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漢武大帝,到底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小編幼年時期看得第一本歷史書是蔡東藩先生的 《西漢演義》,裡面除了開國皇帝劉邦之外,篇幅最大,著墨最多,令小編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漢武帝劉徹。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更是讓漢武帝在當代聲名煊赫。相較於秦皇和唐宗宋祖,總體評價都是英明神武,功績彪炳。那麼對於漢武帝的功過,為什麼各說紛紜?漢武帝在位時間太長,做成功的事情太多,但總體感覺雷聲大雨點小。

比如普京大帝,並不是每個人都認同。每個人的歷史觀不同,小編還是認為漢武帝的功是大於過的。在此把漢武帝的註明政績簡單理一下,功過各有千秋。

千古一帝,漢武大帝,到底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一、開疆拓土。漢武帝名垂千古的功績最主要的莫過於,為我大漢民族開闢疆界。漢武帝時期,西漢國土迅速從200多萬平方公里擴大到400多萬平方公里。除了著名的北伐匈奴外,東北滅衛滿朝鮮,東南滅閩越,南滅南越,西南滅夜郎,西北開闢河西走廊。政治意義上,奠定了中國的基本版圖,加強了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促進了大一統中國的文化交流與人文相親。

二、獨尊儒術。春秋時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開創了中國有史以來最思想最繁榮的時代。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了朝廷正統思想和中國固有的文化。政治意義上,統一了意識形態,加強了民族認同,維護了封建統治。

千古一帝,漢武大帝,到底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三、窮兵黷武。開疆拓土超出一定的度,就成了窮兵黷武。漢武帝用兵,用的很是任性。漢高祖劉邦的匈奴和親政策使兩邊相安無事,漢武帝主動出擊,揚我國威。除了閩越是自己作死,另外的周邊小國對大漢也是俯首稱臣,並非一定要討伐。漢武帝的征伐導致戶口減半、流民四起、國庫空虛。本來文景無為而治,休養生息,變成民不聊生,老百姓過得不好。

四、禁錮思想。自從獨尊儒術後,中國人想要做官,就得看儒家的書。看書的唯一目的,就是做官。除了愚忠愚孝,知識分子沒有了別的追求。中國各方面的發展和創新精神都被獨尊儒術給限制住了。其實,儒家本身沒有錯,漢武帝時期的獨尊儒術也是較為寬鬆的。但是,錯在漢武帝獨尊儒術開了個頭,後代子孫一直走進了死衚衕。

千古一帝,漢武大帝,到底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其它的,諸如晚年昏庸、巫蠱之禍,小編認為不提也罷。

綜上,我認為漢武帝是功大於過的。首先開疆拓土,並不是每個皇帝都能做到的,窮兵黷武後再休養生息也是能恢復的。當然,獨尊儒術的後遺症也一直遺傳到了今天。但是中間任何一個皇帝都可以推翻儒家,但是都沒有做。這個鍋,漢武帝一個人背,也有點委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