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会议!"三高"企业势在必行!

一次加班结束,我和我的一位好友聊天。我和我朋友说:"每天工作效率最好的时候那肯定是晚上,可以一门心思工作,看文档写程序"。我朋友说:"是啊,白天那么多的会议,哪有功夫。刚刚进入状态,一个会议邀请就过来了,只有晚上进行写代码了,这可能就是我们996的原因吧"。作为我们"三高"企业,这种情况极为常见。什么是三高,高负荷、高压力、高强度。

改善会议!

听上去你们可能不信,工作中哪有那么多会,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的。特别是我们这种在国有企业或者大型企业的工作人员,开会简直是快占用了你半数的工作时间。 但是,每每我们回想起来,这么多会对我们有意义的有多少?能帮我们解决问题的又有多少?是不是大部分会议结束了以后我们感觉晕晕乎乎,只是去了一下人多的地方呼吸了一些浑浊的氧气。 我不反对开会,但是我希望开会是有所收获的,所有决议的,而不是形式主义。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最高效的会议就是大家在一起,宣读某一项决议,很快,很高效,效果也很好。那什么会议效果最差呢?就是一大群人在一起讨论,扯皮,你一句我一句,最后什么都没得出来,那就寻找一个时间,继续下一轮的扯皮。 试想一个场景,一个项目经理把所有的干系人都叫在一起开会,会议室里乌泱乌泱全是人。然后项目经理开始说项目方案。这时候就会别的项目负责人站出来说,你这样一个项目方案,会给我们带来怎么怎么样的影响。另一个人财务人员说,你这样的计划,会给我们财务核算造成很大的压力。你一句,我一句,最后就变成了扯皮大会,所有的事情随着大老板一句,下一次再说,就结束了。为什么效果这么差,因为采取了错误的开会方式。

改善会议!

开会,是一个仪式感特别强的沟通方式,是一个重武器,就像DF41导弹一样,打蚊子,那不是杀鸡用宰牛刀吗?

第一点我要说的就是会议议题简单,参会人员要少,关联程度要高。我们在开会的时候,会发现一种情况,和你利益相关的你会进入"zone"状态,全身心投入讨论,但是和你无关的,你的心思肯定就不在会议上了,这其实就是浪费了你的时间。

第二点就是减少开会。我们在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这样一种场景,A说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讨论讨论,B说好啊你看什么时候拉一个会,我们来讨论。就像文章上面提到的那样,利用开会去讨论,经常会得不到一个结果,导致时间也浪费了,进度也没推进。在我看来,像讨论这样的工作,找到人面对面进行沟通,又直接又高效。

第三点,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放在一个会议中,把议题细化,每次只找对应的人,快速准确,避免浪费时间。如果真的有好几个议题需要通知给相关的人,可以先一对一把每一个议题和对应的人沟通好,最后再召会统一方案。 曾今有人说过,会议最有效的时间是20分钟。敏捷转型中也提到过,会议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左右。但是,想把时间控制在这么短的范围内,其实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我提一个方法,大家站着开会。记得欣旋的一位老师和我吐槽过站会,不过,经过我的实践发现,估计他们站错了。 站会不能时间长,超过10分钟不动,估计谁都会比较辛苦。站会每个人只需要说一下的内容就可以了

· 我做了什么?这个就是告诉别人我做了什么,是否符合项目计划,是否有偏差,可以让别人检查你的工作是否有问题。同时,这也是是一个进度信息同步的过程,

· 我将要做什么?这个是告诉大家你下面要做什么,如果涉及到和其他人合作或者帮助,也请大家做好准备。

· 我什么问题?抛出你的问题,看看有没有解决方案,集思广益。可能对你是问题,对于其他人就很简单了。

时间短,观点少,可以保持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并且,在开站会的时候,尽量5到8人为一组,人太多,一个人几句话时间也会比较长的,特别是有些人表达欲望强烈。

最近我看到招商银行的《清风公约》中提到两点,也是可以运用在开会中。

· 长话短说,大家都挺忙。工作中,如果要说事,那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大家手头都会有不少工作,时间是耗不起的。

· 我们不是美工,别把时间花在做PPT上。现在我们一提到开会,那就是做PPT,要赏心悦目,能打动人心,在PPT上花费大量时间。其实我们开会,最主要的是解决问题,不是去招商引资,再美的PPT解决不了问题不过是"废纸"。招商银行现在内部提倡用WORD去展示,我觉得非常好。

改善会议!

《清风公约》中还有很多内容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涵盖了很多关于项目管理的思想。我想,这就是招商银行为什么能领先其他商业银行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