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的文藝血統》

早上在江邊林子裡,拍了一組海棠花放進九宮格里,花姿嬌憐,著實動人,隨手題了兩句:“多情著我胭脂色,為報東風楊柳天。”還有一組紫玉蘭,題的是“解語花枝著意憐,青娥紅臉笑相迎”;另外還拍了紅葉小槭的賣萌芽梢,題的是“枝頭新萌一重重,小葉深濃著意紅”。

《海棠的文藝血統》


回家後看跟帖,紫玉蘭被贊拍出了荷花神韻,紅葉小槭說是拍出了妖氣……海棠因是側光拍的,著色深淺自如,頗得我所愛,獲贊也多。只是有朋友問:談老師你數日前在某農莊也拍了海棠,而且還說海棠是小灌木,同為海棠為何大相殊異?

這一問,我想起那天在農莊是拍了好多海棠,但那是貼梗海棠,農莊水渠邊都有。貼梗海棠怕澇,在低地長得尤其低矮,所以特別註明 “只能在水溝邊與野草為伍,卻一路逶迤,猩紅耀眼”。我忘了跟莊主提醒,應該改善一下它們生長環境。貼梗海棠顏色豔紅,花蕊淡黃,花梗極短,緊貼枝上以得名。貼梗海棠又同木瓜糾纏不清,是薔薇科木瓜屬落葉灌木,別名就叫木瓜、貼梗木瓜。但此木瓜並非我們平時吃的水果木瓜,那叫番木瓜,南洋傳過來的,這是藥用木瓜,即我當中醫學徒時常打交道的宣木瓜。藥用價值除助消化之外還能消暑解渴、潤肺止咳。宣木瓜是放大版的木瓜海棠結出的,貼梗海棠雖也結外形相似的果,但太小,猶如麻雀蛋與雞蛋之差距。數年前,我曾有一段日子每天都在昆明市雲南日報社大院裡消磨,南門入口長廊兩邊長著許多兩人高的樹,繁密枝間墜掛著許多像梨也像芒果的大青果,秋季成熟轉黃,氣味芬芳。這些樹就是木瓜海棠,春天時花朵鮮潤豐腴,絢爛耀目。雲南怎麼也產這東西?《本草》有解釋:“木瓜處處有之,而宣城者最佳。”

《海棠的文藝血統》


而我晨間所拍,乃垂絲海棠,若垂絲重瓣繁複似小月季,即大花海棠,景觀地帶及城市街道旁多見。

過去不懂海棠,只中意那句“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後來才知,海棠這名字實在太特沒譜,有西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木瓜海棠、四季海棠,還有虎耳海棠、玻璃海棠……喬木的,灌木的,木本的,草本的,能把你頭搞暈。大家都託名“海棠”,“海棠”並非一種確定的花卉,只是收容了不同科屬的撞名者一個俗稱,它們之間有的甚至沒有一點血緣關聯。

立於古人簾外幽月下的,當然是西府海棠了。西府海棠因晉朝時生長於西府而得名,是老資格的名花翹楚。文人所謂“恨海棠無香”,一般海棠花的確無香,但西府海棠卻芳香嫵媚兼具,未開時,紅豔花蕾似胭脂點點,開後則漸變粉紅,猶如曉天明霞。東坡大文豪,賦詩比興自是奇崛:“……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與其同時代詩人劉子翬,則款曲深情地借花說事:“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沒想到飽經世事的陸游也是個海棠控:“若使海棠根可移,揚州芍藥應羞死。”唐代之前,詠海棠詩少見,直到宋時方由蘇東坡啟其端,一大批人跟上。

當年,徐悲鴻初見十八歲的蔣碧薇,驚為天人,作海棠畫相送,並題下:“我喜歡海棠般女子,出塵絕豔,颯爽高貴。”背面又寫“卿若海棠”四字……最後拐了這鮮腴豐潤的“海棠般女子”東渡日本,又雙雙跑去法蘭西研修。再後來,恩斷義絕,手撕海棠,上演了一出浮華剝落、過往蒼茫的情景反轉劇,讓人看到了命運的深寒!嗔痴苦毒,瘡痍在目,誰道海棠依舊?

近年來,作為景觀植物,越來越多的垂絲海棠被栽種在步道旁或宅院裡。都是一人多高的小樹,眼下這個季節,花葉同放,一簇葉包著一簇長梗花序,花色紅粉相間,也有猩紅或橘紅的……錦簇的花團,盡顯現世的繁榮,彷彿所有的春色都蜂擁而至,墜得花枝都下彎了。但我以為,那些長梗花苞帶著頂尖一抹嫣紅從葉簇裡垂下,將放未放,才是最好看動人。

無論西府海棠還是垂絲海棠,任是風情萬種,春色撩人,卻都不及四季海棠這個大眾的俗稱傳名廣遠。

既然叫了四季海棠,便是一年四季都開花不斷吧?四五年前,別人曾送過我一盆莖葉肉質綠亮、比手掌大不了多少的四季海棠,養了一月,夏秋交季的時候,陸續開出一朵朵玲瓏嬌豔的小紅花來。我的一個鄰居看到了,卻硬說它叫“秋海棠”。上網一查,四季海棠果然就是歸屬在秋海棠名下……大約是秋海棠那些粉色或玫紅色優雅小花與春天的海棠花非常像,又開在秋天裡,才有了這個扯攀。此前,一直以為秋海棠是大樹,長在深院,繁枝垂於水池一角哩!

《海棠的文藝血統》


野生的秋海棠,性喜溫暖陰溼,在溪澗灌叢或濃蔭匝地的大樹底下時有所見。這些草花們,葉子底部通常都有裸露的紅色根莖,以便從珍稀陽光裡截留光和熱,再轉換成開花時所需的養分,讓連綿的粉色小花點亮昏暗的樹林。那年與淬劍池一幫文友到太平湖,住宿桃花潭大壩邊。賓館外就是山崖,滴水的石壁上,延臥著幾小叢紅色肉質根莖植物,一排湯勺大的葉像是持盾那樣側立,細長的紅杆花莛上高舉數朵淡紅小花……我懷疑這可能是野生秋海棠,當時拍了照,回家後上網一查,果然就是,叫盾葉秋海棠。

秋海棠古稱“斷腸草”,“解語花,斷腸草,諳盡風流煩惱……”傳說一個女孩為情所傷,淚血滴落,生出此草。其聲名大播,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鴛鴦蝴蝶派”大佬秦瘦鷗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創作的同名小說。這部曾被冠以“民國第一言情小說”的《秋海棠》,講述了被軍閥毀容的京劇花旦秋海棠走投無路而自殺的悲慘人生,又稱作舊上海“第一悲劇”。很是懷念那個1985 龔雪版電視劇……要感謝龔雪,這個難得一見的美人,演繹了羅湘綺,也演繹了經典,一世歡顏裡秋風淒雨,便是她開不敗的滿樹繁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