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沐家子孫,《遊海源寺》一詩子“作”父“名”也不是沒有原因


都是沐家子孫,《遊海源寺》一詩子“作”父“名”也不是沒有原因

攬勝遊蘭若,心清俗慮忘。

經餘閒貝葉,僧定靜禪房。

夕照明花塢,春波漾柳塘。

徜徉應得趣,題詠付詩章。

--【明】《遊海源寺》

這首名為《海源寺》的五言律詩,寫的是昆明海源寺

然而,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是什麼原因,這首介紹海源寺最著名的詩,具體的作者竟然張冠李戴!

無數的資料中,都是這樣介紹海源寺及這首詩的:海源寺,元代雲南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脫歡普化創建。明定邊伯沐昂曾進行修葺,並賦《海源寺》五律一首。

這裡,介紹《海源寺》的作者是:明定邊伯沐昂

都是沐家子孫,《遊海源寺》一詩子“作”父“名”也不是沒有原因

這是正德《雲南志》,是明朝當年正規、權威的雲南地方誌。裡面明確記載,這首《遊海源寺》的作者不是沐昂而是沐僖!

那麼,沐昂和沐僖是什麼一種關係呢?

首先他們都是雲南沐家承前啟後的人物,其次他們是父子關係。

沐昂是明初名將、黔寧王沐英的第三子,自沐英至其長兄沐春、次兄沐晟,均受命鎮守雲南,世襲西平侯爵。

後來,沐晟因徵安南功封黔國公,並世襲至後來的十世十三代,至南明而爵絕。

當然,很多人都忽略的一個事實是,正統四年(1439年)三月,沐晟在回師途中“薨”於楚雄硪碌驛,其子沐斌尚居京師。五月,沐昂佩徵南將軍印綬,以總兵官接替沐晟鎮守雲南。

這個雲南總官兵的職位,一直到正統十年六月二十二日(1445年7月26日),沐昂在雲南逝世,追封他為定邊伯以後的兩個月,也就是正統十年八月,才歸還給已經襲黔國公爵位五年的沐斌

也就是說,雖然這期間的徵南將軍、總兵官與其兄沐昂、其父沐英不可同日而語,但至少在形式上、在名譽上,沐昂也是當過雲南軍事第一人的牛人。

當然,沐昂的牛不只是在軍事上而是在文學上

都是沐家子孫,《遊海源寺》一詩子“作”父“名”也不是沒有原因

昆明海源寺

接下來再說,先來說他的兒子:沐僖

比起上面出現的那些雲南沐家的大人物,沐僖無論是功名還是作為都沒有辦法相比,現存關於他的資料也不多。

陳璉《月波亭記》這樣介紹沐僖:

沐公子(僖)可怡生於王公之家,而敦禮嗜學,喜為唐人詩,尤工翰墨,誠勳貴中佳公子也。

但是,因為他是定邊伯的長子,因為他的大伯父西平惠襄侯沐春無後,二伯定遠忠敬王沐晟傳到孫子黔國武僖公沐琮無嗣,所以,之後黔國公的世系為沐僖的後裔

可能也是這個原因,沐僖逝後同樣得以歸葬一般是襲爵之人才有資格歸葬的南京將軍山沐家墓地,而且是在沐英墓右邊第二條山樑,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位置。

真的是世事弄人啊!

都是沐家子孫,《遊海源寺》一詩子“作”父“名”也不是沒有原因

海源寺內鐘樓

介紹完這兩個也算是沐家的傳齊父子的基本情況,我們再來分析一下今人為什麼會在《遊海源寺》一詩的作者身份上張冠李戴,當然好在他們都姓沐。

主要原因就是:儘管定邊伯沐昂逝後賜祭葬,追封他定邊伯,諡號“武襄”,表彰的主要是他的軍事才能,但沐昂真正讓人熟知的是他的文學成就

沐昂喜好詩文,常與文士交往。他曾收集明初寄居滇南二十一家詩人作品,編成《滄海遺珠》。民國袁嘉穀《臥雪詩話》將沐昂與謝榛、錢謙益、朱彝尊、王士禎等名家相提並論,另外,他還著有《素軒集》十二卷。

因此,研究明朝時期獨特的雲南流寓文學史,甚至雲南文學史、中國文學史,沐昂都是不會被忽略掉的一個人物。

他也是雲南沐家中唯一一個歷史這樣定位的人物:明朝初年將領、詩人

都是沐家子孫,《遊海源寺》一詩子“作”父“名”也不是沒有原因

海源寺得名的龍潭

比起沐昂在軍事、文學方面的功績,他的長子沐僖就要弱太多

沐僖承襲錦衣衛副千戶之位,最大的官職也就是雲南左衛指揮,秩正四品。

關於沐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主要是著有《敬軒集》四卷,與沐昂《素軒集》、沐璘《繼軒集》合稱《沐氏三軒集》。

此外就是: 明英宗正統三年(1438年)鄭靈作《新刊京本孫武子十三篇本義》成書,由沐僖捐資鏤梓。

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文學成就,文壇影響力都無法與其父相比。

甚至,沐僖還在他老爹之間離世!正德雲南志卷十九上《名宦4.沐璘》有載:

沐璘“(沐)僖之子,年十三歲喪父,十五歲喪祖(沐昂)及母”。


都是沐家子孫,《遊海源寺》一詩子“作”父“名”也不是沒有原因

海=海源寺老照片

如此看來,爵位、職位、文學才能,甚至性命都不如父親,沐僖寫的這首《遊海源寺》詩後來被記在他父親的頭上也就不奇怪了。

但歷史就是歷史,既然有官方《地方誌》確鑿的證據,我們當然要尊重這樣一個事實:

《遊海源寺》一詩的作者是沐僖。


分享到:


相關文章: