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今日冷知識盤點:【柑桔家族的混亂髮展史】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柑桔,這個家族強大的雜交基因,讓它們的發展歷史變成了一個沒有休止的混亂的故事。

先上個簡單的說明圖,請自行感受: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每次看完,總是忍不住想說一句

貴圈真亂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根據科學家們的發現,它們之所以會這麼“亂”,主要有這兩個原因:

① 柑橘基因過於“隨便”

柑桔科裡的任意兩種拉在一起,都可能產生“愛情結晶”,這些後代還能跟其他柑橘再結合產生更多變異。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② 人工嫁接

基於某些商業用途,許多研究人員會選擇優質品種進行嫁接繁殖,在內部與外部環境的雙重施壓下,整個柑橘家族的關係就變得異常複雜。

混亂前的故事——柑橘三元老

柑桔圈雖“亂”,但也有元老成員。

香櫞 (Citrus medica)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香櫞(yuán)是三元老中最年長的種類,但它們皮的厚度超過了果實的一半,可食用部分太少,最多做觀賞物,所以進不了華夏老饕們的法眼。

柚 (C. maxima)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飽滿的水分,儲藏期長久,除了皮難剝與偶爾的淡苦味,怎麼看都是個完美水果

寬皮橘 (C. reticulata)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寬皮橘,雖說是元老級,但也有許多粉絲,例如南豐蜜橘這樣傳統正宗的寬皮橘,還是主導了幾代中國人的味覺。

接下來,透過這些特徵,我們將看到的是堪比古希臘神話的倫理大戲!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柑橘大戰——橙和來檬

混戰中的“軍規”

根據四川農科院研究人員的實驗數據所得,柑橘雜交後代會遵循以下幾條規律:

第一,個頭會偏向於個頭小的親本

(注* 親本=雜交親本,植物雜交時所選雌雄性個體)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第二,果實形狀跟親本都有點像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第三,糖含量會取中間值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第四,酸度會偏向於更酸的一方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所以,甜橙是無法拯救檸檬的。)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附加知識點】

含糖量是中間值,為何味道卻偏酸?

因為含糖量≠水果甜度,水果的含糖量包括三種甜度不同的糖:

果糖= 1.7 倍蔗糖>蔗糖>葡萄糖= 0.7 倍蔗糖

不同水果裡含量比例不同,甜度自然不同~

橙的誕生——混戰的開端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名字叫廣柑,但卻是橙子(夠任性),它是柚子和寬皮橘的雜交後代,個頭與橘子相同,根據味道,目前分為酸橙與甜橙。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酸橙是由柚和寬皮橘雜交形成的,甜橙

,則是酸橙下的一個栽培組(後代),它們的果皮不像寬皮橘那樣薄,也不像柚子那麼厚(好像是廢話 =-=)。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橙的出現並非人工栽培,早在公元前2500年,人們還未發現雜交技術,它們就已經出現在售賣市場上了。

來檬——低調的“星二代”

低調的香櫞搞出了另外一種低調的後代——來檬(C. aurantiifolia)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它同檸檬的特徵相差不遠,只是葉花更小一些,開始認為來檬的另一個親本是柚,但是事實是除了柚,寬皮橘、箭葉橙以外,都有可能參與了“造來檬運動”……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隨著橙與來檬的出現,柑橘家的混亂開始擴張,後面緊跟著出現了第二次混戰、第三次混戰,但這並不是結尾,隨著人們的食物的要求越發苛刻,這個家族就肯定會繼續混亂下去。

下期預告

柑桔家族的第二次混戰——

葡萄柚、柑和檸檬的誕生

文字 - 小二

混亂程度堪比《權遊》,全程都是“高能”—— 柑桔家族篇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