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十八)

典謨訓誥

“典謨訓誥”中的“典”為立國的基本原則;“謨”即治國計劃;“訓”即大臣的態度;“誥”即國君的通告。“典謨訓誥”是《尚書》中的《堯典》《大禹謨》《伊訓》《湯誥》的並稱。泛指經典之文。

這一成語典故出自孔穎達《尚書序》。

孔穎達(574年—648年),字衝遠 (一作仲達 、衝澹),冀州衡水(今屬河北)人,唐朝經學家,孔子的第三十一世孫。生於北齊後主武平五年(574年),八歲就學,曾從劉焯問學,日誦千言,熟讀經傳,善於詞章。隋朝初年,隋文帝頗重儒術,“超抉奇雋,厚賞諸儒”,自京師達於四方,大興學校,廣置生徒。“齊魯趙魏,學者尤多,負笈追師,不遠千里,講誦之聲,道路不絕”,被史書稱為:“中州儒雅之盛,自漢魏以來,一時而已!”孔穎達也在這個時候走上了正規學習的軌道。因悟性特佳而“日誦千餘言,暗記《三禮義宗》”,年長一些後,尤其明悉服虔所注的《左傳》,鄭玄所注的《尚書》《禮記》,王弼注的《周易》,還兼善歷算之學,亦長於解屬文,被選為“明經”,對策高第,授任河內郡學博士。後來,隋煬帝廣徵天下宿儒,集中於洛陽,令國子秘書學士與天下大儒辨論,門下省納言(侍中)楊達評第高下,以穎達為最。由於當時孔穎達年少,“先輩宿儒”對比不上他而心懷羞恥,於是暗中派遣刺客欲加害孔穎達,幸得楊玄感將孔穎達藏於府中,才使孔穎達倖免於難。之後,孔穎達補官位空缺而成為太學助教。因為隋末戰亂而避亂於武牢,唐太宗平定王世充時,引孔穎達為秦府文學館學士,任國子監祭酒。曾奉唐太宗之命編纂《五經正義》,融合了南北諸多經學家的見解,是集魏晉南北朝以來經學大成的著作。

孔穎達《尚書序》說:“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是故歷代寶之,以為大訓。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春秋左氏傳》曰‘楚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即謂上世帝王遺書也。

“先君孔子,生於週末,睹史籍之煩文,懼覽之者不一,遂乃定禮樂、明舊章,刪《詩》為三百篇,約史記而修《春秋》,贊《易》道以黜八索,述職方以除九丘。討論墳典,斷自唐虞,以下迄於周,殳夷煩亂,剪截浮辭,舉其宏綱,撮其機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軌範也。”

這兩段話的大意是:伏羲、神農、黃帝三皇時代的書籍,叫作“三墳”,都是講天人關係的重大道理的;少昊、顓項、高辛、唐堯、虞舜五帝時代的書籍,叫作“五典”,則是講治理天下的恆常道理的。到了夏、商、週三代,雖然設施教化和三墳五典不同屬一類,但是三代書籍中那些雅正文章的深奧涵義,題旨與三墳五典卻同屬一理。因此,歷代都把它們看得很寶貴,當成最高準則。演說八卦的,叫作“八索”,主旨是求索八卦的涵義。記述九州的叫作“九丘”。丘,是聚集的意思。內容是述說九州所有的,土地所生長的,風氣所適宜的,這一切都彙集在這種書裡。《春秋左氏傳》說:“楚國左史倚相能夠閱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說的就是上古帝王遺留下來的這些書籍。

孔穎達又說:我的祖先孔子生於周代末年,看到史籍中那些煩瑣的文字,擔心閱讀它們的不能專注於一,於是就修整並編定《禮》《樂》,使舊有的篇章次序更加顯明,刪減《詩經》為三百篇,依據歷史記載整理《春秋》,完善《易》的原理而廢棄了“八索”,闡述職方的職責而排除了“九丘”。整理三墳五典,時間斷限,從堯舜往下,到周代為止。刪除煩瑣雜亂的文字,削去虛浮不實的言辭,揭示其大綱,提取其要點,使之足以流傳後世,讓後人據此制定規範,施行教化。整理出的典、謨、訓、誥、誓、命各類文章共一百篇,目的是用來弘揚那些根本道理,讓國君看到範例。從此,帝王的法度就明白地昭示出來,可以建立並實行了,三千學生也都學到了其中的道義。

由於《尚書序》中“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軌範也”的話,“典謨訓誥”便成了成語。其中的《伊訓》《湯誥》是伊尹、商湯於商朝的都城亳(今商丘)所作,無二者不成典謨訓誥。因此說這一成語源於商丘。

例句:“堯、舜、湯之道在典謨訓誥之間。”(唐代康駢《劇談錄·宣宗夜召翰林學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