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37MAX停產拖累美國經濟,中國民用航空將在臨港新片區起飛

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波音公司正式宣佈,暫停生產737MAX。這是自去年10月和今年3月印尼獅航與埃塞俄比亞航空波音737MAX相繼失事造成346人遇難,波音737MAX被全球航空公司停飛之後,波音公司的再次重挫!

波音737MAX停產拖累美國經濟,中國民用航空將在臨港新片區起飛

受此事件影響,標普已將波音信用評級從“A”下調一級至“A-”;穆迪將波音的優先無擔保和短期債務評級分別從“A2”下調至“A3”,從“Prime-1”下調至“Prime-2”;惠譽則將波音評級為“A/F1”,前景展望為“負面”。

分析認為,737MAX停產或致通用電氣的現金流減少20億美元,造成巨大的財務困境。同時,停產將引發連鎖反應,衝擊整個航空產業鏈,並對美國經濟造成明顯影響。摩根大通報告認為,停產將對美國明年一季度GDP帶來0.5%的影響,造成美國明年一季度增速可能只有1%左右,低於之前預測的1.6%。這也從側面證明,航空產業對一國經濟增長存在顯著影響,並通過遍佈全球的產業鏈體系,對全球經濟發展造成影響。

波音737MAX停產拖累美國經濟,中國民用航空將在臨港新片區起飛

另一方面,全球航空市場仍處於快速增長區間,未來發展前景可期。據相關預測,未來20年全球航空旅客週轉量(RPKs)年均增速將達到4.3%,新機交付將超4.5萬架,價值6.6萬億美元。中國市場將接收50座以上客機9千多架,價值1.4萬億美元。202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航空市場,每年航空旅客將超過10億人次

面對航空產業特別是國內航空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臨港新片區將發揮制度政策和大項目支撐優勢,在中國民用航空產業發展圖譜中佔據重要一席。

政策上,臨港新片區將航空航天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之一,並出臺集聚發展航空航天產業10條政策,提供最高1000萬元的落戶獎勵及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

圍繞集聚發展航空航天產業,臨港新片區以大型客機和民用航空發動機為核心,進一步放寬註冊資本、投資方式等限制,支持各類航空航天類機構設立研發中心和投資產業化項目,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大型客機研發製造領域,中國商飛已推出三款產品,包括新一代支線客機ARJ21、單通道幹線客機C919、寬體遠程客機CR929。其中,ARJ21已成功交付使用,累計運送旅客57萬人次,通航36個城市,2021年累計交付將達到100架。C919於2017年5月成功首飛,目前已有近30家客戶、800多架訂單,首架機預計於2021年交付。CR929採用中俄50:50的合作模式,已經推出展示樣機。

波音737MAX停產拖累美國經濟,中國民用航空將在臨港新片區起飛

在民用航空發動機製造領域,2017年底,中國航發商發製造就已與臨港管委會及5家飛機發動機制造的配套企業簽訂了上海臨港地區航空發動機產業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以飛機發動機為核心的航空產業生產力佈局和產業集聚。

波音737MAX停產拖累美國經濟,中國民用航空將在臨港新片區起飛

在通用航空領域

,臨港新片區還集聚了奧科賽、星邏科技等一批通用航空、無人機相關行業企業。2019年11月,上海臨港航空飛行營地揭牌,成為上海市首個國家級航空飛行營地,也是上海市唯一一個可同時滿足陸地固定翼飛機、水上飛機、直升機飛行的起降點,為臨港新片區人工智能、通用航空企業提供測試和驗證條件,支持無人系統飛行器和通用航空飛行器的研製。

波音737MAX停產拖累美國經濟,中國民用航空將在臨港新片區起飛

面向未來,國際航空航天產業機遇與挑戰並存,但總體上機遇大於挑戰。臨港新片區加快推動航空航天產業發展,除了現有的財稅補貼政策,還需要

進一步加大制度創新力度,發揮自貿區金融創新、科技創新、協同創新優勢,發揮大項目輻射帶動效應,構建完善航空航天產業生態體系,吸引更多專業人才投身臨港,共同推動中國航空航天產業加速起飛,佔領全球產業鏈高端環節,躋身全球航空產業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