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前 我的運氣還不錯

時間飛快,轉眼進入花甲之年。昨兒書架上找書,見到自己寫的書和文章。好些在雜誌報紙發表的文字居然一點都不記得了。老了!

回望近20多年,每一次社會角色的轉折,都留下了一本書(或一部戲),想想,運氣真不錯。

1997年《今古傳奇》雜誌發表我的長篇小說《麗宮》,那是我停薪留職,去海南深圳打工所獲。第二年被三亞電視臺等單位拍成了同名電視連續劇,由我任編劇。後期製作也由我牽頭。與演藝圈親密接觸一番,人生為之豐富。呵呵。

花甲之前 我的運氣還不錯

花甲之前 我的運氣還不錯

2000年出版《我看到了我說了》,是離開《江南都市報》首席記者·部主任位子後的新聞作品集。包含之前辦企業報的作品。那個時候還用“滑翔”二字為筆名。滑翔——用風做動力。後來才知,在社會中用風做動力是扯淡。

由我牽頭與十幾個後來都很牛逼的同事,創辦了江西省第一張生活類報紙週刊《江南都市報·週末都市》,算是對江西報業的貢獻吧。

花甲之前 我的運氣還不錯

2006年出版長篇小說《新聞界》,是我離開《都市消費報》常務副總編輯位子後的作品,也是向新聞界告別。那一年,由兼職老師轉變為藝術學院副院長,從新聞界轉戰教育界了。

《新聞界》原已確定拍40集電視連續劇,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它被最高出版管理機構點名,成了所謂的“禁書”,拍戲的事黃了。有趣的得很。

花甲之前 我的運氣還不錯

2010年,老版電視劇《三國演義》導演之一邀我寫一部在校藝術生的連續劇。一個暑假,完成25集電視連續劇《陽光的味道》文學劇本。是我正式進入教育界的成果。

以亞視學院師生為班底,張中一先生導演的《陽光的味道》攝製結束後,播出運作顯然弱。沒什麼波瀾。我才知,所謂爆款,寫的好拍的好是次要的,播出運作的好才是主要的。那種創作與生產的矛盾糾結,在後來很多次做劇,我都處在矛盾場景中。只能努力著,然後等運氣。

花甲之前 我的運氣還不錯

花甲之前 我的運氣還不錯

2012年出版長篇歷史著作《公元一九二七》,緣由是偶然看到文獻資料上提到:南昌在一九二七年差點成為國家首都。如果真成了,“南京政府”就不存在了。

我生在南昌。好奇地尋找那一年的故事,結果找到了兩三百萬字。興趣使然,動筆。寫完40多萬字後,強烈感覺民間修史之難。因涉及毛蔣,審查機構一堆意見差點讓我打退堂鼓。幸好最後皆大歡喜,北京臺北同時出版。故事好看,史料雜實,本想著能否上百家講壇。只用風做動力,怎麼可能上央視。真扯。

花甲之前 我的運氣還不錯

所謂運氣好,是有人看中了你的東西,願意給你平臺。

當然,人家不是做慈善,是你和你的作品可以讓人家覺得有價值。就我而言,出版的每一本書每一部戲,都是因為有人欣賞、有人推薦,最終有了歡喜。過程中,也有作品夭折了,其中有的甚至進入到排版,還遇到知識產權被盜。那都是努力了,但運氣不好,或者是“套路”出了問題……

歷史告訴我們,沒有“套路”的傳播,大多是無效傳播。

眼下,有一搭沒一搭在修改一部長篇小說。是多年身處社會,觀察採訪的結果。不知有沒有出版的那一天?

花甲之前 我的運氣還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