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後,一支“鬼軍”躲在中國地下戰鬥,給人留下惡夢般回憶

日本戰敗後,一支“鬼軍”躲在中國地下戰鬥,給人留下惡夢般回憶

抗日戰爭最終結局是以日本的戰敗而告終的,雖然日本官方戰敗投降了,但是日本人的陰謀和極端的軍國主義思想並沒有完全的消滅。他們依然有著對戰爭的狂熱和極端崇拜。所以,即使大部分日本軍隊都戰敗回國了,仍然有一部分日軍還在拼死掙扎,不願接受失敗的現實,妄圖再次施展陰謀詭計,進行抵抗。

日本戰敗後,一支“鬼軍”躲在中國地下戰鬥,給人留下惡夢般回憶


這次我們要說的這段歷史往事,就是關於殘存日本士兵的故事。故事還要從1935年講起,那個時候的日本在我國黑龍江地區建造了一個日本的軍事要塞,日本人對那個軍事要塞看得很重,花了非常多的心血。軍事要塞的修築過程非常的艱難,早在1933年,日本就開始籌備修建這個軍事要塞了,但是因為這樣的軍事要塞非常的複雜,需要極多的勞工。於是日本人就開始誘騙中國老百姓去打工幹活,結果很多中國老百姓一去不復返。後來沒人去了,日本人就開始從戰俘營裡面抓戰俘去當勞工,前後有十多萬勞工被關在這個暗無天日的軍事要塞中勞作。

日本戰敗後,一支“鬼軍”躲在中國地下戰鬥,給人留下惡夢般回憶


這其中,能夠全身而退的勞工是非常少的,幾乎沒有。大部分勞工不是在裡面活活累死,就是不堪日軍折磨,最終精神崩潰而死,還有一些人則是因為反抗日軍,被無情抹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日軍侵華的罪證,也是真實的歷史,都被記錄在東寧縣的縣誌之中,保留了起來。

在日本投降之後,還有很大一部分日本人,躲在了東寧要塞之中,不肯出來。因為是個軍事要塞,裡面有著槍械武器,想要攻破還是比較麻煩的。但是,如果放任不管的話,裡面的日軍就會時常出來殺人放火,賊心不死。於是蘇聯派了重兵去進攻這座要塞,不過這個要塞顯然異常堅固,還配備了重型武器,強攻得不償失,一直打不下來。


當時的日軍縮在東寧要塞之中,一直不出來,要塞易守難攻,一時間蘇聯軍隊拿他也沒什麼辦法。不過,日本人也是人,是人就要吃東西,就要喝水,老是憋在要塞裡面,是不可能長久下去的。於是蘇聯人打算對其進行誘降,想要用最小的代價解決掉這個隱患。就開始拿大喇叭用日語喊話,說你們如果出來,不僅僅能夠吃好的,還會有優厚的福利待遇,也會免除你們之前的罪行。

為了達到勸降的目的,蘇聯人還專門安排了一個投降的日本兵進去交談,結果這個日本兵一去不回,投靠了堡壘裡面的日本軍隊,堅持要血戰到底。蘇聯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後來,他們又派了一個會說日語的中國人進去交涉,這個中國人曾經當過偽軍,和日本人有點交情,這也算是戴罪立功了。結果這個偽軍進去之後可能是因為說的話觸到了日本人的痛點,日本人二話不說,就把他殺了。蘇聯一看,還得自己上陣,於是蘇聯派出代表喊話,結果日本人直接開火以示決心,蘇聯看到這幫人軟硬不吃,於是就憤怒了。

日本戰敗後,一支“鬼軍”躲在中國地下戰鬥,給人留下惡夢般回憶

最初採取了圍困的方式,因為日軍要吃飯,沒有補給必然會餓死在裡面。這些日軍頑固分子也是兇殘,他們寧願吃同胞的屍體維持生命,也不投降,後來人們回憶那段歷史只覺得太可怕了。於是蘇聯人就用汽油在洞頭點火,然後將汽油的煙子全部傳進堡壘裡面。煙燻這種戰術是最厲害的,你可以不吃飯,但是你不能不呼吸吧!最終,地堡裡面的日軍大部分都被燻的窒息而死,只有少數幾個人逃出來了。後來,看見那如地獄般的要塞內部場景,很多人都不願回憶,說只是稍微一想就會做噩夢。

日本戰敗後,一支“鬼軍”躲在中國地下戰鬥,給人留下惡夢般回憶


為何日本人不願意投降呢?結合當時日本的實際現狀,也不難想象原因。日本戰敗之後,國內上下一片悽慘,很多人沒有飯吃,也沒有希望,紛紛失業。還有一部分人,一直被軍國主義思想洗腦,最終信仰崩塌,自殺謝罪。活著的人,也不是一個好結果,他們沒有吃的,翻垃圾、吃老鼠蟲子充飢,這都是很常見的。所以,這些日本人不是不願意投降,而是不知道出去之後,該怎麼生活,一切都已經走向了絕路。因為他們沒有認清楚自己的罪行。

日本戰敗後,一支“鬼軍”躲在中國地下戰鬥,給人留下惡夢般回憶

而東寧要塞,也因為有著“而戰最後戰場”的特殊意義,而最終成為了一種歷史見證。日本人雖然被打敗了,但是他們內心深處軍國主義的思想,卻沒有完全消除,需要謹記。現如今的東寧要塞已經沒有當初的殘忍和血腥了,已經成為了一個戰爭遺址景區。的戰爭是歷史的創傷,這些戰後遺址,也將成為見證歷史的一部分,被人們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