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不惜被罵,為中國攻下了兩個省,如今發現真是英明!

古代我國實現大一統局面,從秦始皇開始。但歷史上還有一個皇帝很厲害,他不僅以武力掃平周邊反抗勢力,而且還拓展我國領土,他就是有名的漢武帝。漢武帝開拓領土的目標之一就是西域。漢王朝對西域的影響,在世界文化史上有值得重視的意義。正如張維華的《論漢武帝》中所說:“張騫通西域,不僅對於中國的歷史,具有重大意義,即對於整個東方的歷史,亦具有重大意義。”

漢武帝不惜被罵,為中國攻下了兩個省,如今發現真是英明!


元朔三年(前126年),滯留匈奴長達13年的大探險家——張騫,終於回到了漢朝。而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也親自接見了這位衣衫襤褸的鐵漢。通過張騫的話語,漢武帝得知他並沒有實現自己一開始的計劃——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但是,張騫卻給漢武帝帶來了兩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首先,在河西走廊以西,分佈著眾多中國人此前從未聽說的國家。其次,在中國西南方向,有個名叫身毒的大國。張騫出訪大夏時,發現了產自蜀地的竹杖。其後,他詢問當地商人,這些貨物是從何地而來。對方回答:“乃是從身毒國而來”。因此,張騫推測,從蜀地往西南方向出發,就一定能找到通往身毒的道路。而張騫所說的身毒國,便是我們所熟知的鄰國——印度。漢武帝聽說在中國的西部,還有如此廣闊的天地,不禁喜出望外。於是他調兵遣將,從兩個方向出名。向西,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向南,打通通往身毒的道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漢武帝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

漢武帝不惜被罵,為中國攻下了兩個省,如今發現真是英明!


大宛之戰——開拓新疆

據《大宛列傳》中記載,大宛的人討論之後表示:“漢使數百人為輩來,而常乏食,死者過半,是安能致大軍乎?無柰我何。”於是便拒絕了漢使的要求。而在尋求汗血寶馬的請求被拒絕後,漢使當場砸毀國禮離去。受到侮辱的大宛人殺死漢使後,雙方的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許多朝臣都感到不解,一些腐儒,諸如鄧光等人更是說:“為了幾匹馬就和大宛開戰,簡直是浪費!”然而漢武帝卻怒道:“若不滅大宛,西域諸國就會更看不起漢朝;不滅大宛,漢朝使節就會被輪臺、烏孫等小國欺侮,為外國嘲笑!”原來,漢武帝討伐大宛,絕非為了幾匹馬,其實是為了征服整個西域。討伐大宛,不過是他的假道伐虢之計,最終目的是利用這支遠征軍傳播漢朝的威力,讓西域諸國不敢輕視漢朝。

漢武帝不惜被罵,為中國攻下了兩個省,如今發現真是英明!


公元前102年秋天,6萬漢軍主再加上自願參戰者踏上了征途。在經過了激烈的戰爭之後,處於劣勢的大宛同意了漢朝的議和要求,並且聽從李廣利的要求,立了個親漢的大宛王,之後從大宛國內挑選了三千匹汗血寶馬班師回營。這場戰爭,漢軍的損失非常之大。等李廣利回到長安後,只剩下一千匹馬,並且只挑出了幾十匹良馬。更大的損失是,漢軍當時兵力只剩下一萬。在漢軍擊敗大宛後,威震西域,西域諸國紛紛遣子弟入漢朝貢,並作為人質。西漢自敦煌以西至鹽澤,沿途修築烽燧亭障,並置使者校尉管理,為去西域的漢使提供住處以及食糧、飲水。在西域都護正式設立之前,使者校尉成了代表西漢政府領護西域各國的官員。更重要的一點是,在漢宣帝年間,漢朝在西域建立了西域都護,從此以後,新疆便正式納入了中國版圖!

漢武帝不惜被罵,為中國攻下了兩個省,如今發現真是英明!


西南夷之戰——開拓雲南

在開拓西域的同時,漢軍也在漢武帝的命令下,向西南方向進軍,試圖打通去往身毒的道路。首先,漢武帝連續派出十多隊使節,深入了氣候炎熱、瘟疫流行的亞熱帶森林。最終,王然子、柏始昌、呂越人等探險家在今天昆明附近,找到了一個傳說中的古國——滇國。

漢武帝不惜被罵,為中國攻下了兩個省,如今發現真是英明!


13年後,不識抬舉、“夜郎自大”的滇國很快就嚐到了兵刃的滋味。當時,漢武帝已經陸續征服了南越、且蘭、邛君、夜郎等國。同時,漢武帝還在這些國家的故地建立了牂柯、粵巂、沈黎、武都等郡。攜戰勝之威,漢武帝命令滇王立即入朝。滇王不僅不聽,還聯合勞深、靡莫等國,一同攻略漢朝邊郡。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兵數萬,深入滇池,滅亡勞深、靡莫,兵臨滇國國都。無奈之下,滇國舉國投降。漢武帝在滇國故地建立了益州郡,就這樣雲南正式納入了中國版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