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於成了最不想成為的人”:消除軟弱,做最真實的自己

“生命的定律就是這樣,即使如此冷酷但也如此公正,一個人必須要成長,否則就會為仍在原地打轉而付出更多的代價。” —— Norman Mailer

前幾天參加了一次存在主義人際關係團體,課後和老師討論課堂上我的表現。

老師說:“在這次團體中,你讓我覺得你希望自己是好的,你太希望別人覺得你是好的,是優秀的,我這麼直接說你會不會不舒服”。

我說:“不會,我能經得起批評,批評才能讓我更好。”

老師說:“你不需要批評,你需要愛和真正的接納,就算你不好也值得被接納和愛,其實你真的很好了。”


聽完老師說的,我在一瞬間就哽咽了,是的,多年來,我的努力似乎都沒有用,沒有人告訴我你很好,他們只會說,你能不能長大,你能不能成熟,你能不能做我們眼中覺得很好的那個人。

“我們終於成了最不想成為的人”:消除軟弱,做最真實的自己

有可能你也是,這麼多年來,大家一直告訴你,你要努力,你要上進,你總是不停的學習,不停地前進,錢越賺越多,買了房子買了車子,成為父母眼中期待的那個你,雖然身心俱疲,但是這麼多年了,有沒有人告訴你,你很好,你可以偶爾放鬆一下自己,你可以短暫的,為自己活一下。

“我們終於成了最不想成為的人”:消除軟弱,做最真實的自己

不要做一個脾氣太好的人,也不要試圖去和一個脾氣太好的人構建關係關係:

如果你太好,往往意味著太軟弱,太能壓抑自己,說太軟弱這會給自己帶來羞恥感,所以就說這是自己道德素質好,這其實就是一種防禦。

如果你太好,就可能無底線的委屈求全,做“老好人”,缺乏競爭力,這樣的人用心理學的術語去解釋,就是缺乏生物應該有的攻擊性,或者說這些人的攻擊性會朝向自己,經常內疚、自責和抑鬱。

如果你太好,往往就缺乏鮮明的態度和情緒,所以別人和你在一起,往往會溝通不暢,與此同時這樣的你,還容易受到被動攻擊,所謂的被動攻擊,就是不正面表達不滿,但是在潛意識的指引下,會下意識的用其他方式表達自己壓抑的不滿,所以會間接傷害關係。

如果你太好,就可能對自己產生懷疑,委屈自己的時候會質疑這樣做是否是對的,我這樣去迎合別人是否是對自己的不忠誠,長期以往,會對心理認知產生不良的影響。

人際關係中的孤獨,來自於看不見真實的對方。我們無法看見對方,不能理解對方的需要和情緒,同時別人也無法真正走進我們自己的內心。於是,大家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們終於成了最不想成為的人”:消除軟弱,做最真實的自己

《烏合之眾》裡有這樣一席話: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孤立的個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應行為的能力,群體則缺乏這種能力。這種衝動總是極為強烈,因此個人利益,甚至保存生命的利益,也難以支配它們。刺激群體的因素多種多樣,群體總是屈從於這些刺激,因此它也極為多變。對群體中的個人來說,不可能的概念消失了。"


"孤立的個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時,他不能焚燒宮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這樣做的誘惑,他也很容易抵制這種誘惑。但是在成為群體的一員時,他就會意識到人數賦予他的力量,這足以讓他生出殺人劫掠的念頭,並且會立刻屈從於這種誘惑。”

人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要為了迎合群體就成為了那個你最不想成為的人,要告訴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不需要迎合任何人,你值得自己。

“我們終於成了最不想成為的人”:消除軟弱,做最真實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