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9000公里献给你

穿越9000公里献给你

:能借个火吗

:可以,我穿越9000公里就是为了将它献给你。


——《阿尔法城》戈达尔

戛纳电影节60周年,组委会在全球范围内邀请了35位与戛纳有“交情”的国际大导,以“电影院”为主题,各拍摄一部三分钟短片,王家卫的这部《穿越九千里献给你》就是其中一部。


穿越9000公里献给你 | 我不是有剧本的希区柯克


王家卫在短片中讲述了一个少年在电影院里的一场春梦。随着情绪的递进,带有宗教意味的大提琴旋律响起,《巴赫无伴奏组曲第一组》将影片升华到了另一个高度。结合影院的画中话,导演对电影深厚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片幅很小只有三分钟,没有任何一句对话,只有银幕上播放的影片对白。而影院在播的影片正是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的作品《阿尔法城》,《阿尔法城》戈达尔的经典作品,时逢戛纳电影节60周年,王家卫导演的致敬之情显而易见。


穿越9000公里献给你 | 我不是有剧本的希区柯克

穿越9000公里献给你 | 我不是有剧本的希区柯克

穿越9000公里献给你 | 我不是有剧本的希区柯克

穿越9000公里献给你 | 我不是有剧本的希区柯克

(阿尔法城片段)

戈达尔的《阿尔法城》是一部科幻电影,讲了一个被机器人控制的城市,人类一切的喜怒哀乐都被禁止,所有思想都被控制,如有违反规定者将会被就地处决。生活在外部世界的记者,遇见阿尔法城里的女主娜塔莎,第一句台词是“能借个火吗?” “可以,我穿越9000公里就是为了把它带给你。” 这个火就是火种,代表着文明和希望。这句台词放在王家卫戛纳献礼短片中再合适不过了。


那么,王家卫想通过《阿尔法城》致敬些什么呢?

穿越9000公里献给你 | 我不是有剧本的希区柯克

(少年王家卫与父母)

1963年5岁的王家卫随父母从上海到香港生活。性格内向、不会说粤语,少年王家卫把欢乐都寄托都在了尖沙咀的影院里。地处香港,王家卫接受东西方不同文化的浸润,他从国内看到国外,从发乎于情止于礼的《小城之春》到新浪潮时期的《精疲力尽》...王家卫用眼睛观察着电影的变迁。


上世纪60年代,二战之后的人们处于战争的伤痛之中。法西斯垮台、斯大林去世、不光彩的越南战争...使得青年一代理想破灭,无处安放的信仰与苦闷困惑等字眼联系在了一起。当时国内正处于动荡之中,66年之后中国电影几乎停滞。而正是这个时期,世界电影发生了影响深远的一次运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侧重于关注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运动分为两个部分“左岸派”和“新浪潮”,作家电影即“左岸派”,这一创作流派大多为有过切肤的战争之痛,多为阅历丰富的作家、电影人等。他们受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和潜意识学说影响,认为文艺作品是人下意识的象征表现,具有梦境的象征意义。电影的功能则在于缓解与释放观众和作者本能的欲望。这一创作流派的艺术作品侧重于关注人的精神活动,以及宏大宽广的生命主题,创作周期较长且具有极强的哲学慎思。代表作有《去年夏天在马里昂巴德》《广岛之恋》等。

作者电影即“新浪潮”,这一理论学派侧重于对生活和真实的描写。他们接受巴赞的两个学说:1、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2、场面调度理论。其中导演们的“作者理论”都被收集在巴赞创立的《电影手册》里。作者理论派提出“个人风格化”,强调导演应该成为电影的制作人、摄像机是导演的眼睛、电影叙事应打破传统的戏剧叙事模式,他们的作品多采用第一人称,具有半自传性质,创作周期较短且鼓励即兴创作,这一理论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作有:《四百下》《精疲力尽》等。


这场运动使所有人意识到,电影作为“第七大艺术”,它的表现方式不仅仅是“叙事”,就像文学作品不仅只有小说一种,也有赋、诗歌、散文等多种形式。告诉我们要用哲学思辨、精神学分析、美学审美的方法去观看一段“艺术作品”而非宏大理性的“叙事笔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不懂某些电影的原因。


戈达尔在《法外之徒》中说:“他就是一只无鸟脚,只有在死的时候才能被人看见。”王家卫深受其作者理论影响,在《阿飞正传》中的台词也提到过,“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王家卫电影里的伏笔在其他电影中都是有迹可循的,他构建着导演中心论的影像王国。与其说戈达尔对王家卫影响深远,不如说是法国新浪潮运动,所以他在向这场运动的这些人致敬。谁能想到当时那个怯生生的害羞男孩,会成为世界级的大师导演呢?


穿越9000公里献给你 | 我不是有剧本的希区柯克

李安导演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穿越9000公里献给你 | 我不是有剧本的希区柯克

公粽号:薄荷专栏 分享缤纷多彩的观影体验

(欢迎分享,转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