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最是鄉愁正濃時------作者黃佐鴻

春節,寄託著每個中國人最深沉的情懷,大家都有一個最牢固而溫暖的情結:回家!家是父母在的地方,家也是故鄉的村莊。從盼望回家,到歸家後過一個閤家團圓的節日,再別離故土,這一路縈繞的,處處瀰漫的,是對故鄉的眷戀,對親人的牽掛,對朋友的思念,這一切溫暖的情緒,在節日裡會持續發酵,化為濃濃的鄉愁。


春節:最是鄉愁正濃時------作者黃佐鴻

鄉愁,是遊子內心最柔軟最憂傷的情愫。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鄉愁。對於年過半百的人來說,那熟悉的鄉音,那可口的飯菜,還有父母熟悉的嘮叨,都會勾起無盡的鄉愁……

“何人不起故園情”。鄉愁是對故鄉的懷念。故鄉,像一幅水墨畫,深深鑲嵌在每個人的心裡,讓你時時想起。故鄉是門前那棵老槐樹,是屋後幾畦綠油油的菜蔬,是村邊的小池塘,是春天樑上燕子的呢喃,是夏日知了的聒噪,是秋天枝頭滿滿的果實,是冬日白雪覆蓋的寧靜。故鄉是門前的小河,是遠處的山巒,是青紗帳,是白樺林。故鄉是一個人的根,不管你走多遠,故鄉永遠在你的心中,那是你一生都深深銘記的地方。“離家越遠,思念愈深”。過年,就是要回到故鄉,看看自己的家園。故鄉,是每個人的精神家園,她承載著每一個人的悲歡離合。

春節:最是鄉愁正濃時------作者黃佐鴻

“每逢佳節倍思親”。鄉愁是濃濃的親情。親情是人間最真摯而美好的感情,是人一生的歸宿。“兒行千里母擔憂”,在外的兒女,何嘗不時時牽掛著父母?春節,回家的腳步誰也擋不住,那是因為親情在召喚,這種情連著筋骨通著血脈。萬家團圓的時刻,兄弟姐妹們陪在父母身邊,這是最幸福的事,也是最濃的親情。親情簡單而質樸,沒有雜質、距離和功利,無關富貴,無關榮衰,是相通血脈間彼此誠摯的祝福和默默的關懷。節日裡,還能見到,從小愛護我們,伴我們成長的其他親人們。不管你長相如何,在他們的眼裡,小時候的我們是最乖的、最棒的,那是來自親情的摯愛和溫暖。

春節:最是鄉愁正濃時------作者黃佐鴻

“莫笑農家臘酒渾”。鄉愁是留在舌尖上的美味。無論腳步走多遠,無論做多大的官,吃過什麼樣的大餐,只有家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每個人想起家鄉,總會自然而然回味家鄉的味道。而過年的時候,兒時的美味總是非常豐盛,這種特殊的家鄉的美味,只有回到家鄉,吃起來才更有本真的味道。一家人團聚,爸爸媽媽會把最好吃的東西全呈現在餐桌上。就是走親訪友,也是用最好、最熟悉的美味招待。那特殊的味道,再加上節日濃濃的親情,成了無法替代的香味,令人終生回味。


春節:最是鄉愁正濃時------作者黃佐鴻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愁是對童年夥伴的記憶。童年是快樂的,童年的玩伴是終身難忘的。他們有的還在故鄉,有的遠在他鄉,只有春節的時候,大家都像南歸的燕子,不約而同回到故鄉。從五湖四海回來的小夥伴們,如今已經不再年輕,帶著各自打拼城市的印記,分享生活的經歷,回味童年的往事。聽到淳樸的鄉音,大家重新找回記憶裡的那份熟悉和溫暖。平時很難相見,甚至無法聯繫,但在春節想見誰,都能容易的見到。敘舊話往昔,也會很自然的再天真一回,再續兒時的夢幻,重溫快樂,忘記當下的煩憂。逝去的是時光,但留下的還是一輩子記得的美好和快樂。

“人面不知何處去”。鄉愁是那未曾表白的戀情。每個人的心中,故鄉總有一個她或者是他,讓人總在特殊的時間懷想,雖然記憶會變淡,但卻無法忘記。當年離開家鄉,那在牆角默默注視的眼神,那欲語還休的羞澀,曾經的回眸、期許、渴望,甚至是淡淡的相思,都印在你的心田,無法抹去。雖然事隔多年,草木依舊,人事皆非,那個人已經不再為你守候,但在你的情感深處,那純真的目光,美麗的身影,會永遠定格在你的腦海。雖然你不曾給過她承諾,但你卻希望那種柔情和幽怨會永恆,這是鄉戀裡一縷淡淡而動人的哀愁。


春節:最是鄉愁正濃時------作者黃佐鴻

鄉愁是魂牽夢繞的故園、是兒時的記憶、是炊煙裊裊的村韻、是難忘的鄉情。春節,因有了這一抹“鄉愁”而更有年味。而這濃濃的鄉愁,也在春節期間得到了一次釋放。但這種釋放,就像喝了陳年的酒,讓思念更深,讓牽掛更多,釋放之後很快又開始積聚了新的鄉愁。春節,讓鄉愁歷久彌新,讓鄉愁綿延不斷。

(作者黃佐鴻 ,海淀區作家協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