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傷仲永》同步鞏固練習試題,讓孩子做一做


七年級語文下冊:《傷仲永》同步鞏固練習試題,讓孩子做一做

鞏固練習

基礎知識識記

1.給下列加紅字注音。

環謁( ) 泯然( ) 隸( ) 邑( ) 扳( )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紅的字詞。

  (1)未嘗識書具( )

  (2)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

  (3)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

  (4)從先人還家( )

3.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B.彼其受之天也

C.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D.餘聞之也久


4.《傷仲永》一文選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宋代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們曾學過他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時照我還?”

5.名句積累。

(1)最能表現方仲永十二三歲時,才能衰退的句子: ;又七年後的結局:

(2)刻畫方仲永父親貪圖小利而自得、愚昧無知之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說明方仲永未能受到後天教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方仲永的變化埋下伏筆,點出方仲永命運變化的關鍵句子:________________。

七年級語文下冊:《傷仲永》同步鞏固練習試題,讓孩子做一做


運用能力提升

6.下列句子中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B.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C.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D.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7.以下與例句中加紅詞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忽啼求之

A.傳一鄉秀才觀之

B.不能稱前時之聞

C.或以錢幣乞之

D.餘聞之也久

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所指代的內容。

  (1)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

  (2)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

  (3)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

  (4)稍稍賓客其父( )

(5)父利其然也( )

9.在下面各句括號裡填上原句省略的成分。

(1)( )借旁近與之,( )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 )學。

(3)明道中,( )從先人還家,( )於舅家見之,( )十二三矣。

課內同步閱讀

閱讀選文,完成10~13題。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10.指出加紅詞在句中的意思。

(1)父異焉

(2)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3)稍稍賓客其父

(4)令作詩

11.翻譯句子。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12.“父異焉”“邑人奇之”皆因仲永本身的“異”。仲永自身的“異行”,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略加分析。

13.仲永的父親“不使學”的原因是________,其具體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


七年級語文下冊:《傷仲永》同步鞏固練習試題,讓孩子做一做


課外拓展閱讀

閱讀甲乙兩文,完成文後問題。

【甲】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乙】戴安道就範宣學①,視範所為:範讀書亦讀書,範抄書亦抄書。唯獨好畫,範以為無用,不宜勞思於此。戴乃畫《南都賦圖》,範看畢諮嗟②,甚以為有益,始重畫。

《世說新語·巧藝》

【註釋】①戴安道就範宣學:戴安道和範宣均為我國晉代人名。②諮嗟:讚歎。

14.解釋下列加紅的詞語。

(1)賢於材人遠矣 賢:________________

(2)不宜勞思於此 勞思:________________

1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得為眾人而已耶?

(2)範看畢諮嗟,甚以為有益,始重畫。

16.【甲】文以方仲永天資非凡最終“泯然眾人”的實例,說明了 ;【乙】則直接寫出了戴安道和範宣之間 的過程。

附加題

17.(2015•廣西南寧中考)綜合題。

5月18日,一個9歲男孩因寫了幾首“神奇”小詩,一夜爆紅網絡,隨後,媒體的過度關注與熱捧,給“小詩人”帶來了極度的困擾和煩惱,“小詩人”說:“我再也不寫詩了,”有關“小神童”的成長問題,再次走入人們的視野。

為此,班裡開展主題為“拒絕煩惱,健康成長”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按要求完成下面的活動。

(1)【觀點論辯】媒體對“小詩人”的過度關注和熱捧,有人認為這是“捧殺”,會毀了孩子的前程;也有人說出名要趁早。你怎麼看?說說理由,要求:觀點明確,言之成理,字數在80字以內。

⑵【故事鏈接】右圖與初中教材裡的一則文言故事有關,簡要複述這個故事,字數在60字以內。

七年級語文下冊:《傷仲永》同步鞏固練習試題,讓孩子做一做

⑶【對聯徵集】結合兩則材料,選擇下面的一副對聯,續寫完整。

上聯:少壯不經勤學苦 下聯:

‚上聯:賢才何須蠅蠅小利 下聯:

七年級語文下冊:《傷仲永》同步鞏固練習試題,讓孩子做一做


參考答案

基礎知識識記

1.yè mǐn lì yì pān

2.(1)曾經(2)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係(3)文采和道理(4)這裡指王安石死去的父親

3.C 解析:“扳”通“攀”,牽,引。

4.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春風又綠江南岸

5.(1)令作詩 不能稱前時之聞 泯然眾人矣(2)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3)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不使學(4)不使學

運用能力提升

6.A 解析:A項的朗讀停頓應為: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7.B 解析:A、C、D三項與例句中的“之”均為指示代詞,例句中的“之”指代書具,A、C項指代方仲永寫的詩,D項指代這件事;只有B項的“之”是結構助詞,的。

8.(1)自己的(2)他的(3)他的(4)他的(5)這種

9.(1)父 仲永(2)之或仲永 (3)我 我們 仲永

課內同步閱讀

10.(1)對……感到詫異(2)主旨、內容(3)以賓客之禮相待(4)讓

11.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

12.一異在五歲時忽啼求書具,二異在不學而能書,三異在不學而能詩,四異在方仲永絕不是偶爾能寫首詩,而是“指物作詩立就”,並且“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解析:此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能力。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圍繞仲永童年時的奇異表現分條歸納。

13.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課外拓展閱讀

14.(1)勝過,超過(2)勞神,費心思

15.(1)能夠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2)範宣看後讚歎不已,認為大有益處,才開始重視畫畫。

16.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 虛心學習,相互切磋

七年級語文下冊:《傷仲永》同步鞏固練習試題,讓孩子做一做


附【乙】文參考譯文

戴安道登門向範宣學習,處處模仿範宣的做法:範宣讀書,他也讀書,範宣抄書,他也抄書。唯獨喜歡繪畫,範宣認為沒有用處,不應該在這方面費心勞神。戴安道於是畫了《南都賦圖》,範宣看後,讚歎不已,認為很有好處,這才開始重視繪畫。

附加題

17.(1)示例一:媒體對“神童”的過度追捧,是“捧殺”。忽視孩子的心理與生活教育,追逐利益效應會導致“傷仲永”悲劇的再度發生。請還給孩子一個多姿多彩的童年。

示例二:揠苗助長的培養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一方面應理性對待“小詩人”的“成就”;另一方面希望媒體不要過度關注,還他們一個普通孩子的童年。這才是對孩子健康心靈的保護。

 示例三: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成熟的社會環境。學校、家庭要正確地欣賞、教育這些“神童”,社會需要有正確的成長評價導向。在孩子走向成熟的同時,讓社會環境也成熟起來。

 示例四:出名趁早是急功近利的行為。一則會揠苗助長;二則小孩子的心智沒有成熟,會對其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讓孩子過早出名並不是明智之舉。(觀點,理由,結論。)

(2)示例:方仲永天賦異稟,5歲即可指物作詩,其父見有利可圖,便讓仲永放棄學習,四處拜訪鄉人,十多年後,仲永淪為了普通的人。(要注意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意思對即可)

(3)示例:①老大方悔讀書遲  ②神童不必鼎鼎大名

解析:⑴兩方面都可以說理由,觀點明確,言之成理即可。⑵先看清楚圖內的內容,聯繫課內所學的文言故事,進行復述。注意字數。 ⑶ 瞭解對聯知識,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內容相近。結合上聯內容來寫出下聯。

七年級語文下冊:《傷仲永》同步鞏固練習試題,讓孩子做一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