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代价:行为金融学的启示

每个傻瓜都会从自己的失败中获得教训,聪明人则从别人的失败中收获教训。

传统金融学中假设人们是理性的,市场是有效的,大家都是“理性经纪人”,从理性的角度使得自己的资产收益最大化,由此产生了投资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和期权定价模型OPT。但正如亚当·斯密写了《国富论》论述了人理性的一面,同时还写了一本《道德情操论》论述了人感性的一面。人的两面性,导致了市场有效假说的破产,诞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行为金融学,结合心理学和经济学共同来研究人的两面性。


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EMH(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最初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尤金·法玛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于201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家。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是有效的,有关股票的信息都会反映到股票价格上,因此股票的价格与其价值是相符的,投资者不可能在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法玛教授根据投资者可以获得的信息种类,将有效市场分为:弱型有效市场、半强型有效市场和强型有效市场三种形式。

  • 弱型有效市场:市场价格已充分反映出所有过去历史的证券价格信息。由此,技术分析是无法帮助投资者获取超额利润,而基本面分析等还可以。
  • 半强型有效市场:价格已充分反映出所有已公开的有关公司营运前景的信息。由此,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无法帮助投资者获取超额利润,只有内幕交易(提前获取未来信息)可以。
  • 强型有效市场:价格已充分地反映了所有关于公司营运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已公开的或内部未公开的信息。由此,没有任何方法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


聪明的代价

有效市场假说最大的溃败在于,上世纪90年代,一帮经济学家成立的长期资本管理,被誉为“梦幻组合”,公司当时聚集了整整一代最出色的学术人才,是全世界IQ密度最高的公司。期权定价模型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yron Scholes、Robert Merton也在其中。Scholes说:“我们不只是一家基金;我们是

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金融科技)在今天大行其道,可在二十多年前确是极其罕见的。

就这样,长期资本公司吸引了当时那些最大的投资者, 包括美林证券的老板Komansky,Paine Webber的老板Marron,以及贝尔斯登的老板Cayne。机构投资者包括台湾银行、科威特养老基金、香港土地与发展局等。甚至意大利中央银行,即使之前坚持不投对冲基金,也拿出1亿美元投进长期资本。

长期资本公司,使用复杂而尖端的模型在控制风险敞口的同时大赚特赚。在头10个月里,基金赚了20%;在1995年赚了43%;96年的回报是41%。随着越来越多人模仿长期公司的策略,长期资本公司的回报率逐渐走低,97年回报是17%,到了98年,由于美国和国际债券的息差超过了模型的预测、叠加俄罗斯股市当年下跌了惊人的75%,由于长期资本公司重仓国际债券(包括俄罗斯债券),长期资本公司遭遇了巨额的亏损,基金净值下跌了52%,公司一度在破产的边缘,后来由于美联储联合投行进行资金注入才幸免于难,但长期资本公司的合伙人失去了他们在公司的一切,因为他们自己也把钱投入了公司中,最后只得黯然离场。

这一群绝顶聪明的人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模型,完全不考虑可能遇到的风险,正如《随机漫步的傻瓜》作者塔勒布所说,“塔利波最终还是炸毁了”。


行为金融学的启示

长期资本公司的号称8个σ西格玛的概率模型为何会失败?在概率论中我们知道正态分布中,2σ以外的事件都是小概率事件,8σ以外几乎是不可能事件,但终究还是发生了。也许行为经济学能带给我们一起启示:金融市场,不仅仅由理性的模型驱动,还有时而贪婪、时而恐惧的人性。

行为金融学并非传统主流金融学的一个分支,它在更好地描述人性方面取代了传统主流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家认为市场价格很不精确,人们的行为和理性在一些方面存在着系统性偏差。

过度自信

20多年前,心理学家对瑞典的汽车驾驶员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90%的人 自认为驾驶技术属于中上水平。

在一个没有公开排名的系统中,绝大多数的人都过度自信,倾向于把过去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把失败归罪于外界因素

。这也是牛市时股神频出觉得自己的选股能力超凡,熊市时则开始怀疑自己最终却将失败归因于市场。此外,男性表现出来的过度自信比女性多得多。

如果一个人告诉你他有99%的把握,那么假设他只有80%的把握,你的境遇会更好。


心理账户

学者发现,赌徒在赢钱后,往往愿意冒更大的风险,觉得反正是玩别人的钱。


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曼尼和他的同事特维斯基在1979年提出。

前景理论有三大基本结论:

  1. 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利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
  2. 大多数人在
    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喜好的
  3. 大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考点决定

1)确定效应-“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

人在面临获利时,不愿冒风险。在股市投资中,大多数人选择止盈:“落袋为安”、“获利了结”、“见好就收”。

2)反射效应-“赌一把”

