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曾經是莊稼人擋風避雨的雨具,更是春天多雨江南的詩意象徵


蓑衣,曾經是莊稼人擋風避雨的雨具,更是春天多雨江南的詩意象徵

每當江南春雨淅淅瀝瀝之時,總會想起鄉下老家那幾件伴隨父親勞作一生的蓑衣,更會浮現鄉下農家田頭那“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春耕畫卷。

蓑衣,曾經是莊稼人擋風避雨的“雨具”,尤其在多雨的江南。

如今,它在許多地方早已退出歷史舞臺,80後的年青人對它更是陌生之物。

可我這個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農家子弟,又是農業大學的學子,對蓑衣卻有不解情結。記得在上世紀70年代化纖之類的尼龍雨衣沒有出現之前,每逢雨天,莊稼人全靠穿蓑衣來避雨勞作。

蓑衣跟鋤頭一樣,在當時是莊稼人勞動必備用具,正如鄉間有句順口溜所云:天晴戴斗笠,下雨穿蓑衣。

這不,那時莊稼人所住的房子大多有一牆壁用來掛蓑衣。

一遇下雨天,蓑衣與莊稼人更是形影不離。


蓑衣,曾經是莊稼人擋風避雨的雨具,更是春天多雨江南的詩意象徵

製作蓑衣前將棕皮溼氣曬乾


每當農忙之時,我也在雨天穿上蓑衣下田頭,既幫父親幹些農活,又可體驗蓑衣遮風擋雨的妙處,尤其是在咋暖還寒的春耕時節,更感覺到雨天披件蓑衣可收到保暖效果。

於是,不禁想道:蓑衣為莊稼人擋過四季的風雨,御過無數隆冬早春的寒風,名副其實成了莊稼人常用的貼身之寶,特別是江南梅雨時節,更成了江南莊稼人防雨的“貼身符”。

蓑衣看似粗俗之品,但莊稼人一個個身披蓑衣冒雨在田間地頭勞作時的場景,讓人彷彿看到農村田野上一道流動風景線,充滿著泥土氣息,清新恬淡。

你瞧,春雨中莊稼人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扶犁子,正趕著春牛耕田,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春耕圖;你看,春雨中農民們頭戴斗笠,身穿蓑衣,彎下身子,正在搶插水稻,那又是一幅充滿田園氣息的春耕圖。

你瞧,夏雨中莊稼人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收割早稻、搶插晚稻,那是一幅夏收夏種的農忙畫卷。

你瞧,秋雨中莊稼人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正在收拾豐收果實,那是一幅洋溢喜悅的豐收圖。

你瞧,冬雪中莊稼人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忙著為來年春耕做準備,圖個瑞雪兆豐年。


蓑衣,曾經是莊稼人擋風避雨的雨具,更是春天多雨江南的詩意象徵

把棕皮在鐵抓上來回抓,弄成棕絨,以備棕繩製作


蓑衣,伴隨莊稼人走過春夏秋冬,也留下了一幅幅鄉村農耕畫卷。至於在秀美的溫州永嘉楠溪江上,那漁夫在細雨霏霏中身披蓑衣,撐著竹筏,趕魚鷹下水捕魚的景象,頗有“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之意境,妙不可言。

提起蓑衣,就會想起鄉下老家的幾棵棕櫚樹。

在我們溫州鄉村,莊稼人所披的蓑衣大都由民間手藝人制作的,其所用的材料就取自莊稼人自己所植的棕櫚樹,稱得上“就地取材”。

為了解決製作蓑衣的原材料,也為了節省家庭開支,以前在溫州農村的房前屋後,有種植棕櫚樹的習慣。老父親曾告訴說,家有幾棵棕櫚樹,製作蓑衣的材料就不用愁了。

蓑衣,曾經是莊稼人擋風避雨的雨具,更是春天多雨江南的詩意象徵

蓑衣製作過程,長短鐵針、紡繩桐、剪刀、羊角等工具一個不能少

是啊,房後的幾棵棕櫚樹長大之後,父親總親自從這幾棵棕櫚樹上剝下幾張棕衣,然後曬乾備用。據介紹,編制一件蓑衣需三、四公斤的棕衣。

對一戶莊稼人來說,三、四公斤的棕衣需要好幾年積累,才可備足,如此才可“厚積薄發”。這些出自莊稼人房前屋後棕櫚樹上的棕衣,天然環保,質優耐用,儲存多年不會腐爛。用棕衣編制的蓑衣穿起來輕盈不笨重,遮雨又透氣,深受莊稼人喜愛。

待編制蓑衣所需的棕衣備足之後,往往需請民間編制蓑衣的手藝人來製作。

蓑衣,曾經是莊稼人擋風避雨的雨具,更是春天多雨江南的詩意象徵

走錢要靠細線一針一線縫合連綴而成,這道工序叫“刺棕蓑”

在溫州鄉村,蓑衣有好幾種類型,有“老鷹披”、“老大”蓑衣等等,根據勞動者的勞作類型來製作。

比如,“老鷹披”是為農田裡勞作的莊稼人所設計,蓑衣前面短後面長,方便彎腰作業。“老大”蓑衣是給漁夫用的,漁夫需要划船,所以這類蓑衣袖子要長,在站立划船時手臂不會淋溼。就我的鄉下老家來說,大多是務農的莊稼人,蓑衣就以“老鷹披”為主。

蓑衣一般製成上衣與下裙兩塊,需要用三、四公斤的幹棕絲,通過上萬針串制而成。民間手藝人編制一件蓑衣至少需兩三天時間。

記得父親曾請一位手藝人為家裡編制一件蓑衣,但見這位手藝人從早忙到晚,不時穿針引線,經過一道又一道工序,才在兩天內編製成一件新蓑衣。那密密麻麻的針線,凝聚著手工藝人的辛勤付出,讓我看到編制蓑衣並不是件容易之事,不僅需要心靈手巧,還需要耐心細緻。


蓑衣,曾經是莊稼人擋風避雨的雨具,更是春天多雨江南的詩意象徵


蓑衣,這種“穿”越千年、逐漸遠去的“雨衣”,正在淡出人們的視線。

與此同時,民間編制蓑衣的手藝人也因此變得青黃不接。在溫州永嘉,蓑衣編制技藝已被列為永嘉縣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不過,隨著鄉村旅遊的崛起,特別是民宿的發展,現在的蓑衣不再僅僅是一種用來遮雨擋風的“雨衣”,而是作為一種耕讀文化的“符號”,點綴於一些民宿的廳堂,成為一種“藝術品”。


蓑衣,曾經是莊稼人擋風避雨的雨具,更是春天多雨江南的詩意象徵

製作蓑衣主要靠拼接,用棕繩把肩部、胸部,下襬部拼接起來,要縫製蓑衣,一般要縫90至100多針才能完成整過


而一些民間風物收藏者,則將蓑衣作為一種“文物”,樂於收入“囊”中。

春雨霏霏,蓑衣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記憶,也是遐思。

(鄉土文苑 繆士毅供稿,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