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記錄:一群小人物在武漢抗疫中顯大愛

武漢疫情暴發,這場突如其來的生命劫難中的“逆行”,已成為這座城市的精神。武漢封城後,一群平凡而普通的武漢人,成為抗疫中後勤保障的一群逆行者。

這群逆行者,在平常生活中,她們總是低調、謹慎,並且有些膽怯,但在這次抗疫中一反常態,毅然冒著生命危險、離親人,出家門,與時間賽跑,成為社區居民後勤保障的守護者。

將捐贈的百萬斤蔬菜送萬家

因疫情凝集在一起的“武漢妙音愛心團隊”每一位志願者身上,都有著不同尋常的人生經歷、個人故事。

戰地記錄:一群小人物在武漢抗疫中顯大愛

“武漢妙音愛心團隊”發起者熊偉,一位地道的武漢女性,快人快語,處事果敢,豪爽中不乏愛心。疫情中的熊偉,更像一位應徵入伍的戰士。元月26日,深圳一家公司委託她把一批藥品送到需要的醫院,她斷然決定,告別家中老小,走進抗疫前線。帶著“生死一搏命由天,妙音祈福家國安”的情懷,與姐妹們、好友,組建了一個醫療物資後勤團隊。從那一天開始,就一直吃住在抗疫前線。

特別在接到把捐贈的百萬斤蔬菜送萬家的任務後,熊偉便在24小時之內,組建了一個來自四面八方志願者主動請纓的運輸保障團隊,日夜兼程,披星戴月,把捐贈的百萬斤蔬菜送到疫情中最困難的社區、最需要的家庭。

戰地記錄:一群小人物在武漢抗疫中顯大愛

岑勇,70後,北京衛戍部隊轉業軍人,身上特有的軍人氣質、武漢人爺們屬性與他的微信名一樣“勇往直前”。“妙音愛心團隊”的“百萬斤蔬菜送萬家”活動組團,岑勇他作為“火神山”的第一批志願者,擔任了這次活動的隊長。3月19日晚,當卸下完三個社區蔬菜後,天色已近傍晚,岑勇接到另一輛送蘿蔔的車師傅電話,說車要在晚上11點鐘才能抵達虎泉社區,岑勇又立即開車趕往虎泉社區,聯繫安排運送蘿蔔的師傅的接待工作。第二天早上8時,岑勇已經在組織志願者開始卸車了。岑勇,每一天幾乎都是這樣一個滿負荷連軸轉工作狀態。只做不說的他,就是這樣一位用心、用愛、用情在抗疫一線成千上萬志願者中的一份子。

蘭蘭,一位空降兵退伍的老兵,極富愛心、心地善良,現場幹起活來是一把好手;劉春,豪氣略帶俠客味道,做事很哥們的武漢女性。職業人壽保險教練,孩子校委會成員,一個有擔當的女性,這次活動的堅定執行者;辛玲環,長跑運動員,是一位計劃周密,幹事認真的“百事可樂”市場管理。“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出來總比待在家裡好”,就是這樣一個信念,每開車跑遍武漢三鎮,聯繫社區、指揮搬運、協調各方,硬是把每一件事精確的像跑步步伐一樣精準;蔣姐,這次活動的統計員。在疫情之前,蔣姐一直宅在家裡,因為家丈夫病故,精神難於接受,一直不願離家。因“妙音”的感召,與家人道別,走出家門、成為“妙音愛心團隊”的一名活躍分子 ;徐師傅,職業保安,一個有著14年軍齡的老兵。疫情滯留武漢,成為“妙音愛心團隊”的一位編外司機。因為疫情,使他明白了許多,幫助他人、孝順父母,成為了最大的收穫。

戰地記錄:一群小人物在武漢抗疫中顯大愛

社區抗疫情守望相助護家園

封城後的70多天來來,在武漢社區這個基層管理機構中,湧現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演繹了多少撼人心扉、催人淚下的場面!

在這次抗疫戰鬥中,社區書記、網格員、社區黨員、志願者、物業管理人員,用自己的生命守望著武漢這個大家園。

武漢社區在“內防輸出,外防輸入”的武漢保衛戰中,首當其衝成為這次戰疫的最前沿。

戰地記錄:一群小人物在武漢抗疫中顯大愛

惠民苑社區書記俞潔,一個80後的女性,在疫情期間,要管理好一個6000多戶,2萬多人,16名網格員的社區工作。同時,也還擔心著家人的安危,同事的疾苦,這需要一個多麼強大的內心!

有人問及她現在工作上最大的煩惱是什麼?她說,那就是來自居民的不理解,面對病毒,要把2萬多人封閉在家中,而且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來自鋪天蓋地的各種信息,這種不理解是可想而知的,不管任何情況,社區工作必須要做,日常事情照樣要處理。封城開始,惠民苑社區工作時間就改成了早上7至晚上10點。只要一有電話,不管是任何時間,必須趕到現場。

“在千家街這個流動人口占社區總人口百分之四十五以上的社區,人口流動形成了千家街特有社區特色,給社區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在“人等床”,一床難求的疫情初期。社區工作重點放在“發熱患者”聯繫醫院,尋找床源的工作上。面對莫名的病毒,居民心中的恐慌與不安,我們上門疏導,溝通,成為疫情初期的首要工作。有時一個家庭,要多次上門,經常這樣的工作會做到深夜。”書記劉佳和副書記李豔玲介紹說,我們就是一名戰士,現在這個時期,必須得上,在我們社區,每一位人工作員都是這樣做的,有時看到自己同事,冒著生命危險救護社區居感染者的動人場面,當事情結束後,我們自己就感動的哭了......!

疫情中的關西社區,穿著各種不同防護服的自願者、社區工作人員在社區門口整裝待發。當滿載蔬菜大車一到,五噸甘藍在社區志願者有序的組織下,20分鐘卸完。副主任袁明芳介紹說,關西社區因關山而得名,是省婦聯先進基層組織建設示範社區,市級先進衛生單位。疫情期間,在社區管理人員少,工作重壓力大,社區工作人身先士卒,共產黨員率先垂範, 社區組建120多人的愛心志願者隊,凝聚起20多個黨員先鋒隊員,形成了一個“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體;以志願者、先鋒黨員;社區物業管理公司為兩翼”聯防聯控體系。

戰地記錄:一群小人物在武漢抗疫中顯大愛

在東亭社區辦公室,書記王學麗忙個不停,社區居民來找她安排車送人去醫院,說樓上鄰居父親生病了。 接著打進電話說,關於殯儀館領骨灰要開證明的事。還在講話中,工作人員來請她到現場去安排居民分發白菜。

據瞭解,東亭社區是一個擁有15000居民,是這次武漢疫情中的“無疫小區”。武漢封城後,王書記就帶領6位工作人員,吃住在社區服務中心。

戰地記錄:一群小人物在武漢抗疫中顯大愛

不是尾聲的尾聲

這次“百萬斤蔬菜送萬家”活動,從發起到結束歷時8天8夜,走進社區45個,部隊,敬老院,企業,大學。受益家庭20多萬戶,受益人員60多萬。參與人數無名志願者2000多人,物業公司管理人員500多人,下沉政府幹部,社區書記,工作人員,共產黨員近1000人。這是一次多方協作的“百萬斤蔬菜送萬家”的愛心接力賽,已成為武漢疫情後勤保障的一次經典戰役。(華夏訪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