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從何而來?中國人大多並不清楚

孝道,從何而來?中國人大多並不清楚

在某個安寧的時刻,當我們不經意想起久未謀面的父母兄弟,大腦神經會立即分泌一種神秘的物質,這種不知名的物質會讓我們迅速產生強烈的愧疚感——很久不見父母了、很久沒有為老人們做過什麼了!會捫心自問愧對親人嗎!

接下來,通常會給父母一個電話,或是買點心儀的禮物,又或者從繁忙的時空裡抽身來到老人的身邊……。這種行為就是“孝道”的魔力!

孝,在儒家思想中屬於“仁”的範疇;從字面就能體會這個字的特殊含義——上半截是“老”字,下半截是“子”字,講述的是老人與兒子的關係。孝,早已是中國人的行為本能,如果還要在這裡討論關於孝文明的偉大,顯然是多此一舉。

思想家老子曾經說:六親不和有孝慈。大意是:父慈子孝是人的本能,刻意地推行孝道說明人類已經墮落了。僅就這一點而言,老子的觀點過於輕率了,人倫親情確為本性之一,但這種本性與人性趨利避害的利己本能是存在衝突的,因為盡孝道就是讓孩子損失自己的利益。據此,孝道非人性本能,所以老子的觀念以偏概全了。

很奇怪,一種非人性本能的文明竟然傳承了數千年,且從未減退消失!追究起來,孝文化形成的最大功臣並非思想家或聖人,而是中國的皇帝。

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大多是不孝也不悌的,卻都善於“以孝治國”。奇怪?

孝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人倫親情的主旨,倡導孝能輕鬆獲得精英階層的民心;把人性本能的“愛心”和非人性的“孝行”整合為一體,便能解決民生問題,孩子才會贍養老人而不需要皇帝掏錢養老人;孝是家庭和睦的基礎,也是更利於社會穩定的基礎……。有太多的理由需要皇帝們推行孝道。所以,皇帝只讓行孝道的孩子當官發財出人頭地。

不管皇帝推行孝道的初衷是什麼,結果卻是無與倫比的美麗,他們把一種非人性的文明演變成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文化。

社會在進步,思想也在變化。按照尊重人權和人性的思維,我們應該考慮取消孝道之說。人老了都去養老院等死去吧,別妨礙年輕人幹大事發大財了。這顯然不會發生在中國社會!

因為,偉大的孝道,儘管給了人類人性的壓迫甚至是禁錮,但更給了人類至少是中國人無比的幸福,且是最低成本的幸福!誰又會在意這種幸福的源頭是對人性的禁錮和壓迫了!忽視人性的本能,建立凌駕人性的社會文明便是最優秀精美的文化。而文化一旦成熟是不會輕易走下神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