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祕密武器」藏不住了


聯合國農糧組織多次發出警告,受疫情和蝗災影響,全球或出現

糧食危機。與此同時,多個國家宣佈「禁止糧食出口」。


埃及停止出口豆類產品;

越南暫停簽署新的大米出口合約;

哈薩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麥、土豆、紅蘿蔔;

其他糧食出口國也保持觀望,隨時調整出口政策......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很多人以為,「吃不上飯」對於我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可是你要知道,中國的糧食形勢同樣值得關注。


我國部分糧食需要進口(如大豆),其他國家的“斷供”將會影響到我們。與此同時,草地貪夜蛾司在雲南邊境處伺機而動,很可能威脅我國糧食生產。


一切彷彿蝴蝶效應,人類命運牽一髮而動全身。


草地貪夜蛾啃食的農作物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面對種種跡象,有人開始在網上擔憂:“我們需要屯糧嗎?”


說白了,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如果不依賴進口,我們的口糧夠不夠吃?


相信這篇文章會告訴你答案。


01 養活14億人口,究竟有多難?


據統計:中國人口占世界1/5,耕地面積卻不到世界的1/10。每天,中國人消耗177萬噸糧食。如果用中型貨車運輸,首尾相連相當於北京到上海的距離。


人數多、食物消耗快、耕地面積有限......如果糧食不夠吃,中國就要依靠從其他國家進口。可這麼大的需求量,國際社會不免有些擔憂。


“中國人要是把世界糧食吃光了,該怎麼辦?”


1994年,世界觀察研究所發佈《誰來養活中國》,報告中說:


“中國正在以極其危險的速度,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糧食需求急劇增長,糧食產量卻不能同步增加,中國未來的糧食將大量短缺。到那時候,誰來養活中國?”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面對這樣的質疑,30年來,我們一直在用實際證明:


中國人不需要靠任何國家來養活,我們靠的是自己。


首先,我們有「四大糧倉」坐鎮: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三角平原。


因為它們的存在,中國水稻總產第一,單產世界領先,自給率接近100%。這意味著,“中國人吃的幾乎每一粒飯,都是自己種出來的。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不僅如此,我國的小麥和玉米自給率,均保持在98%以上。


也就是說,中國人的口糧就算不依靠進口,也能自給自足。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糧食危機一旦爆發,最害怕的應該是「糧食自給率偏低」的國家。它們無法產糧自給自足,只能從別的國家購買。


比如日本,小麥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韓國的糧食自給率更是屈居倒數,僅僅25%。很多國家為了一味地發展經濟,忽視了農業的發展。


在這方面,不得不感慨中國人的居安思危和未雨綢繆。


無論經濟如何發展,工業和服務業的勢頭如何強勁,我們始終保持糧食安全戰略,守護著最基本原則——


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所以每當危急時刻,中國的糧倉都可以挺身而出,為風暴核心的人民兜底。


汶川地震,新冠疫情,源源不斷的米麵菜肉從各大糧倉、菜籃子、養殖場運往災區。


因為無論何時,我們都知道:


“一粒糧食可以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


糧食關乎民生大計,中國人要將吃飯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02 然而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是:土地是有限的。


既要發展經濟,又要綠水青山,還要保持耕地效率。對於高速發展的中國來說,實在是挑戰。


所以自古以來,我們不僅要在肥沃土地上種出高產高質的糧食。


還需要藉助農民的勤勞和科技的力量,化腐朽為神奇。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為了將佔國土面積2/3的山區和荒灘荒地改造成耕地,為了餵飽更多人的肚子,農民和科研人員真的很拼!


中國存在大範圍的鹽鹼地,許多鹽鹼地無法產糧,農民只能依靠刮土地上的鹽賣錢。


1970年代,為了讓這裡種上莊稼,中國農業大學的教授紮根於此,決心徹底治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科研團隊通過改善當地水利設施,讓這片又澇又旱的土地第二年就種出了莊稼,也讓這裡的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大幅增長。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曾經的黃淮海平原,農業條件並不好。災害頻頻,產糧低迷。


為了改造它,2億農民和1000多名科研人員將自己的20年時光傾注在這裡,通過改造土壤環境,讓這片土地蛻變成中國農業主產區。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為了將寸草不生的沿海灘塗變成良田,南京農大的科研人員在此深耕多年。他們在灘塗上修建魚塘,利用自然力量改良土壤。


你根本想象不到這群人有多機智:用水的重力擠壓鹽分,用魚排出的廢物變成土壤肥料,用賣魚賺的錢發展經濟、補貼農民,簡直是多管齊下,一舉多得。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這種將科學利用到極致的態度,讓許多中學文憑的人發家致富,從此改變命運。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10年磨一劍,當年的魚塘如今已收穫莊稼。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在中國,變廢為寶的案例,實在太多了。


我們可以在酒泉的戈壁灘上種菜,讓綠色蔬菜從石頭縫裡破土而出。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我們可以讓農作物不受季節影響,野蠻生長。


比如在西北多個省市的荒漠上,建造日光溫室。


通過科技手段,改變蔬菜生長的溫度環境。讓它們在秋冬季節繼續種植,源源不斷供應在中國人的餐桌上。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曾經,北方冬日的嚴寒不利於蔬菜生長,可日光溫室卻突破了季節的限制。


山東壽光有5130個日光溫室,讓這裡成為聲名遠揚的「菜籃子」。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這一技術的普及,也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設施蔬菜生產國。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荒地、鹽鹼地、戈壁灘、沿海灘塗......那些了無生機的地帶,如今成了醞釀糧食和農作物的搖籃。


我們之所以吃飽飯,之所以從未想過能不能吃飽的問題,是農業工作者和科研人員日以繼夜的努力。


一切看似理所應當,卻又是來之不易。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是他們憑藉智慧和勤勞,打破外國專家的偏見和擔憂。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03 提起吃飯的問題,不得不說一個人。


袁隆平。


在一次採訪中,袁老說這一代年輕人是幸福的,他們沒吃過缺糧少糧的苦。


因為貧窮年代的飢餓和絕望,你根本不敢想象。


後來,雜交水稻的技術餵飽了中國人的肚子。如今我們有充沛的糧食儲備,足矣幫助我們度過突發的危機和難關。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可袁隆平的志向遠不止於此。


他願意將中國技術推廣給其他發展中國家,解決世界性質的糧食問題。


他還在非洲普及雜交水稻,讓當地原本每公頃3噸的產量,變成了10.8噸。這樣的突破,挽救了太多因飢餓死去的非洲百姓的生命。


全球化時代,沒有國家是一座孤島,只有當貧困國家的人民吃飽肚子,才能減少戰亂和死亡,讓世界趨於和平與穩定。


疫情恐引發糧食危機,中國的「秘密武器」藏不住了

所以,回到文章最初的那個問題——


“我們還會為吃飯發愁嗎?”


再次引用袁隆平先生的回答:


“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說完,89歲的袁隆平長呼一口氣,如釋重負。


關於糧食有多重要,聽聽袁老怎麼說。


(28秒視頻)


“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能絆倒一個國家。”


正因為懂得糧食的重要性,才有今天的中國,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達則兼濟天下,我們不僅餵飽了自己,還要幫扶其他國家。


CCTV-9《大國根基》、央視《面對面》

澎湃新聞、新浪財經、環球時報、每日經濟新聞、中國科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