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跨越半个世纪的拥抱

牵挂一个人50年是什么感觉?被人思念50年又是怎样的一种幸福?

我不知道,也不太相信在这个人心浮躁和情感匮乏的年代,还会有这样的真情存在。

可是故事就这样发生了,还发生在我的身边。


故事:跨越半个世纪的拥抱


上个世纪70年代,两个来自不同地域的年轻人在滇南某野战部队当兵,他们年龄相仿,一个是班长,一个是战士。班长来自南方乡村,憨厚老实、吃苦耐劳,脸上总是带着笑,还是连队标兵。而小战士来自北方城镇,是学生兵,身子骨弱,吃惯了白面馒头,对粗糙的大米饭有些抗拒,被亚热带暖风一吹,就分不清东南西北,军事训练老是拖班上的后腿,有的战友笑他笨,班长就手把手的纠正他的孤僻动作,学生兵还是很难过,觉得自己不是当兵的料,偷偷打起了退堂鼓,想离开部队,当逃兵。

他在大脑里悄悄制定着逃跑计划,吃饭时想、训练时想,睡在床上还在思考计划的可实施性,直到万无一失。

其实他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利用连队每月轮流外出的机会,跑到火车站,买上一张回家的车票,就能离开这个让他头痛难受的地方,但是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障碍。首先每个班外出名额非常少,要表现突出的同志才有机会;其次就算外出也不能单独行动,必须两人同行,同出同进;最后即使跑回家了又能怎样,后果如何,他不敢想,也不愿去想,总之先做了再说。

心中有了目标,行动就有了动力。学生兵开始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训练,虽然进步不大,但班长还是经常在班务会上表扬他,学生兵露出谦虚的笑容,心里盼望着周末外出的到来。终于,一个月后,他得到了外出的机会,和他同行的人是班长。

故事:跨越半个世纪的拥抱

学生兵掩饰住内心的狂喜,他故作平静把自己的物品收拾整理好,若无其事问大家需要购买的东西,然后把积攒的津贴小心放好,整理好军容和班长一起迈出了营门。

他很激动,每跨出一步都是欣喜的,他们先去县城的百货店购买了一些日常用品,然后到邮局寄出全班的信,然后学生兵告诉班长,想去书店看书,班长和他约定两小时后在书店会面回连队。

看到班长离开,学生兵心都要跳出来了,书店就在火车站旁边,他装模作样在书店门口站了一下,然后一路狂奔到火车站,气喘吁吁来到售票窗口,购买最近一班到省城的火车票。

运气还不错,学生兵买到了所剩无几的站票,先到省城,再转车。离发车时间不到半个小时,学生兵就静静的坐在候车室等待着上车时间的来临。

可是真的要离开了,他又感到一丝伤感。这时,他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向他走过来,是班长!他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就像做错事的小孩被当场抓住,他听到班长的声音在远方飘来:“小赵,你在这儿做什么?接人吗?”他喉咙似乎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几乎听不到回答:“是的,我接人。”“接到了吗?”“还没有。”“那我们先回去吧。”班长没有给他一分一秒的考虑,直接把他拉起身,拽着离开了火车站,他想反抗却不敢动一下。

麻木的回到连队,学生兵发高烧说胡话大病一场,他的逃跑梦破裂了,他想恨班长却恨不起来,生病期间一直是班长细心照料他,而且全团通报了一个处理:兄弟连队某战士私自离队,被押解回来上了军事法庭。

他很庆幸,如果当初自己坐车走了,可能就是同样的下场,成为人生的耻辱;他也很疑惑,傻呵呵的班长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秘密,及时出现在火车站把他带回,他想不明白,也不敢去问,班长还是像以前一样关心他、鼓励他、帮助他,仿佛那件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故事:跨越半个世纪的拥抱

学生兵曾经荒芜的心扉似乎被一缕阳光照射,他不再拒绝训练时卧到在臭水沟里、不再害怕半夜站岗时心中的恐惧、不再对严格的规章制度说三道四,渐渐的,他不再是班上最让人头痛的兵。

再后来,班长因为表现突出,被保送上了军校,临行时,大家舍不得班长,都哭了稀里哗啦。学生兵更伤心,他刚想向班长那样做一个好兵,班长就要离开他。

班长走到他面前,拿着一个本子,微笑着说:“送给你做纪念,希望你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人。”这是个黑色的笔记本,打开扉页,上面写着“革命友谊如青松,刻苦努力学雷锋,坚持不懈必成功!分别留念。”学生兵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眼泪哗的流了下来,他多想紧紧的拥抱一下眼前这位待他亦师亦友的好班长,说一声“谢谢您”,可是班长已经在其他战友的陪同下走出了宿舍。

几个月后,学生兵当上了副班长、班长,他盼望着能再见到曾经的老班长,告诉他自己这些年来的点滴进步,可是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班长再也没有回来过,第五年,学生兵立功提干,也被保送到班长曾就读的军校学习,然而他没有见到班长,因为班长已经毕业了。

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没有联系地址,岁月如梭,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学生兵成家立业,当了领导,退休后回到北方,儿孙满堂,他的心中始终惦记着一个人,他到处打听老班长的消息,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如愿,他想可能这辈子再也见不到老班长了。

五一小长假来临,学生兵的女儿邀请父母来看她,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南方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工作,女婿是一名军人。南方的空气很好,山清水秀。学生兵来到了女儿家,在小区里散步,这是部队小区,里面住着许多退休老干部,大家都喜欢在院子里散步聊天,学生兵和老伴慢慢逛着,迎面走来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他忍不住多看了两眼,空气似乎凝固了,他又像几十年前说不出一句话的小兵一样,傻了,他看到了一个永远不会忘记的人,他张开嘴,迟疑的用自己激动得变调的声音喊道:“老班长!”

世界很大,大到两个人分别了就再也找不到,世界很小,小到跨越千山万水还是会遇见。分别半个世纪以后,学生兵和老班长终于再次相逢了。

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激动的打量着对方、询问彼此的生活、感慨光阴的流逝,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睛里闪着温暖的光芒,他们欢聚一堂,回忆往昔。

第二次见面时,学生兵拿出了一个笔记本,没错,就是当年班长送给他的那个写了赠言的本子,他说,是班长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在他遇到困难时、感到绝望时,他都会拿出这个本子看看,似乎又听到班长的话:好好干,你一定会成功的。50年的时光飞逝,很多东西都舍弃了,这个本子一直在身边。

学生兵说完后,大家都沉默了,然后有人悄悄的抹眼泪,包括我,那位老班长就是我的父亲,学生兵是他曾经的战友,寻找他50年的赵叔叔。

赵叔叔慢慢走到父亲面前,问道:“当年您怎么会到火车站呢?”父亲笑了:“我看你当时情绪不对,一直在观察你。”赵叔叔点点头,有些哽咽:“谢谢您,老班长!”父亲没有说话,两个人像孩子一样紧紧的拥抱在一起,仿佛从来没有分开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