在面临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在股市投资中,大多数倾向于止盈而不是止损,在面对出售而形成事实损失时,往往选择紧握亏损的股票,甚至像赌徒一样,加仓摊薄损失。

为什么会有反射效应呢?卡曼尼进一步研究到,发现了“损失规避”,获取100元带来的快乐,无法抵消损失100元的痛苦。卡曼尼进一步量化:2.5倍收益才能弥补1倍的损失。

3)参照依赖

损失和获利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改变评价事物时的参照点,就会改变对风险的态度。

前景理论的启示

确定效应和参照依赖,解释了大多数人只愿意购买余额宝、银行定期的原因,在他们看来股市的不确定性=“赌一把”。但历史证明,这些类现金产品将被通胀无情的侵蚀。


确定效应和反射效应,让大多数人,在面对小概率的损失时,成为风险厌恶者;在面对小概率的盈利时,成为风险爱好者。因此,人们真正厌恶的是损失,而不是风险。


羊群效应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很多人都持有这样的假设:很多人在做相同的事情时,他们必然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尤其在我们不确定的时候。但人群很多时候都是错的,勒庞在《乌合之众》提到群体凝聚的往往不是智慧,而是愚蠢。群体的成员并非根据优势信息行动,而是基于社会认同原理作反应。


迷信权威

由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通常是顺从式教育,无论是幼时父母的教诲、课堂教育,还是成年后的法律、公司文化等,都无不充斥着顺从权威。而这些权威往往言之凿凿,使得我们更是深信不疑,陷入“按一下就播放”的原始状态。


稀缺

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你知道你会失去它,自然就会爱上它。比特币为何会受到追捧,因为2100万枚的限制,让人产生别人拥有一枚我就会少一枚的错觉,在社会认同和稀缺的共同作用下陷入疯狂。类似这样的还有各种艺术品、古玩。


股市中的人性

上面谈到的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更容易发挥影响力,而且是叠加影响 。

大熊曾在刚进入股市时深刻的上了一课。16年时,我第一次入市是听姨夫的小道消息,说黄金股有大幅盈利的机会建议买入。他自称为“经验丰富”、“获利颇多”的交易者,而且听姨妈说,姨夫以前总是挑灯夜读股市书籍,夜夜醉心于分析和计算股票走势...第一个效应产生了,虽然大熊是小白,面对诱惑(大幅盈利),正常情况下我是不会感兴趣的,因为自己不懂,获胜的概率很小,但叠加一个权威者使用他的影响力,让我陷入获胜概率极大的幻觉中,随后进入股市,以9块价格买入湖南黄金,一月后以12块的价格卖出,获利30%+。获利后的大熊,凭借年轻气盛,心想别人能做好,自己也能做好,便投身炒股中,从K线图、MACD、KDJ、波浪理论等技术分析理论研究起,刚开始用小钱去玩,用技术分析理论决策,步步陷入心理账户和过度自信的陷进中,过度交易,最终损失60%+离场。


不难看出,投资者的用户进阶方式常见如下图 :

聪明的代价:行为金融学的启示

图 投资者进阶路径图

在诱惑或权威的引领下,进入股市后,往往又有一个序列路径,正如邓普顿爵士总结的:“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最悲观的时刻正是买进的最佳时机,最乐观的时刻正是卖出的最佳时机”。

  • 盈利时,或快速止盈,或过度自信,陷入频繁交易,白白损失交易手续费。
  • 亏损时,或视而不见,或反射过度,频繁加仓,损失扩大。


小结

投资中最危险的就是胆小的投资者或投资新手在市场极度火爆的时候入场,结果在账面亏损时幻想破灭而离场。市场火爆时,跟随权威、羊群效应,陷入过度自信、心理账户,频繁交易,而后不幸亏损,便损失厌恶、反射效应,最后含恨离场,周而复始。

虽然股市瞬息万变,人性讳莫如深,但聪明的人却洞若观火。证券投资之父,格雷厄姆将投资总结为2点:成熟的投资框架、良好的情绪控制力。当今世界常见的5种投资模式如下:

  • 价值投资者寻找那些价值被低估的股票
  • 成长投资者寻找增长被低估的股票
  • 技术投资者寻找量价匹配,有效突破的股票
  • 组合投资者寻找风险匹配的证券组合

价值投资者卖出价格回归正常或经营恶化的股票;成长投资者卖出增长较低的股票;技术投资者止损止盈,卖出放量下跌的股票;组合投资者则动态调整组合比例进行生命周期理财。

不管你是哪种投资模式,成熟的投资框架都包括: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剩下的就是相信自己的投资框架,不断学习然后完善它。避免自己陷入心理黑洞的最好方式,就是保持严格的投资纪律,进行量化投资。对普通白领来说,这就是美元成本平均法:定期定额定投指数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