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衛生運動不僅是“大掃除”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張麗霞

自1989年起,每年4月被定為“愛國衛生月”。事實上,“愛國衛生月”來源於愛國衛生運動,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更早。新中國成立初期,城鄉疫病流行,群眾缺醫少藥。1952年,毛澤東同志在全國倡導發起轟轟烈烈的愛國衛生運動。今天看來,其意義依然非凡,可謂健康領域的一項中國創舉。今年“愛國衛生月”的主題是“防疫有我,愛衛同行”。不得不說,愛國衛生運動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同樣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在浙江考察時,他再度強調:“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完善公共衛生設施,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結合疫情防控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不是簡單的打掃衛生,而需要從人居環境、飲食習慣、社會心理健康、公共衛生設施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推廣普及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打牢人民身體健康的底子,才能增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事實證明,及時發佈有針對性的場所環境衛生防護、個人防護和消毒等防控措施,引導公眾開展科學消毒,對減少人群暴露於病毒的機會,保護易感人群免受感染,從而推動各項防控措施順利實施意義重大。所以,愛國衛生運動不光要掃衛生 ,還涉及生態環境衛生、疾病預防控制、精神文明建設和身心健康等各個方面,與我們每個家庭、每個人都密切相關。目前國內疫情控制取得階段性成效,但是我們仍面臨著“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愛國衛生人人受益,疫情防控人人有責。所以,我們每個人仍需從自我做起,積極參加愛國衛生運動,開展衛生清掃、清潔家園行動,清理垃圾雜物、清除衛生死角,消除鼠、蟑類病媒孳生環境,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同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實施科學消毒,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生活方式,切實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