呵護都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大家都有界限感,這樣更有利於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相處,也要有適度的界限感,要有金錢之間的分寸感,父母對子女不要無底線的“愛”,更不能無原則的“幫”。

看過一篇文字,是說女兒做月子,她的父母正在全國各地旅遊瀟灑的玩。別人問她,你生父母的氣嗎?他們不幫你帶孩子出去遊玩。

女兒回答說:“我不會去責問,為什麼父母在我生孩子的時候不來伺候我,因為我老公已經請了保姆,我們小家庭我們自己可以處理好,我覺得這樣很好,因為我們沒有依賴父母。”

或許,這樣的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相處才是幸福家庭的模樣,子女的獨立,父母敢於放手,給孩子一個獨立的機會,也讓自己享受了退休生活。

父母與子女之間,是一程陪伴之後,就要放手,讓他們獨立去過自己的日子吧。孩子們長大了,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不去過多的參與,餘生多愛自己一點,自私一點,對自己好一點,多疼愛自己一點,因為我們只有這一輩子。

END

  •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平安順遂!
  • 作者簡介:華貴禪心,熱愛生活的退休女人,左手練太極,右手寫文字,享受快樂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